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静压管桩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预应力混凝土静压管桩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计算的沉降乘以1.3~1.8挤土效应系数,土的渗透性低,桩距小,桩数多,沉桩速率快时取大值。

4003503002502001501005001030桩长(m)5070实测最终沉降(mm)预制桩灌注桩60实测最终沉降(mm)504030201001535桩长(m)55预制桩灌注桩75

四、减小挤土效应的措施

1、设计措施:增大基桩的最小中心距

土类与成桩工艺 排数不少于3排且桩数不少于9根的摩擦型桩桩基 其他情况 非挤土灌注桩 部分挤土桩 3.0d 3.5d 3.0d 3.0d 非饱和土 挤土桩 饱和黏性土 4.0d 3.5d 4.5d 4.0d 2D或 钻、挖孔扩底桩 1.5 D或 D+2.0m(当D>2m) 非饱和土 沉管夯扩、钻孔挤扩桩 2.2D且4.0d D+1.5m(当D>2m) 2.0D且3.5d 饱和黏性土 2.5D且4.5d 2.2D且4.0d 2、施工措施:

(1)、可用预钻孔来减少排土量。预钻孔孔径可比桩径(或方桩对角线)小50~100mm,深度可根据桩距和土的密实度、渗透性确定,宜为桩长的1/3~1/2;通常预钻孔深度范围内地基土体内的超孔隙水压力可减小40%~50%,地基变位可减小30%~50%。

(2)、应设置排水措施,如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可提高土的在施工期间的压缩性。袋装砂井直径宜为70~80mm,间距宜为1.0~1.5m,深度宜为10~12m;塑料排水板的深度、间距与袋装砂

井相同;其目的是改善地基土的排水特性,加快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防止砂土液化。

(3)、可在沉桩区内外开挖地面防震沟或应力释放孔,并可与其他措施结合使用。防震沟沟宽可取0.5~0.8m,深度按土质情况决定;可减小浅层土体的挤土效应,对于深基坑效果有限。

(4)、管桩施工不能抢工期。应限制每天的沉桩数量(即打桩速率),合理安排沉桩流程,使得超孔隙水压力能及时消散;在软黏性土中,沉桩速度过快,不但显著增加水压力、地基土变位,还可使得邻近土体剪切破坏。施工顺利则影响水力梯度的大小和方向。实测表明,地基变位方向与沉桩施工方向一致。

(5)、沉桩结束后,宜普遍实施一次复打,使桩端置于持力层上,能充分发挥桩端土体承载力,还可随时间增长;

3、基坑开挖

(1)、基坑开挖前应对边坡支护型式、降水措施、挖土方案、运土路线及堆土位置编制施工方案,若桩基施工引起超孔隙水压力,宜待超孔隙水压力大部分消散后开挖。

(2)、基坑施工顺序宜先深后浅。场地土允许的地区应先开挖基坑,后沉桩。

(3)、挖土应均衡分层进行,对流塑状软土的基坑开挖,高差不应超过1m。

(4)、挖出的土方不得堆置在基坑附近。

(5)、机械挖土时须避开桩位,行进路线须避开桩位且距离桩

位一定距离,否则应采取其他措施确保基坑内的桩体不受损坏。

4、施工监测

(1)、对于挤土预制桩和挤土灌注桩,施工过程均应对桩顶和地面土体的竖向和水平位移进行系统观测;若发现异常,应采取复打、复压、引孔、设置排水措施及调整沉桩速率等措施。

(2)、沉桩过程中应加强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的观测、监护。

5、预应力管桩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1)、平面偏位,桩身完整性为I、II类。 措施:处理承台。尤其对一柱一桩和二桩的情况。 (2)、桩身开裂,对水平承载力有影响。 措施:(a)灌芯(b)补桩。

(3)、桩端未到设计标高(桩长未满足设计要求)。 措施(a)预钻孔(b)保留该持力层。 (4)、沉桩终压力与设计不符

1)沉桩终压力Rsm与极限承载力Quk关系按地区经验较为真实; 2)终止压力与土层分布特性密切相关,应注意当地土层分布特点。

规范:最大压桩力不宜小于设计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必要时可由现场试验确定,可根据地区静压经验确定。

六、预应力管桩的水平承载力(双控:位移和抗弯承载力)

Rha1、按位移控制预估:?3EI?0.75?0a?x 2、单桩水平静荷载试验:根据配筋率确定取值方法。 (1)、大配筋率由位移控制,取6或10mm位移对应荷载的75%。 (2)、小配筋率由桩身抗弯强度控制,取临界荷载的75%。 (3)位移满足前提下,验算桩身抗剪承载力

建筑工程中的预应力管桩基础,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计算位移较小,可认为水平承载力有桩身承载力控制,主要指桩身抗弯承载力。通常基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以弯曲破坏为主,因此仅验算抗弯承载力即可;

当需要验算空心截面的抗剪承载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无明确规定。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