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姜灭螺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黄姜灭螺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黄姜灭螺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总 论

1

1.1 申请项目的概述

本项目在国内外首次应用螺甾烷醇皂甙类药用植物—黄姜,研制生产高效、低毒新型植物农药——黄姜灭螺药,并确定纤细皂甙、盾叶皂甙A为灭螺活性成分,用于替代环境污染严重、生物毒性极大的化学灭螺药。

本项目采用醇提法萃取工艺,提取黄姜中的水溶性皂甙成分,不同于皂素提取黄姜中的脂溶性皂甙成分。

本项目的实施填补了国内外植物灭螺药工业化生产的空白,其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为血吸虫病防治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科学手段。

1.2 项目的社会经济意义

1.2.1 有利于建立鄂豫陕黄姜产业基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中西部农业经济进步

xx县位于xx省西北部,地处秦岭,汉水流域上游,毗邻陕西商州、安康和河南南阳地区,当地气候、环境、土质等自然条件适宜黄姜的种植生长。从1982年起,xx县县委、县政府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根据市场需要及本地的自然条件,在全县范围内推广黄姜的“野转家”种植。到1990年,全县黄姜种植面积达10万亩左右,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黄姜人工种植基地。2000年4月被农业部授予“中国黄姜之乡”称号。由于种植黄姜可获得高效益,近年来,邻近许多县也开始大面积种植。而

2

现阶段对黄姜资源的加工消化能力有限,致使对黄姜的收购趋于饱和。因此,本项目的开发不仅能有效推动黄姜家庭种植业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使贫困山区人民早日摆脱贫困,而且对促进中西部经济一体化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2.2 有利于有效地控制血吸虫病流行,保护农业生产力。 据卫生部2001年统计:全国现有钉螺面积34.7亿m,查出血吸虫病人76.2万人,病牛10万头,流行县(市、区)人口总数达1.13亿。流行区域主要在湖区五省(xx、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的农村。这些地方洲滩面积大,钉螺面积扩散严重,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高,每年急性、晚期血吸虫病病例成批发生。因此,黄姜灭螺药的开发使用,必将可以减少血吸虫病流行区域范围,有效保证疫区人畜健康,保护农业生产力。

1.2.3 有利于养护农业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

xx多旱少雨,植被极差,农田以山坡地为主,极不易保湿。种植玉米、小麦等等农作物,不仅收成低(纯收入30—50元/亩),而且水土流失严重。而黄姜属多年生姜科草本植物,种植黄姜可有效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黄姜灭螺药属低毒植物农药,对蟮鱼、泥鳅、虾、蝌蚪和水稻秧苗等无毒害,其有效成分为水溶性皂甙类物质,易溶于水,能在发挥毒杀钉螺作用后经烈日曝晒快速分解、无残毒,对环境

3

2

无污染,也可使土壤环境中的微生物活性及其优势菌群不受影响,对施药人员无刺激和过敏。对养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项目的进展情况

1992年和1996年,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黄姜灭螺药开发研究”列为“八五”、“九五”xx省血吸虫病重大科技研究项目。十年来,在xx省科技厅、卫生厅、十堰市委、市政府、xx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项目协作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反复实验、筛选、提纯、工艺选择、产品定型及生物毒性(急、慢性鱼类毒性,小鼠、大兔经口、经皮毒性、毒杀尾蚴等)试验,已较系统、全面地完成了项目的各项基础试验研究,提出了一套含量高、成本低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标准和疫区现场应用的最佳浓度和使用方法,研究成果经xx省十堰市科委组织专家鉴定、论证,认为黄姜灭螺药可抑制钉螺上爬、伸厣,并有很好的灭蚴作用,具有高效、低毒、降解快、无残毒,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符合21世纪世界卫生组织环保药剂发展方向,填补了国内外植物灭螺药替代化学灭螺药方面的空白,达国际先进水平,获xx省重大科技成果奖。为黄姜的综合利用开发、黄姜灭螺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1.4 申请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而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