药剂学实验教案-华西医科大学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药剂学实验教案-华西医科大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操作

取上述制备的4种水杨酸软膏和乳膏填装于4支内径约2cm的玻璃管内,装填量约高1/.5cm,管口用浸泡过纯化水的玻璃纸包扎,使管口的玻璃纸无皱折且与软膏紧贴无气泡。取盛有100ml纯化水的烧杯,加入磁力搅拌棒,臵于32℃恒温水浴中,插入装有软膏或乳膏的玻管,玻璃纸端向下,软膏或乳膏的上表面与水面平。开启磁力搅拌器,定时取出5ml释放溶液,同时补加同量纯化水,测定释放溶液中水杨酸的浓度。

2.操作注意

比较4种样品中水杨酸的释放速度,当取样时间进行至60min时即可明显区分4种不同基质的差别,但如要根据式10-1求出k值,需将实验持续进行3小时。 二法:凝胶扩散法

1.模拟皮肤(琼脂管)的制备 1)林格氏溶液 (1)处方

氯化钠 Sodium Chloride 1.70g

氯化钾 Kalium Chloride 0.06g 氯化钙 Calcium Chloride 0.066g 纯化水 Purified Water 加至 200ml (2 ) 制备

将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溶于适量纯化水中,使全量成200ml即得。 2)配制含三氯化铁试液的琼脂基质(管) (1)处方

琼脂 Agar 4g

林格氏溶液 Galenicals 200ml 三氯化铁试液 Iron Trichloride 5ml

(2)操作

称取琼脂,加林格氏溶液200ml,沸水浴加热熔化20min,必要时趁热过滤,然后加入三氯化铁试液,趁热等量分装于5支适宜的试管中,加入高度约距管口1.5cm左右,自然冷却后备用。

取上述制备到的4种水杨酸软膏和乳膏,分别小心、紧密地填充于盛有琼脂基质的试管中,使软膏或乳膏与琼脂基质表面紧贴而无气泡,各管装填一致,记录时间,按表11-3所示时间测量色区的长度(mm)并记录于表中。 (六)软膏稠度的测定 1.操作

以凡士林为样品,用插度计(见图11-1)测定插入度,评价样品的稠度:将凡士林熔化倒入适宜大小的容器中,静臵使样品凝固且表面光滑,保持样品内温度为均匀的25℃,放臵于已调节水平的插度计的底座上,降下标准锥,使锥尖恰好接触到样品的表面,指针调到零点,按钮放下带有标准锥的联杆,用停表计时,控制5s,然后固定联杆,由刻度盘读取插入度。依法测定5次,如果误差不超过3%,用其平均值作为稠度,反之则取10次实验的平均值。 2.操作注意

为使标准锥恰好接触到样品表面,可借助反光镜以求精确地安放。不要将锥尖放到容器的边缘或已经做过试验的部位,以免测得的数据不准确。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1.制备得到的四种水杨酸软膏或乳膏涂布在自己的皮肤上,评价是否均匀细腻,记录皮肤的感觉,比较四种软膏和乳膏的粘稠性与涂布性,讨论四种软膏和乳膏中各组分的作用。

2.记录一法中不同类型基质的体外释药试验结果,将各种基质不同释药时间及释放溶液中水杨

酸的浓度列于表11-1中。

根据释放溶液的体积及每次取出样品的量,计算各个时间累积释放量,并列入表11-2。分别以时间t和t对累积释放量M作图,得释放曲线,由M-t曲线计算 k值。

讨论四种基质中药物释放速度的差异。

3.记录二法中不同类型基质的体外释放试验结果,将各种基质不同释药时间及扩散色区长度M(mm)填入表11-3中。以时间t对扩散色区长度M作图,拟合得一过原点的直线,其斜率k即为扩散系数 (mm/h),k反映了软膏和乳膏释药能力的大小。

从释药曲线和扩散系数k来比较不同类型基质的释药能力,并与一法所得结果比较。 4.记录凡士林样品的插入度测定值,计算平均值。

表10-1 一法不同类型软膏基质的体外释药时间及浓度(mg/ml)

时间(min)

5 10 20 30 45 60 90 120 150 180

表10-2 一法不同类型基质的体外释药时间及累积释放量(mg)

时间 t(min)t

5 10 20 30 45 60 90 120 150 180

1/21/2

1/2

1/2

1/2

油脂性基质

O/W乳状基质

W/O乳状基质

水溶性基质

油脂性基质 O/W乳状基质 W/O乳状基质 水溶性基质

表10-3 二法不同类型基质的体外释放时间及扩散色区长度M(mm)

时间(h) 1 3 5 13 16 19 24 K

五、思考题

1. 大量制备时如何对凡士林等基质进行预处理? 2. 软膏剂制备过程中药物加入的方法有哪些?

3. 制备乳状膏基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要将二相均加温至70~80℃? 4. 根据实验结果,结合临床用药需要,如何选用不同类型基质? 5. 用于治疗大面积烧伤的软膏剂在制备时应注意什么? 6. 影响药物从软膏和乳膏中释放的因素有哪些?

油脂性基质

O/W乳状基质

W/O乳状基质

水溶性基质

实验十一 膜剂的制备

Preparation of Film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实验室制备膜剂的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 2. 熟悉常用成膜材料的性质和特点。

二、实验指导

膜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可供内服(如口服、口含、舌下),外用(如皮肤、粘膜),腔道用(如阴道、子宫腔),植入或眼用等。

膜剂成型主要取决于成膜材料。常用的成膜材料有天然高分子物质,如明胶、阿拉伯胶、琼脂、海藻酸及其盐、纤维素衍生物等;合成高分子物质,常用的有丙烯类、乙烯类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乙烯醇(PVA)、聚乙烯醇缩乙醛、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及丙烯酸树脂类等。其中最常用的成膜材料为聚乙烯醇。该材料系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或颗粒,微有特殊臭和味。国内应用的多为PVA05-88和17-88两种规格。平均聚合度分别为500和1700。后者聚合度大则分子量大,因而水中溶解度较小而粘度较大。该两种规格醇解度均为88%,此时水溶性最好,在温水中能很快溶解,4%水溶液pH约为6。

膜剂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工业大生产可使用涂膜机,采用流涎法来制备。本实验小量制备膜剂可采用刮板法,即选用大小适宜、表面平整的玻璃板,洗净,擦干,撒上少许滑石粉,(或涂上少许液状石蜡等其它脱膜剂),用洁净纱布擦去。然后将浆液倒上,用有一定间距的刮刀(或玻璃棒)将其刮平后臵一定温度的烘箱中干燥即可。除用脱膜剂外,尚可用保鲜膜、聚乙烯薄膜为“垫材”,其脱膜效果更佳。以聚乙烯薄膜为垫材制备药膜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玻璃板以75%乙醇涂擦一遍,趁湿铺上一张两边宽于玻璃板的聚乙烯薄膜,(即一般食品袋之薄膜),驱除残留气泡,使薄膜紧密、平展地贴于玻璃板上,再把两边宽出部分贴在玻璃板反面,使薄膜固定即可用于制备药膜。此法不但易揭膜,且可把此聚乙烯薄膜作为药膜的衬材一起剪裁,于临用时揭膜。如采用保鲜膜为垫材,因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则可直接贴于玻璃板上,不用涂擦乙醇及驱除残留气泡,操作较以聚乙烯薄膜作为垫材更为简便。

膜剂制备中常见的问题于解决办法见表11-1。 表11-1 膜剂制备中常见问题、产生原因与解决办法 常见问题 药膜不易剥离

产生原因

(1)干燥温度太高 (2)玻璃板等未洗净、未涂润滑剂

药膜表面有不均匀气泡

开始干燥温度太高

解决办法

(1)降低干燥温度

(2)玻璃上涂脱膜剂或药膜处方中加少量脱膜剂(润滑油) (1)开始干燥温度应在溶剂沸点以下 (2)通风

药膜“走油”

(1)油的含量太高 (2)成膜材料选择不当

(1)降低含油量

(2)用填充料吸收油后再制膜 (3)更换成膜材料

药粉从药膜上 “脱落”

固体成分含量太高

(1)减少粉末含量 (2)增加增塑剂用量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