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本项目所在地址及周围无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

第二节 环境保护措施

一、污染物排放符合以下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90);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J3028-1999)。 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坚持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即环境工程建设与主体工程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环境保护措施分为建设阶段和使用阶段。

1.项目建设阶段环境保护措施

噪声控制: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并且尽量控制使用噪声大的机械设备,降低噪声。

建材的堆放及混凝土拌和应定点、定位,并采取防尘措施,设置挡风板。施工期间尽量选用烟气量较少的内燃机械和车辆,减少尾气污染,施工道路经常保持清洁、湿润,以减少汽车轮胎与路面接触而引起的扬尘污染,同时车辆应限速行驶。场地周围建2.5米高围墙,在使用机械设备旁树立屏障,减少施工机械的噪声影响。

废水:生活污水及雨水收集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粉尘:在施工基础土方中采用遮盖措施避免扬尘,必要时采用湿

式作业。

固废:建筑渣土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位置。 2.项目使用阶段环境保护措施

卫生服务中心废弃物带有大量的病菌,应妥善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固废:及时清运至有关部门指定的生活垃圾、医疗垃圾指定垃圾点进行无害化处理。

废水:生活污水不含有毒有害物质,SS、CODCR含量较高,医疗污水带有大量病菌,经化粪池消毒处理后排至市政管网。

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出水严格按国家污水排放标准,应做到: COPcx<250mg/I; BODs<100mg/I; SS<60mg/I; PH 6-9;

粪大肠杆菌数<5000MPN/I; 氯<3-5mg/I。

大气:垃圾运输时采用罐装,垃圾焚烧烟气经净化处理,SO2、NO2

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噪声:临街规划绿化带,起到降低噪声、净化空气作用。 3.环境绿化

项目建设完成后,在其周围进行栽花种草,绿化美化,净化空气、减弱噪声。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总体方案布局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给予了充分考虑,在坚持“三同时”的原则基础上,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要求,并采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环境影响监测由当地环境保护局进行,能够保证环境有效保护,该新建项目的建设在环境方面是可行的。

第八章 节能专篇

一、编制依据

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我国制定了强制执行的节约能源标准,本项目可研报告编制从工程方案设计到建筑材料、设备选型等都严格贯彻国家有关规定,使总体能源水平有效地降低,达到建筑节能65%的标准。

本章编制依据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建设部颁发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4.《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5.《山东省节能设计地方标准》NMT2004-01; 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 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3-27-2007; 8.《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29-2000;

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转篇-建筑》2007。 二、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本项目设计严格执行下列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l34-2001);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