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单元 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 制备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第1 单元 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 制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60.父亲为A型,母亲为B型,其子女可能出现的血型为A型、B型、O型和AB型均有可熊 61.血液常用的保存液中加入腺嘌昤的意义是促进红细胞ATP合成,垂长保存期

62.浓缩血小板在20-24C的温度下,保存期为7天 63. ABO基因位于染色体的序号是9号 64.广谱的抗球蛋白试剂是指抗IgG+抗C3 65.Rh抗体大多属于IgG

66.血型多聚糖前体的终端为L-岩藻糖 67.我国目前规定1个单位的全血为200ml

68.在输血中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白细胞抗原的抗体 69..预防 TA-GVHD的发生,临床上使用的红细胞制剂宜首选辐照红细胞 70.可以提高血小板输注疗效的是输注HLA和HPA配合的血小板 71.用于甲型血友病治疗的主要血液成分是冷沉淀制剂

72.以下血小板输注的适应证中,不正的是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73.Rh血型不合和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溶血病可分别发生在第二胎,第二胎 74.以下为可经输血传播的疾病,除外HAV

75.目前我国对献血者进行的常规检查不包括HEV

76血液常用的保存液为ACD和CPD,CPDA是在CPD的基础上加用了腺嘌昤 77.全血用CDPA-1保存液,2-6℃下可储存时间为30天 78.常见的交叉配血试验,除外间接血凝法

79.导致Rh血型鉴定可能出现假阴性的原因是受检细胞悬液浓度太高,与抗血清比例失调 80.我国规定的新鲜冰冻血浆的保存条件与时间为-20℃以下,1 年 81.血小板的最佳保存条件是22℃,水平振荡

82.红细胞添加液为生理盐水的血液成分制品,其保存期为24小时 83.稀有血型的血液保存方式一般选用冷冻红细胞

84.患者红细胞与抗A及抗B 均不凝集,其血清与A、B 红细胞均凝集,此患者的血型为O型 85.对于急诊抢救病人,来不及作ABO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应输注O型红细胞+AB型血浆 86.ABO血型鉴定时引起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下列错误的是老年人血清中抗体效价增强

87.在酶介质交叉配血试验中有关酶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破坏红细胞表面的酶(破坏红细胞表的唾液酸) 88.输血引起的枸橼酸酸中毒往往与患者哪类、疾病有关肾病

89.A型献血者与受血者作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不发生凝集,次侧发生凝集,受血者的血型应为AB型 90患者为A型,与献血者作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不发生凝集,次侧也发生凝集,献血者的血型是O型 91.在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中,高浓度的球蛋白或纤维蛋白可造成红细胞缗钱状 92.用酶处理的红细胞进行血型抗原鉴定时,下列何种抗原会被破坏MN

93.卫生部对抗-A、抗-B血清定型试剂质量标准要求是抗-A 效价≥128;抗-B 效价≥128 94.在交叉配血试验中,不能检测出不完全抗体(IgG)的试验是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95.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临床上使用的红细胞制剂宜首选洗涤红细胞 96.目前为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理想的红细胞制剂是少白细胞红细胞

第6 单元尿液

1.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是肾单位

2.可以通过正常肾小球滤过膜的物质相对分子量小于1.5万 3.尿崩症患者24小时尿量可达5--15L 4.对尿液颜色几乎没影响的物质是尿糖

9

5.成人晨尿比密的参考范围是1.015~1.025 6.成人随机尿比密的参考范围是1.003~1.035 7.尿渗量/血浆渗量的参考范围是(3.0~4.7):1

8.标准化定量尿沉渣计数板法离心制备尿液沉渣,其相对离心力是400g 9.用玻片镜检尿沉渣中的细胞时,至少观察高倍视野数为10个

10.关于炎症时脓细胞的概念,正确的是①细胞已变性坏死②形态多不规则③胞质充满粗大颗粒,核不清楚④结构模糊,错误的是常成团分布,细胞界线清晰

11.下列关于尿颗粒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正常人尿中有少量粗颗粒管型(正上老年人有时可见少量的透明管型) 12.目前应用指示剂法测定尿液中pH,其检测范围为5.0~9.0 13.尿液酸碱度测定最精确的方法是pH计法

14.正常饮食条件下,晨尿pH的参考范围是5.5~6.5

15.生理性酸性尿见于进食高蛋白食物;生理性碱性尿见于进食碱性物质含量过多的水果 16.关于蛋白尿的原因,错误的描述是食入蛋白质过多 17.尿糖定量参考范围为0.56--5.Ommol/24h 18.试带法对哪种蛋白检测最敏感清蛋白 19.本周蛋白尿属于溢出性蛋白

20.检测本周蛋白尿需标本量较大的方法是热沉淀溶解法 21.目前常用的尿微量清蛋白检测方法为免疫比浊法 22.尿液蛋白电泳主要用于蛋白尿的分型 23.尿hCG的化学性质是糖蛋白

24.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比密的原理是采用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 25.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蛋白的原理是采用pH指示剂蛋白误差法 26.关于尿蛋白干化学法测定,正确的叙述是对球蛋白反应不敏感 27.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红素的原理是采用偶氮反应法 28..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原的原理是采用醛反应法

29.对流式尿沉渣分析仪的应用评价错误的是易检测到影红细胞(不易检测到影红细胞 )

30.对尿沉渣分析仪的描述正确的是尿沉渣分析仪使用的荧光染料为菲啶和羧化氰 31.在原尿和血浆中的含量相差较大的物质是蛋白质 32.尿液标本收集容器应符合由惰性环保材料制成

33.最适用于管型、细胞等有形成分检查的标本为首次晨尿 34.对尿液采集应精确至1ml

35.成人24小时尿量的参考范围是1000-2000ml 36.儿童的尿量约为成人的3-4倍

(1)肾前少尿(①肾缺血:休克、过敏、失血过多,②血液浓缩:严重腹泻,呕吐、大面积烧伤、高热等。③血容量减低:重症肝病、低蛋白血症引起全身水肿。④成激状态:严重创伤、感染(如败血症)等。 (2)肾后性少尿:多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尿路梗阻引起,见于①肾或输尿管结石、损伤、肿伤、肿瘤。②膀胱功能障碍,前列腺肥大.症、前列腺癌等。

(3)肾性少尿:因肾实质的病变导致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损害所致。①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②慢性疾病所致肾功能衰竭,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 37.不属于肾性少尿的项目是肾结石(属于肾后少尿) 39.肾后性少尿原因不包括血容量减低(肾前少尿) 40.不属于肾前性少尿的项目是肾结石 41.不会引起尿液浑浊的物质是性激素

10

42.尿中红细胞不来源于肾小球源性血尿的是双凹圆盘形红细胞

43.镜下血尿是指尿液离心后沉渣镜检时每个高倍视野中红细胞数量超过3个 44.健康人尿液中最易见到的上皮细胞是鳞状上皮细胞

45.尿蛋白增多不明显,镜检白细胞明显增多,红细胞轻微增多,可见白细胞管型,这种结果常见于肾盂肾炎

46.尿毒症患者尿中易见到的管型是蜡样管型

47.由于输血后溶血反应而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时,尿中出现的管型是血红蛋白管型 48.不一定表示肾实质性病变的管型是透明管型

49.关于磺胺类药物结晶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是最常见的药物结晶②磺胺类药物的溶解度较小,使用后易形成结晶③该药物结晶可堵塞输尿管,导致少尿、无尿、血尿和肾绞痛④该药物结晶可用醛试验证实;错误的是此类结晶易在碱性尿液析出,可及早补充水分和酸性药物,以缓解结晶的形成

50.以下关于草酸钙结晶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属生理性结晶,一般无临床意义②多数呈八面体形③可呈卵圆形或圆形,此时应与红细胞相鉴别④在新鲜尿大量出现且伴红细胞增多,可见于泌尿系结石;错误的是无色,大小一致

51.脂肪球经苏丹Ⅲ染色后呈红色

52.用溴麝香草酚蓝测定尿液酸碱反应,中性尿液呈绿色

53.关于磺基水杨酸法测定尿液蛋白质,说法错误的是在略高于蛋白质等电点的条件下,蛋白质氨基与水杨酸根结合而沉淀(低于)

54.关于加热乙酸法测定尿液中蛋白质,错误的说法是尿中含碘造影剂时可致假阴性(假阳性) 55.试带法对哪种糖类检测特异性强葡萄糖

56.试带法检测尿胆红素的原理是利用重氮反应法原理

57.Ehrlich法测定尿胆原时,尿液与Ehrli-ch试剂的比例为10:1

58.关于Ehrlich法测定尿胆原,错误的说法是尿标本需新鲜,久置后呈假阳性反应(假阴性) 59.Gerhardt法所测定的尿液酮体成分为乙酰乙酸

60.引起非糖尿病酮症的原因包括①剧烈运动②败血症③饥饿④伤寒;不包括磷中毒 61.ELISA法检测hCG,包被在反应板上的是β-hCG 单抗

62.关于尿溶菌酶的叙述,正确的是反映肾小管损伤的灵敏指标

63.关于尿NAG的叙述,正确的是肾小管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指标之一

64.尿8 项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指标包括(酸碱度、蛋白、葡萄糖、酮体、 胆红素、尿胆原、红细胞或血

红蛋白或隐血和亚硝酸盐);不包括尿比密

65.10 项尿液分析仪在9 项的基础上增加了尿比密测定

66.尿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是测定光源照射在试剂膜块上之后发出的反射光 67.尿酸碱度的检测主要用来监测泌尿系统患者的用药情况 68.被NCCLS推荐作为尿蛋白检测参考方法的是磺基水杨酸法

69.关于尿胆原干化学法测定,可能导致假阴性的原因尿中含有亚硝酸盐 70.尿液标本从留取到检查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2.0小时 71.尿标本冷藏保存时,时间最好不超过6小时 72.3小时尿标本多用于1小时尿排泄率检查

73.测定肾上腺素等物质时,尿标本防腐剂应选浓盐酸

2+

74.测定尿Ca时,尿标本防腐剂首选工作浓盐酸 75..不属于生理性多尿的情况为尿崩症

76.尿液长时间放置后引起浑浊变化的主要原因为.细菌增殖和腐败 77.引起乳糜尿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丝虫病 78.不可能出现乳糜尿的疾病是尿崩症

79.尿液外观呈深黄色,振荡时泡沫亦呈黄色,此现象可能为胆红素尿

11

80.高比密尿主要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 81.尿渗量显著减低见于多囊肾

82.区别脓尿和菌尿的主要方法是尿沉渣镜检

83.仪器法检查尿液有形成分的优点不包括特异性高

84.酯酶、过氧化物酶染色可区分肾上皮细胞管型和白细胞管型 85.红细胞在低渗尿中易发生膨胀

86..红细胞在酸性尿中易发生可存在一定时间 87.红细胞在碱性尿中易发生溶解破裂 88.白细胞在碱性尿中易发生膨胀 89.病理性酸性尿见于低钾性碱中毒

90.蛋白尿是指尿中蛋白质含量超过O.1g/L 91.属于肾后性蛋白尿的情况是泌尿系结石 92.不属于功能性蛋白尿的情况是发热

93.维生素C对班氏法尿糖测定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产生假阳性 94.血糖增高性糖尿不包括妊娠期糖尿

95.尿胆红素的定性筛选试验是干化学试带法

96.尿胆红素检测结果呈阴性,此疾病可能为溶血性黄疸

97.导致干化学试带法尿液血红蛋白检测时假阴性的情况是大剂量维生素C 98.尿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进行性增高提示肾小球内有局部凝血 99.引起肌红蛋白尿最常见的原因是肌肉严重损伤 100.尿NAG增高不包括下尿路感染

101.关于尿葡萄糖试带法测定,错误的描述是大剂量的维生素C可致假阳性 102.干化学法测定尿蛋白,敏感性最强的为清蛋白 103.尿中对黄疸有鉴别意义的物质为尿胆红素

104.有关试带法测尿白细胞,错误的叙述是大剂量先锋Ⅳ可使结果出现假阳性 105.目前可用试带法检测的白细胞是中性粒细胞

106.流式细胞式尿沉渣分析仪不能鉴别的指标为上皮细胞的种类 107.为保存尿液中化学成分,最好的防腐剂是甲苯

108.糖尿病引起的多尿特点是患者尿比密、尿渗透压均升高 109.镜下血尿是指离心后每高倍视野中红细胞超过3个

110.尿三杯试验中,血尿以第一杯为主,推测出血部位可能在尿道

111.可能出现血红蛋白尿的疾病是①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②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③蚕豆病④新生儿溶血病

112.可能出现肌红蛋白尿的疾病是心肌梗死

113.混浊尿加热、加酸后变清,且有气泡产生,提示尿中含有碳酸盐

114. -份浑浊尿液于试管内加热浑浊增加,加冰醋酸后变清但无气泡,可能是磷酸盐 115.新鲜尿液具有老鼠屎样臭味,提示为苯丙酮尿症 116.新鲜尿液具有烂苹果味,提示为酮症酸中毒 117.新鲜尿液具有腐臭味,提示为为慢性尿潴留

118.在尿沉渣中见红细胞胞浆向一侧或多侧伸出,胞膜突起,如生芽样,这种红细胞对鉴别肾性血尿很有意义,这种红细胞称为棘形红细胞

119.患者女性,45岁,小腹部疼痛,有尿频、尿急和尿痛症状。尿液检验结果:SG:1.015,Pro±,RBC 2~5个/HP, WBC近满视野,大圆上皮细胞偶见。可初步诊断为肾盂肾炎

120.患者男性,30岁,有明显的尿频、尿急和尿痛症状,用复方新诺明数日无效。现做尿液检验结果为: Pro±,RBC 22-27/HP,WBC 11-16/HP。医生又安将做尿液抗酸染色,是因为怀疑患者为肾结核

1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