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8章 碳的世界 第二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 2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8章 碳的世界 第二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 2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题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 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学会鉴别二氧化碳,并学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 以“汽水”引出二氧化碳,通过对实验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并让学生体会性质决定用途; 1. 通过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等思维水平,体会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 2.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初步形成根据现象得出科学结论的水平; 3. 通过旧知迁移,培养使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1. 通过对一瓶汽水中二氧化碳的探究,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体会化学源于生活,又将回归于生活; 2.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式 创设情境→兴趣引入→实验激趣→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回归生活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 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 学 过 程 一、实验激趣,引入新课 展示一瓶大连生产的汽水。 【演示实验】向汽水中加入薄荷糖,观察现象。 师问:刚刚汽水中冒出来的是什么气体? 生答:二氧化碳。 引课:今天,我们用汽水来展开对于二氧化碳的研究。 二、讲授新课 引导:大家都猜测汽水里的气体是二氧化碳,那究竟是不是呢?用实验来证明。 师问:应该选用什么试剂来验证二氧化碳呢? 生答:澄清石灰水。 【演示实验】将汽水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学生协助教师完成) 师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追问:这说明了什么? 生答:汽水中的气体确实是二氧化碳。 引导:通过此实验,我们也能得出二氧化碳的一条性质是:能与石灰水反应。 归纳:〖反应原理〗CO2 + Ca(OH)2 = CaCO3↓+ H2O 引导:利用这个反应原理,能够解释一些现象。例如:长时间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上会形成一层白膜,这层白膜的成分是什么? 生答:CaCO3 追问:它是怎样形成的? 生答: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的。 引导:我们已通过实验验证了汽水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现在请大家利用手中的这些用品,将汽水中的二氧化碳收集到集气瓶中,并且要集满。 要求:1、尽量不要使汽水流入集气瓶中;2、快速收集满; 【分组实验】学生自己想办法,按照要求,收集一瓶汽水中的二氧化碳。 引导:实验结束。请同学们观察自己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结合刚才的收集过程,以及以往的知识积累,推测一下二氧化碳还有哪些性质。 生答: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师问:刚刚大家推测出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请说说你的依据。 生答:通过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收集好后,正放在实验台上; 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 引导:下面老师要演示一个实验,请认真观察现象。 【演示实验】向阶梯蜡烛中倾倒二氧化碳 师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答: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追问: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教 学 过 程 引导:请思考这个实验如果只用一支蜡烛,能否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 生答:能够。 追问:说说你的理由。 生答:如果二氧化碳的密度小于空气则无法倒入烧杯。 追问:很好!既然一支蜡烛也能够达到实验目的,为何还要设置两支蜡烛? 生答:形成对比。 师问:两支蜡烛遇到二氧化碳后都熄灭了,还能验证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呢? 生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归纳: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但有些时候,二氧化碳也能支持某些物质的燃烧,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接触到。 引导:刚刚大家还推测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究竟是不是这样呢?下面,我们实行二氧化碳溶解性的探究实验。 【演示实验】向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水,盖好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师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答:瓶子变瘪了。 追问: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瓶子变瘪的原因。 生答:二氧化碳溶在水中,导致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瓶子压瘪了。 归纳: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里大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如果增大压强,会溶得更多,正是利用这个原理,生产出了大家特别喜欢喝的汽水。 师问:这是从宏观角度来解释的,大家能否再从微观角度,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瓶子变瘪的现象呢? 生答:二氧化碳分子运动到水分子的空隙当中了。 引导:很好!大家刚刚都是从物理变化的角度来解释这个过程,你们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生答:二氧化碳也有可能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引导:下面,我们要探究的就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有没有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这里,我们需要借助石蕊来解决这个问题。 展示:〖查阅资料〗紫色石蕊是一种会变色的色素,遇到一类物质会变红。 引导:软塑料瓶中的液体能否使紫色石蕊变色呢?我们再做一个实验。 【演示实验】取少量蒸馏水和少量软塑料瓶中的液体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 师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答:石蕊遇水不变红;石蕊遇到软塑料瓶中的液体后变红了。 引导:大家再思考,究竟是什么物质使石蕊试液变红了呢? 展示:〖实验目的〗探究哪种物质使石蕊变红 引导:请同学们先分析,软塑料瓶中都有哪些物质?做出合理的猜想。 生答:〖提出猜想〗1、CO2 2、H2O 3、CO2和H2O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展示:〖实验用品〗3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 1个装有水的小喷壶;1集气瓶学生收集好的二氧化碳气体; 引导:请同学们结合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实验用品,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汇报:〖实验方案〗①将第一朵干燥的纸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 ②向第二朵纸花上喷水; 教 学 过 程 ③将第三朵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等其他方案) 【分组实验】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方案,展开实验。 师问:实验结束。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及结论。 【小组汇报】根据各自的实验情况,展开汇报。 引导: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使石蕊变红了。那这是一种什么物质呢?大家请看! 【演示实验】将稀醋酸、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喷到三朵干燥的石蕊纸花上。 师问:这3朵小花都变红了,说明,酸能让紫色石蕊变红。进而我们知道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也是一种酸,我们把它称为“碳酸”。这又体现出了二氧化碳的一种性质,是: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反应原理〗H2O + CO2 = H2CO3 引导:而碳酸不稳定,很容易分解,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这就是为什么汽水打开后,不即时喝掉,一段时间后再喝,口感不佳的原因。因为汽水中的碳酸分解掉了。那么如果温度较高,碳酸分解得会更快。那好,问题又来了,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利用手头上的这些用品,将碳酸分解的原理实验出来呢,并且还要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请大家思考,说出你的方案。 生答:〖实验方案〗 方案A:将刚刚变红的石蕊试液加热,观察是否变回紫色? 方案B:将刚刚变红的石蕊纸花,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 是否变回紫色? 方案C:用吹风机的热风,吹刚刚变红的石蕊纸花,吹干、吹 热后,观察是否变回紫色? 【演示实验】演示其中的一种方案。 引导: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在汽水的协助下,我们研究出了相关二氧化碳的很多性质。这边的1、2、3条为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呢? 生答:物理性质。 师问:而这个部分,就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引导:大家都知道,空气中就存有着二氧化碳,它的体积分数是多少呢? 生答:0.03﹪ 师问:如果这0.03﹪的二氧化碳从空气中消失,能够吗? 生答:不能够。 追问:为什么二氧化碳不能够消失呢? 生答:植物无法实行光合作用。 引导:所以,农业上常用作气体肥料。这是二氧化碳的用途。 师问:你们知道二氧化碳还有什么用途吗?体现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呢? 生答:人工降雨 〖延伸〗人工降雨用的是二氧化碳气体吗?(固态二氧化碳),我们称其为“干冰”,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物理特性,实行人工降雨或作制冷剂。 灭 火——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制汽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归纳:至此,我们成功验证出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相关用途,也再次体会到了性质能够决定用途这个化学思想。 三、随堂练习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全部内容。我们来巩固一下,看大家的学习成果如何。 四、课堂总结 师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水平培养》P93-P95;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