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航信息第1期(47)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港航信息第1期(47)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工作大纲》提出支持保障系统规划的范围、指导思想和原则、主要内容和重点,以及总报告和三个支撑规划编写提纲思路清晰,内容较全面,会议还就《工作大纲》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宝贵意见。深圳市交通局副局长黄敏、马勇智出席会议并讲话。 (周天麟)

深圳港西部港区疏港道路开工建设

2006年12月31日,深圳港西部港区疏港道路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来自政府、港口企业、施工单位共300多人出席了开工仪式,深圳市市长许宗衡、招商局集团总裁傅育宁出席并讲话。

疏港道路全长17.8公里,由政府和招商局集团共同投资26亿元,将连接蛇口港区、赤湾港区、妈湾港区、前海湾物流园区、沿江高速公路和南坪快速路。整个工程由兴海大道、妈湾大道和港区联络道三部分组成,除兴海大道北段为新建外,其他路段均是在现有道路基础上进行改扩建,工程共设臵互通式立交八处,隧道一座。全路段分上下两层,上层为疏港高架路,双向六车道;下层为地面市政道路。按照设计,疏港道路建成后可满足西部港区1200万标箱集装箱吞吐量的疏港需求。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建成疏港道路主通道,用三年时间全部完成工程。

疏港道路建成后,西部港区疏港交通和市政交通将分道行驶,可解决现有疏港道路平交路口多、通行能力不足、疏港交通与市政交通混杂、经常造成交通拥堵的现状,既能实现西部三大港区和前海湾物流园区的无缝连接,实现港区联动,又能实现快速疏港,同时也可改善南山区的市政交通状况。 (吴宏业)

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承运转关运输货物业务在深圳港

试点

2006年12月28日凌晨,中海“新常熟”轮靠泊赤湾集装箱码头,从宁波港装船的3只集装箱(折5个标箱)卸下,在该码头转关后装上“苏鹏”轮运往越南海防。这是首批由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承运的转关运输货物在深圳港进行试点。

为提高集装箱运输资源的使用效率,自2005年4月1日起,我国开展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简称“同船运输”)以及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承运转关运输货物(简称“国轮捎带”)试点业务。连云港、上海、宁波、广州等十多个港口相继开展了该项试点业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尽快在深圳港开展此项业务,深圳市交通局与深圳海关进行了多次协商,港口企业根据海关监管的要求制定了相关的操作细则和措施。6月14日,市交通局港航分局与招商港务前往连云港学习考察,了解开展“同船运输”和“国轮捎带”试点业务的运作及流程。深圳海关也于日前出台了《深圳海关关于开展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以及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承运转关运输货物试点操作细则》。

目前,“同船运输”业务的有关监管流程尚在协商之中,预计将于1月下旬开展。据业内人士分析,深圳港如开展“同船运输”和“国轮捎带”试点业务,全港集装箱总吞吐量一年可增加2%左右。 (冯海东)

深圳海上安全服务链进行首次应急演练

2006年12月19日上午,深圳相关部门在福永海域举行了一次高速客船海上旅客过驳演练,这是深圳海上安全服务链启动以来举行的首次海上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也是香港高速客船公司首次与内地主管部门联合举行喷气式高速客船海上过驳演练。深圳海事局局长张建斌及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领导亲临现场观摩。深圳海上安全服务链秘书处副秘书长、市交通局港航分局局长周天麟任总指挥。

宝安海事处、快速反应基地、香港信德中旅船务有限公司、机场客运码头以及6艘船艇参加了演练。此次演练是为了加强与高速客船公司的应急配合,进一步提高应对海上突发事件的能力。

深圳宝安福永码头水域是港澳航线高速客船进出港的主要区域之一,目前有往返香港、澳门的高速客船航线36航班,每天进出港旅客近4000人次。(吴宏业)

“宇航二号”高速客船遇险旅客安全过驳到“海巡1601”救助艇。 周天

麟 摄

“勘探3号”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被缓缓拖航靠泊蛇口友联船厂。 周天麟

“勘探3号”钻井平台首靠深圳港维修

2006年12月29日18:30,“勘探3号”海上半潜式石油钻井平台在引航、拖轮、海事等单位的紧密配合下顺利靠泊深圳港蛇口友联船厂3号泊位。这是该厂自2002年以来承接的第六座次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维修任务。

据船厂有关负责人介绍,友联船厂承接“勘探3号”平台维修任务,具体工程项目包括更新吊机和钻井设备离浆泵、改造生活区和“三除”设备(除泥、除砂、除气)以及船壳油漆3万平方米等,整个工期65天,计划于2007年3月上旬离港。

“勘探3号”总长91米,型宽64米,总高100米,总重12910吨,作业吃水20米、工作排水量21991吨,是1977年由中国708所首次自主设计、上海船厂制造的我国首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隶属于上海海洋石油勘探

开发总公司,主要作业区在太平洋海域,为中外客户提供海上油气钻探服务。 (周天麟)

招商局国际31.7亿增持蛇口集装箱码头权益

日前,招商局国际宣布重组其蛇口集装箱码头股权,以31.7亿元,向太古及

铁行渣华收购蛇口集装箱码头一期共40%权益,以及蛇口二期共39.2%权益。

招商局国际原来分别持有蛇口集装箱码头一二期的50%和51%股权,并持有三期全部权益。收购完成后,招商局国际在蛇口一期及二期的持股比例,将分别增至90%及90.2%;现代货柜码头则持有余下权益。

与此同时,招商局国际将与现代货柜码头订立重组协议,共同成立一家合营公司,把两者旗下的蛇口货柜码头一至三期及仓储服务的全部权益,一并纳入合营公司名下。

收购及重组后,招商局国际对蛇口一二期拥有控制权,各码头利益趋于一致,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提高成本效益及营运效率,提升公司整体效益,并可扩大在该区的竞争优势,是整合深圳西部港区利益的重要举措。

作为招商局集团的上市旗舰,招商局国际目前已基本形成全国性集装箱枢纽港口战略布局,是全球位列三甲的公共码头运营商。在香港、新加坡、上海、深圳全球四大集装箱港口中,招商局国际是其中三个的重要投资者和经营者。 (钟俊弘)

赤湾集装箱码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标箱

2006年12月31日,随着从中海“纽约号”卸下第92个集装箱,赤湾集装箱码头全年吞吐量历史性突破了500万标箱大关。

赤湾集装箱码头从1992年开始建设,1994年开始经营,当年集装箱吞吐量为7683标箱,到2002年,集装箱吞吐量已经突破100万标箱。此后,更是以每年100万的增量增长。目前,共有35家班轮公司的58条国际班轮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