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教学设计(含单元计划)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教学设计(含单元计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教学内容:课本50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加法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提高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法.

2.注意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 教学难点:找出加减法表排列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方法: 合作讨论法

学法:学生通过参与游戏,熟练掌握渐渐计算的方法,按自己的想法排列算式,找出规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大家学会了许多东西,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好吗? (好) 二.解释运用

1.你学到了什么?

让我们一起看到第一课<<一共有多少>>.问:这里我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加法)

问:那我们学过哪些加法呢?请举例说明? 生:7+2=9 4+5=9 3+2=5 …… 师:我们学过得数有几的加法?

生:得数有10.9.8.7.6.5.4.3.2,1.0 2.整理得数是10的加法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告诉我得数是10的加法算式有哪些? 生1:1+9 2+8 5+5 4+6 3+7

生2:6+4 8+2 9+1 0+10 10+0 7+3 (学生边说 ,教师边板书) 问:你觉得这样写好吗? 生3:我觉得这样写没有顺序. 生4:我觉得没有规律.

问:那我们可以怎样来写这10个算式呢? 生:按一定的顺序写.

3.整理得数是9.8.7.6.5.4.3.2.1.0的加法. 我们也可以利用刚才学的方法来整理所有的加法. 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全班汇报. 4.引导学生找规律

出示加法表,引导学生观察,主动发现加法表的排列规律.

师:竖着看,横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竖着看:10+0, 9+1, 8+2,……结果都是10,加号前面的数依次减少1,则加号后面的数依次增加1.

横着看:9+1, 8+1, 7+1,……结果依次是10,9,8依次减少1.

斜着看:0+0, 0+1, 0+2,……结果依次是0,1,2,3,4……依次增加1.加号前面的数是0,加号后面的数依次是0,1,2,3……依次增加1. 三.作业 四.板书设计

电子白板演示加法表 五.课后小结

第十七课时 做个减法表

教学内容:课本51页

教学目标

1. 经历整理减法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提高10以内数的减法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注意培养学生有序整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10以内的减法.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方法:讨论法 练习法 游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0-6 8-5 9-5 5-4 7-2 3-1 10-2 7-6 8-1 9-2 6-3 9-7 2.游戏

把卡片发给学生,教师任意报一数如6,请所有拿着卡片得数是6的同学站起来,并让学生说一说算式. 二.分类整理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整理加法表,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整理减法表,好吗? 1.方法

师:你们能找出6减几的算式排一排吗? 6-6= 6-5= 6-0= 6-1= 。。。。。。

引导学生按照被减数相同,减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规律进行排列。 问:还能找出得数是8的减法算式吗?

10-2= 8-0= 9-1= 。。。。。。

引导学生按照得数相同的标准来整理算式。

2.整理

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各自交流自己整理的结果,宾完成书上的减法表.全班交流,你的减法表是怎样的? 3.找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减法表 ,并主动发现减法表的排列规律,竖着看,横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横着看:0-0, 1-0, 2-0,……结果依次是0,1,2……依次增加1,减号前面的是依次是0,1,2,……依次加1,减号后面的数都是0不变.

竖着看:0-0, 1-1, 2-2, 3-3,……结果是0,减号前面和减号后面是0,1,2,3……依次增加1.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电子白板演示减法表 七.课后小结

第十八、十九课时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课本52-56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前三个单元学习内容和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初步养成整理所学知识和自我反思的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回顾自己的成长足迹,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感受克服困难和获得成功的乐趣。

3.结合所学内容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巩固运用所学内容,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引导法 合作交流法 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我学到了什么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在前3个单元中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方法呢?(学生各抒己见)

(1)师:现在我们一起看看图中有几只小兔子在做什么呢?

生:有3只小兔子围着桌子,他们请来了3只小兔子做客,一共6只。 师:那椅子够吗?杯子呢?大家数一数,然后在书上画一画。 问:请同学们,说一说3在生活中可以表示什么呢?0呢?。。。。。。 (2)师:我们接着观察一下天平秤上摆着什么呢?如何可以判断它们谁轻谁重? 问:3个小朋友在比身高,通过小红说的话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淘气高,小红矮)通过小明的话我们又可以得到什么?(淘气跟小明比,淘气矮,

小明高)

师:那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谁最高谁最矮了吗?(小明最高,小红最矮) (3)先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说一说小鸟怎样能回到蘑菇房里。(先要认真算出得数,得数是几就回到几号房子,用连线的方式表示答案)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3+7可以解决什么问题?9-1呢? 二.我的成长足迹

学生回忆自己在前一个阶段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课堂上组织全班交流,在交流时,要鼓励每个学生发言,并给与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我提出的问题

师:在我们学习过程中,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同学们可以大胆的说出来,我们全班一起讨论。

书中的小朋友提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全国各地一年级的小朋友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交流一下。 四.巩固应用

1.第1题 可以让学生说说如何判断“同样多”,再独立解决。 2.第2题 鼓励学生说明图的意思是什么,然后独立解决。

3.第3题 鼓励学生先独立完成,并要求学生进行检查,保证正确。 4.第4题 答案不唯一,只要结果是10就可以。

5.第5题 鼓励学生先说明图的意思是什么,然后独立解决。

6.第6题 让学生先说明图的意思是什么,然后独立解决。在左边图中,提醒学生注意是“爬得最高”,而不是比较身高;右图中,鼓励学生说说如何比较长短。

7.第7题 结合情境图数一数,比一比,再填空。 8.第8题 看图列出加法和减法算式,交流时,让学生结合情境说说加减法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其中第4小题可能会有困难,教师应给予关注。 9.第9题 先引导学生看懂情境图、理解题意。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学生可以通过在荷叶上模拟青蛙跳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连加的方式,还可以通过间隔着数的方式等。只要学生能够合理地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都给与肯定。 10.第10题 引导学生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再结合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11.思考题 本题为拓展题,要引导学生弄清楚题意,理解“在每个式子里每个数只能用一次”的意思,再尝试独立完成。 五、课后小结: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