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瓦尔登湖读书笔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报告题目:让心灵去旅行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1503班 张万佶

图书名称:瓦尔登湖

图书作者:梭罗、译者:王义国

一、 主要内容简介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美国作家、哲学家、博物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一生支持废奴运动,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1845年,在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以此为题材写成长篇散文《瓦尔登湖》。

梭罗在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他在一八四五年到一八四七年间在瓦尔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过的二十六个月的生活记录以及期间他的许多思考。

“梭罗的伟大在于它的主要思想具有强大的威力。这些思想是:人必须不顾一切地听凭良知来行动;生命十分宝贵,不应为了谋生而无意义地浪费掉;树木和溪流的世界是好的,而熙熙攘攘,街道纵横的城市世界是坏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7卷第562页。)

《瓦尔登湖》是他的代表作,他的思想在书中得到了最全面的体现。

二、 直观感触

文中的梭罗很有趣,一点也不死板。他开篇就调侃自己是公鸡,要使劲打鸣,才能叫醒那些昏睡的邻居。冬日散步途中,他遇到了一只猫头鹰,硬是和猫君对视了半个小时,猫君困到不行,只得认输,飞到其他地方睡觉去了。

中学时,学过篇《童趣》,里面的虾蟆,蚊子依旧历历在目,梭罗在湖畔定居时,已年近30,但他对自然却依旧怀有极高的热情。整本书充满了对自然细

致有趣的描绘,如候鸟迁徙、蚂蚁大战等。他观察之细,令人震惊,结冰过程中,一英寸的变化也逃不过他的眼睛。

读《瓦尔登湖》,觉得这里的景真美。“牛蛙鸣叫,邀来黑夜。夜莺的乐音乘着吹起涟漪的风从湖上传来。摇曳的赤杨和白杨,激起我的情感使我几乎不能呼吸了;然而像湖水一样,我的宁静只有涟漪而没有激荡。”“有时,在星期日,我听到钟声,在风向适合的时候,很柔微甜美,仿佛是自然的旋律,真值得飘荡入旷野。在适当距离以外的森林上空,它得到了某种震荡的轻微声浪,好像地平线上的松针是大竖琴上的弦给拨弄了一样。??这一次传到我这里来的钟声带来了一条给空气拉长了的旋律,在它和每一张叶子和每一枝松针寒暄过之后,它们接过了这旋律,给它转了一个调,又从一个山谷,传给了另一个山谷。正是一个林中女妖所唱出的一些昵语和乐音。”

能像梭罗这样和谐地与自然相处,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福气。自然是他最好的朋友,瓦尔登湖是他思想的温床,他在这里尽情地阅读,思考,写作,尽情地享受自然馈赠他的一切。他一个人在湖畔,每日与一些壮美的事物为伴,思考人生的的意义。他有着世上最单纯可爱的邻居——水牛、土拨鼠、灰兔、红眉鸟、狐狸、山雀??有一次,他在村中园子里锄地,一只麻雀飞来停落在他肩上,待了一会儿,当时他觉得,“佩戴任何的肩章,都比不上我这一次光荣。”

当然,这更是一部充满思想的书。书中充满了梭罗对社会,对制度,对人类,对生命等等不凡的见解。

初读时有些不解,看的是前面的章节,觉得生涩无聊又难以让人理解。作者说自己在湖边种了哪些东西花了多少钱多少成本等等,从叙述的方式来看,感觉比我往日所看的散文逊色多了。后来明白这是一场实验,他要证明物质生活究竟可以简化到何种程度,以便为更重要的追求腾出时间。在文本中,可以看到各种数据,如“猪肉0.22美金,糖,0.80美金”。因此,就算将书中的生活模式归为理想,它也是经梭罗用数据论证过的理想。

我还有过疑惑,梭罗的淡泊,怕是太过理想与出世,怎可适合所有人呢?而后来明白:正如从圆心可以画无数个半径,生活亦有无限的可能,每个人都应探

索自己的半径,梭罗写《瓦尔登湖》,无意让大家去湖边搭木屋,他只是想大声疾呼,让大家醒醒,生活并非只此一条死路。

三、 对作者的理解

1845年,梭罗拿了一柄斧头,一个人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开始了独居生活。不同于中国文人宦海沉浮后的避世隐居,梭罗不是逃避现实,而是追求现实,是对生命本质的一种探索。他说:“我到林中去,因为我希望谨慎地生活,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否学得到生活要教育我的东西,免得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我根本就没有生活过。”

他不执意要做一名隐士,他想隐居时,他就来了,他觉得够了时,他就去了。梭罗让我想起了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的海子。海子在卧轨而去的时候,书包里就有这本《瓦尔登湖》,海子未必是不爱生活,也许他已经看透了生活的本质,他也像梭罗一样,他觉得时候够了,他就去了。只不过他去了另一个天堂,那里也可有像瓦尔登湖一般的美景?

梭罗与海子,让我想起黑塞笔下的树:“它们好似孤独者,它们不像由于某种弱点而遁世的隐士,而像一些伟大而落落寡合的人物。”这一段话,恰能很好地描述他们。

四、 深入思考

我们到底应该花多久去谋生,然后花多久去享受生活?

梭罗一直在说,活着其实用不了多少钱,没必要将大多数时间都拿出劳动,然后忘记去生活,他觉得生活就应该享受大自然,应该读书,学习,思考还有旅行。

没必要穿华丽的衣服,没必要吃华丽的食物,甚至不需要非要找个人跟你同行,因为那些人都会成为累赘。

“独行的人今天就可以上路,而有同伴的旅客则必须等别人准备好,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出发。”

“我们明明肚子还饱着,却担心会饿死。人们说及时缝一针,将来省九针,所以他们为了在明天省九针,不惜在今天缝上一千针。”

“你们不惜把自己累到生病,为的只是能够存下些防病的钱财。” “积攒着会被虫蛀和锈蚀,会被窃贼偷走的财宝,这是愚人的生活。” “我们总是想要学会如何得到更多的东西,但有时候应该学学如何满足于更少的东西。”

“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用来赚钱,以便能在人生中最没价值的阶段享受一点值得怀疑的自由。”

所有的话都有种指着鼻子骂的感觉,而且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是事实。现代社会的人们比19世纪时候的人面临更大的压力,但是事实上,抛去把赚钱当做乐趣的人不说,大多数人赚钱只是目的,但是却耗费的他们大部分精力,想看书,想旅行,想做点事情,想学一门语言,想做很多事情,却只是说,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

我在想:如果我像梭罗一样淡泊,又有他那样的能力与天赋,像他那样真正知足,也许我就不会烦恼了吧。但我很希望能报答父母,很希望能让他们感受更好的世界,希望可以给他们买最好的东西,带他们去世界各地周游。这是一个普通的子女最普通的愿望了吧。可是如果我要选择淡泊,我就没法实现这些。长大了总要面对一些东西,再加上这个世界的现实。自己的衣食住行,父母的养老,还有人生中的意外与伤病。即使父母表示不需我负担,我只需照顾好自己,可是我想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除此之外,还有对社会的责任。我想帮助那些可怜的人,这个世界是如此的不公平,我希望从富人那里赚钱,然后给那些穷人以帮助。

好在,在不停的游走之中,我已渐渐找到了平衡。我现在要努力学习,以后要努力工作,但这些和我追求的平静并不是完全相悖的。

我不想接受庸碌的生活。而我的不庸碌,则是我不要过着一生无趣的生活。

五、 对我的影响

读过《瓦尔登湖》,我好似醒悟般翻出冰心的《往事二》,蓦然对她笔下的灯守台,充满了羡慕与向往。那是“一种清净伟大,照射光明的生活”。我想象着,每日大海为伴,“登梯燃灯,悠然看潮落星生,倚窗观涛,听浪花怒撼崖石,”一个人孤独地生活着,多么好啊。

然而,如同冰心终于“永不作灯塔的梦”了一般,梭罗的生活于我这样的年纪,是不适宜的,因为有太多的羁绊,太多的纷扰,更有太多的没有实现。即便如此,我还是会在寻常的日子里,去我的“瓦尔登湖”,踩着刚修剪完的松软草地,坐在唐岛湾畔的阶梯上,数数海面上飘来飘去的渔船,翻翻这本《瓦尔登湖》,这是一本读不完的的书。当察觉内心浮躁过头了,就静静地翻开它来读,读出声。我年轻朝气,昂首阔步不懈怠,也正因为如此,内心比肉体更需要旅行。

感谢梭罗,教我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我感觉得到,虽然我们都在努力,为了眼前的苟且,要弯腰低头,但我心里有一个湖,是梭罗给我的。为了自由,我需要面对现实的世界,我做不到像梭罗一样,但是他的湖水会一直在我心头荡漾。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