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复习纲要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移动通信复习纲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移动通信

第一章 概述

1、移动通信就是指通信的双方,至少有一方是在移动中进行的通信。 2、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分类 1)单工制

2)全双工制 3)半双工制 3、GSM工作上行频段890~915MHz,下行935~960MHz。 DCS1800工作频段,上行 ,下行 。

IMT2000系统工作核心频段1885~2025MHz和2110~2200MHz。 4、论述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答:1)1G,以AMPS和TACS为代表的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网是模拟系统,采用FDMA调制方式;提供全是话音业务;

2)2G,以GSM和CDMA为代表的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网是数字系统,其中GSM采用TDMA和FDMA;CDMA采用CDMA和FDMA;提供语音业务和少量的数据业务。 3)3G,以WCDMA、CDMA2000和TD-SCDMA技术之上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其中WCDMA采用FDD/TDD,CDMA2000采用FDD以及TD-SCDMA采用TDD的调制方式,实现真正的无缝覆盖;提供语音、数据,以及接送静态和动态的图象。

第二章、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

1、电波的传播方式: 1)天波 2) 地波 2、自由空间传播损耗表达式:

答:Lbs = 32.45 + 20lgd(km) + 20lgf(MHz) 3、多径效应定义:

答:不同相位的多个信号在接受端迭加,有时同相迭加而增强,有时反相迭加而减弱,接受信号的幅度将急剧变化,这种由于多径引起的现象称为多径效应 4、OM模型中场强中值计算的特点:

答:以准平滑大城市市区的中值传输损耗为基础,对其它传播环境及地形条件等因素分别用修正因子进行修正。

5、多径效应引起的衰落叫 衰落,阴影效应引起的衰落叫 衰落。

3)直射波

4)散射波

第三章、干扰和噪声

1、互调干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移动通信中主要考虑几阶互调干扰? 1)互调的产生是由于多个信号加至非线性器件上产生大量的互调产物

2)3阶互调干扰

1

移动通信

2、无三阶互调信道组如何选择?(参考作业)

3、远近效应:

答:近距离的移动台干扰远距离移动台的现象。

4、CDMA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什么方式消除远近效应?(反向功率控制) 5、什么是同频干扰,怎样计算同频复用距离。 答:1)同频干扰:一般是指相同频率电台之间的干扰

2)同频复用:为了提高频率利用率,在相隔一定距离以外,可以使用同信道电台 6、什么是邻道干扰?落入邻道的最低边频次数的计算公式为 。消除邻道干扰的方法是什么?

第四章、数字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

1、双工技术的目的及分类: 答:目的:区分上、下行信道

分类:FDD和TDD 2、多址技术的目的及分类:

1)目的:提高频谱利用率和系统容量;区分不同的用户和BS 2)分类:FDMA、TDMA和CDMA 3、移动通信中编码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答:语音编码

1)波形编码:通过对语音波形进行采样、量化,然后用二进制码表示出来,算法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适应性强、可适应各种不同的信号

2)参数编码:并不忠实地反映输入语音的原始波形,而是着眼于人耳的听觉特性,确保解3)混合编码:以LPAS(分析-合成编码算法)为基础的用VQ技术对激励信号进行量化的编码语音的可懂度和清晰度

码算法统称为CELP(码激励线线性编码)。CELP具有波形编码和参数编码两种特点 信道编码:分组码:就是在一个码字中,监督码元只由本组的信息码元来决定

卷积码:也是分组的,但它的监督码元不仅与本组的信息码元有关,而且还与

前若干组的信息码元有关

4、交织的含义及作用:

1)含义:在发送端将相继的比特信息经过交织后以非相继比特信息发送,在接受端将非相继比特信息还原成相继比特信息,并将突发错误码转换成随即错误,可以利用信道编码的检、纠错特性进行纠正

2)作用:将突发错误转换成随即错误,提高信道的抗干扰能力

2

移动通信

5、信道编码中常用两种码(分组码、卷积码)的含义:

1)分组码( n,k):其中n表示码长,k表示有效信息位的个数

2)卷积码(n,k,m):其中n表示码长,k表示有效信息位的个数,m表示移位寄存器的个数 6、在分组码中最小码距与检纠错长度的关系。

d>=e+1 d>=2t+1 d>=t+e+1

(e为检测误码的个数,t为纠正测误码的个数)

7、GSM采用的信源编码技术是 ,采用的信道编码技术是 。 8、理解分集技术的基本思想

基本思想:是利用移动通信的多径传播特性, 在接收端通过某种合并技术将多条符合要求的支路信号合并且输出, 从而大大降低多径衰落的影响, 改善传输的可靠性。对这些支路信号的基本要求是: 传输相同信息、具有近似相等的平均信号强度和相互独立衰落特性。 9、简述扩频通信抗干扰能力提高的原因?

答:扩频通信:

若在信道中传输时加入一个窄频强干扰信号,在接收端对有用信号的解扩,对干扰信号就成了扩频(由于干扰信号在发送端并没有经过扩频处理),将窄频强干扰信号扩频为宽频低干扰信号,使落入有用信号频带内的干扰信号就变得非常小,因此就提高了干扰能力。

第五章、移动通信网组建技术

1、服务区体制的划分及各自的特点: 为 。

2) 中区制:允许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基站使用相同的工作频率,覆盖半径约为 。 3)小区制:把整个服务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无线小区(cell),每个小区分别设置一个基站,功率 低。每个小区覆盖半径约为 。

2、蜂窝移动通信中小区图案的形状及选择的原则:

1)形状:正三角形小区,正方形小区和正六边形小区。 2)原则:a图形本身的有效面积越大越好

b重叠区越小越好

c相邻小区中心点的距离(中心间距)越大越好 d需要的频率数越少越好

3、位置登记的含义:

答:是通信网为了跟踪移动台的位置变化,而对其位置信息进行登记、删除和更新的过程。

3

1) 大区制: 发射机输出功率大;服务区内所有频道都不能重复;覆盖半径大,约

移动通信

4、越区切换的含义及其三个基本步骤: 答:在新的VLR进行位置的登记

在HLR进行位置的更新 在旧的VLR进行删除

5、信道的配置方法:

1)分区分组配置法P125页3题 2)等频距配置法:补充作业题。 6、GSM系统容量的计算:补充作业题

第6章、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1、 GSM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

答:频段:上行:(890~915MHZ),移动台发

下行:(935~960 MHZ),基站发 频带宽度:25MHZ

上、下行频率间隔:45 MHZ 载频间隔:200KHZ

调制方式:GMSK(高斯最小移相键控)

其中,中国移动GSM系统的频段:上行 ,下行 。

中国联通GSM系统的频段:上行 ,下行 。

GSM系统采用FDMA/TDMA方式,每个频道划分为8个时隙,每个时隙占用时长为 us,每个时隙的传输速率为 kbit/s。

2、 GSM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答: NSS、BSS 、MS和OSS

3、GSM系统的NSS中包含哪几个数据库,每个数据库的功能是什么? 4、GSM系统的三大接口: 答:Um接口,

Abis接口, A接口

5、IMSI、TMSI、IMEI、LAI、MSISDN,MSRN的中文含义及各自的作用: 答:IMS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区分不用的移动用户

TMSI(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对移动用户信息的IMSI进行保密 IMEI(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识别不同的移动设备。

LAI(位置区识别):在检测位置更新和切换的需求时,要使用位置区识别LAI MSISDN(移动台国际ISDN号码):主叫用户为呼叫移动用户而拨叫的号码 MSRN,移动台漫游号,漫游地VLR分配给用户的临时号码。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