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上历史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7年级上历史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西汉, 刘邦就是汉高祖。

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 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西汉建立之初, 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 人口锐减, 大片的土地荒芜。 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 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 人民得不到温饱。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巩固新的王朝, 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材料研读(52页) 《汉书〃食货志》记载, 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 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 死者过半?。 根据材料, 说一说, 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

休养生息政策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 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他下令“兵皆罢归家”, 让士兵还乡务农, 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 以增加农业劳动力。为稳定民心, 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 汉高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 减轻农民的赋税, 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汉高祖死后, 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注重农业生产, 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文景之治” (52页)

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 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他们注重农

37

业生产, 提倡以农为本, 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 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文帝和景帝时期, 重视 “以德化民”, 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 如断残肢体的肉刑。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 反对奢侈浮华。文帝以身作则,在位20多年, 生活简朴, 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 。 相关史事(53页) 汉文帝在历史上以节俭箸称。他刚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诏表明不受献礼。对修建他的陵墓, 汉文帝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装饰, 只可用瓦器。 文景时期,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安定。 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 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

课后活动 1. 汉文帝时, 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 皆著于本?, 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 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 提倡以农为本。想一想, 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2. 议一议, 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 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何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知识拓展 田赋 在中国古代, 田赋是农民向国家缴纳的主要赋税。 西汉初, 汉高祖实行?什五税一?, 即农民将收获物的十五分之一上交国家。与秦代相比, 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这一政策, 对恢复农业生产、鼓励开垦荒地等有推动作用。

38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在中国历史上, 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他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使西汉王朝出现强盛的局面。 汉武帝是如何强化中央权力的呢? 他所采取的措施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

“推恩令”的实施(54页)

西汉初, 诸候王势力强大, 各自独霸一方, 生活骄奢淫逸, 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 有的还企图谋反。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 兼并土地, 聚敛财富, 横行乡里, 与官府分庭抗礼。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注解(第54页) 金缕玉衣 ①金缕玉衣, 是汉代皇帝和贵族死后穿的殓服, 以金丝为缕编缀玉片而成。这件金缕玉衣出土于汉代诸候王墓, 共用近2500块玉片, 金丝重1000多克, 其制作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相关史事 刘邦建立西汉后, 分封了一些诸侯王。随着经济的发展, 诸候王的势力也膨胀起来。汉景帝采纳大臣,見错的建议,削夺诸候王的封地,吴、楚等七国举兵叛乱,对抗中央。景帝派大军平叛,经过三个月的战争,平定了七国之乱, 并乘机收回了诸候王的军政权力, 使中央对全国的统治得到加强。

39

相关史事(55页) 董仲舒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 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 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 深得汉武帝的赞赏。 他做官的时间不长, 后回家著书讲学, 但国家遇到重大的事情, 皇帝仍向他请教。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 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候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候国越来越多,诸候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 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 诸候王从此一蹶不振。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 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 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通过这些措施,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西汉初, 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 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 许多士人四处游说, 依附诸候王, 对抗朝廷。汉武帝即位后, 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建议, 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 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 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 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从此, 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为历代王朝所推崇, 影响深远。

盐铁专卖(55页)

那时候, 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 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 因

4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