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浏览该文件- 武进区科学技术局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下载浏览该文件- 武进区科学技术局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着新的选择,尤其是占了70%成本的核心――TFT LCD平板产业。SVA曾经作为中国彩电行业的佼佼者,旗下金星、飞跃创造了无数的辉煌历史,但还是无法摆脱CRT产业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SVA集团领导毅然进行产业重组,以TFT-LCD液晶显示器项目为新的抓手,大力发展新型平板显示器件。在03年11月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NEC)共同投资兴建第五代液晶显示面板厂。04年底,SVA-NEC成功进入量产阶段。根据数据表明,15-17英寸面板在台式PC显示器占据了90%左右的市场份额。而且在G5的玻璃基板尺寸下,15\产品具有较高的玻璃利用率(高达90.2%)和较经济的切割数量(16张)。据报道,目前SVA NEC 15\产品的出货量占据整个市场大约40%以上。因此,15\面板的开发成败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SVA平板显示产业的升级换代进程。

经历了2006年末至2007年一季度的LCD屏的价格严冬,也经历了2007年6月至今的价格回暖,其间的滋味无疑是告诉我们,产品设计是利润的引擎,我们需要好的设计才能保持自身的利润。同时市场是变化无情的,它不会接受一个低成本且品质差的产品,它总是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对我们的产品提出更高品质的要求。目前,价格和品质是决定消费者是否愿意购买产品的两个关键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为了实现集团以TFT-LCD液晶显示器项目为新的抓手,大力发展新型平板显示器件,致力于形成电子信息产业中从器件、成品到系统集成服务的强有力的产业链和产品品牌,全力建设世界级的平面显示产业制造基地的战略目标,秉承\您的需求,我们创造\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的理念,全新设计了以降低成本、提升品质为目标的新款15\液晶显示器SVA150XG10TB,以取代原有的SVA150XG04TB产品。

原有的SVA150XG04TB产品因设计时间较长,存在以下主要不足之处:(1)其Source侧和Gate侧IC分别压接在两块PWB板上,并且Source信号由10颗IC组成,成本较高;(2)设计未考虑使用Data修复线技术,由于采用4mask工艺,Data线金属经过两次湿刻后,其断线率高达4%。如果Panel某处出现断线,由于无法修复,只能将该panel作为不良品而废弃,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产品的良率,造成不必要的损失;(3)由于使用散布Spacer以形成

均一稳定的盒厚的方式,不仅会降低了产品的良率(Spacer破碎等)和增加了产品的TACT,而且会降低了产品的对比度,进而会影响产品品质;(4)其所使用具有增亮功能的APCF的偏光板成本较高,且供应商单一,议价困难;(5)采用涂布银胶(Ag胶)导通上下剥离基板,增加了工艺流程,进而增加了产品的TACT;(6)背光源原有设计使用的原材料成本较高,且其组装及重工作业复杂,单个产品的TACT较长等。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降低成本、提升品质为目标的新款15\液晶显示器,以取代原来的SVA150XG04TB。新产品SVA150XG10TB采用业内先进的设计理念,使用了新型材料和结构,在实现降低成本的同时,大幅提升了产品的亮度、对比度、视角和响应时间。新产品的成功量产对SVA -NEC进一步提升15\市场占有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有利于SVA集团获得更大的利润,为集团产业升级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的TFT LCD平板产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485049)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成果序号:023 成果类别:电信

完成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研究时间:2004.06 至2006.06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

成果体现形式:其他应用技术 成果所处阶段:初期阶段 成果属性:原始性创新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应用状态:未应用 转让范围:限国内转让 联 系 人:焦仁普

联系人电话:0311-86269547 简要技术说明:

本课题是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课题编号:04213527)。项目负责人为刘波粒。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包括软件无线电技术、功率控制和软切换技术、多用户检测技术、Turbo码技术以及智能天线技术等。本课题侧重于软件无线电技术方面的研究。 软件无线电最初是在军用通信中提出来的。其基本思想是以硬件作为其通用的基本平台,把尽可能多的无线及个人通信的功能用软件来实现,从而将无线通信新系统、新产品的开发逐步转移到软件上来,这样使软件无线电系统具有灵活,容易修改、系统互连与兼容,便于升级,系统廉价等优势,进而引起了国内外多方面的重视和关注,成为数字无线电通信发展的新热点。

本课题组在选题方面侧重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1)提出了在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中应用软件无线电思想的想法

因为直序扩频 (DSSS)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扩频技术,如在美国的国防卫星通信系统,全球定位系统,CDMA、WCDMA和CDMA2000通信系统中都使用了DSSS技术。 将软件无线电思想引入直扩系统的可行性方案是:前端模拟预处理采用成熟的超外差技术,它通过选择合适的中频和带宽得到合适的A/D采样速率。A/D转换后用数字滤波代替模

拟滤波,提高了灵活性和滤波器的选择性;同时对于一些固定功能的模块如数字下变频、数字滤波、PN码的产生、PN码的捕获及解扩等,采用了FPGA芯片一体化实现,只要提高FPGA芯片的重复设置速度,就可以同时满足速度和灵活性两方面的要求。基带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在不同的模块中实现不同功能的电路。

(2)从变频技术的视角探索宽带中频接收机的可行性方案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宗旨就是在数字领域通过软件来实现各种无线通信功能,本课题以超外差接收技术和软件无线电理论为基础,从变频技术的视角分析了宽带中频带通采样接收结构的频率变换及频谱搬移过程。对于移动终端而言,鉴于目前厂商所能提供的A/D/A器件的采样率远低于当前移动通信射频的要求,所能提供的DSP在速度上还远远达不到理想软件无线电台的要求。为此,我们只能采用中频(IF)采样数字化的软件无线电结构。其中实现模拟下变频,目的是将输入的射频信号fRF变换为适合于A/D采样的宽带模拟中频信号;设计ADC转换器,可从采样方式、采样频率、ADC的动态范围和ADC的输入带宽四个方面综合考虑;为了实现数字下变频,目前常选择以下几种方法:①采用“专用数字下变频器件”的方案,②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自己制作数字下变频器的方案,③直接选用“DSP器件”的方案。

(3)从OFDM技术探索宽带中频接收机的可行性方案

在分析OFDM系统时发现,采用DFT方法处理OFDM不仅大大简化调制解调器的设计,而且可以在DSP芯片和硬件结构中快速实现FFT计算。并在DSP技术和FFT快速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以DSP和FPGA为核心的OFDM收发系统的可行性方案。

(4)RS码的应用

对RS码及Turbo码的纠错性能在AWGN信道中进行了MATLAB仿真。并且设计了基于TMS320VC5402 DSP芯片的RS码编译码系统。针对该DSP芯片只有同步口的的局限,设计了异步串行通信电路,实现了和PC机的数据传输。

鉴定意见:

该课题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从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变频技术、OFDM技术、信道估计算法和RS码等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为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先导性;同时,根据目前厂商所能提供的A/D、D/A器件的采样率远低于当前移动通信射频的要求,所能提供的DSP在速度上还远远达不到理想软件无线电台的要求的现状,巧妙地在射频数字化的理想软件无线电结构的基础上暂时添加相应的两个环节至关重要,并从变频技术的视角探索了宽带中频接收机的可行性方案。可以说课题《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来源于目前通信技术面临的实际困难,并针对其中的某些关键技术及通信系统进行了阶段性的探讨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

根据送审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结题报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等资料可知,刘波粒课题组做了许多十分有意义的创新工作:

在软件无线电与扩频通信两者相结合的研究和设计中,该课题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扩频系统,没有采用大量的硬件来实现并行匹配滤波器,而是把经过模数A/D采样和数字下变频DDS之后的数据存储起来,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对这些数据进行计算,用软件来实现并行匹配滤波、扩频码捕获跟踪以及载波同步等。其中,载波同步的基本思想是:先解扩,即用与发射同步的伪随机码对接收信号和信道中的干扰进行相关解扩,将扩频信号恢复为信息频带的同时,也把干扰和噪声的频谱展宽以降低其功率谱密度,进而提高了信噪比;然后通过锁相环来实现载波同步。

在软件无线电中频采样接收机中的变频技术的研究和设计中,利用超外差技术实现第一次模拟下变频;利用带通采样定理(即通过A/D转换技术)实现第二次变频;依据数字信

号正交变换理论、高速数字滤波理论和多速率信号处理理论实现第三次数字下变频。 在软件无线电中频采样接收机中的OFDM技术的研究和设计中,在比较直接实现和DSP实现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发现,采用DFT方法处理OFDM不仅大大简化调制解调器的设计,而且可以在DSP芯片和硬件结构中快速实现FFT计算。并以此设计了以DSP和FPGA为核心的收发系统方案。

此外,在信道估计算法和RS码等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等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工作。 课题组在该项目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很好地完成了该项目的研究计划。所取得的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该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使用价值。 同意通过鉴定。

(409426)

第三代移动信息终端

成果序号:024

成果类别:电信

完成单位:重庆重邮信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时间:2004.06 至2006.06 课题来源:部门计划 成果体现形式:新产品 成果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成果属性:原始性创新 成果水平:国际领先 应用状态:稳定应用 转让范围:允许出口 联 系 人:郑建宏

联系人电话:023-62461654

联系人email:zhengjianhong@cqcyit.com 简要技术说明:

重庆重邮信科股份有限公司攻克了TD-SCDMA手机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颗0.13微米工艺的TD-SCDMA 3G手机基带芯片“通芯一号”、核心的物理层软件和协议栈软件,以及相关软硬件模块构成自主创新TD-SCDMA手机参考设计方案。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体系,在电路设计技术、接收算法、控制技术、同步技术、省电技术、一致性测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发现、发明和创新。项目执行期间申请了10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2项已授权,以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1项。

其中“通芯一号”在国内外首创了0.13微米工艺下TD-SCDMA复杂的芯片设计和验证技术的解决方案,采用独特的多处理器共享外设电路实现专利方法,创新设计了联合检测、Turbo等关键硬件加速器,成功开发了自主创新的TD-SCDMA手机专有电路,充分体现了现代国际通信芯片设计的技术特点,满足3G手机高速数据处理的要求,是目前世界上处理能力最强、工艺最先进的TD-SCDMA基带芯片。针对3G高速信号处理要求,TD-SCDMA物理层软件首次提出并采用了多项关键专利技术,包括联合检测双重递归均衡实现技术、随机系统Turbo编译码技术、频偏估计技术、自动频率控制技术等,成功实现了基于“通芯一号”硬件平台的高性能物理层软件系统。

TD-SCDMA手机协议栈软件采用多层、多接口系统构架,有针对性的开发了多实例管理模块、异常处理模块,在国内外率先实现了C代码嵌入到SDL环境下开发和验证的技术,设计了专业的外场测试工具,已累计通过了上万个测试例的室内测试和累计超过8000小时的外场测试。目前重邮信科的协议栈软件已经通过了信产部的入网测试和运营商的采购测试,进入了国内外同类产吕的先进行列。

应用前景:

目前该成果已成功的用于普天凌云和上海龙旗三款TD-SCDMA手机中,完成了语音和高速数据业务的测试,具有极高的性能和稳定性,其性能超过国内外同类产吕水平。协议栈软件也已被夏新、海信、联想、新邮通等7家手机生产企业采用,其它如中兴、华为、普天凌云、波导等也计划采用。该项目成果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对我国在移动通信、集成电路、计算机等领域将产生重大影响,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对于国家信息安全更具重要意义。该成果表明我国在3G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走在了世界前列,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

鉴定意见:

2006年5月16日,信息产业部在重庆组织验收专家对重庆重邮信科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第三代移动信息终端”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执行情况报告和资金使用说明,审阅了相关文档,观看了研究成果,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质询。经认真讨论,验收组认为:

1、该项目验收资料齐全,符合项目验收的要求;

2、在电子发展基金的支持下,项目承担单位研制出了0.13微米的TD-SCDMA手机基带芯片,该芯片可支持在384千比特/秒以下的所有业务应用,具有高速处理能力,工艺先进。通过对符合3G手机特点的TD-SCDMA手机参考设计方案的设计,实现了物理层软件、协议栈软件、手机参考设计解决方案,符合3GPP标准的要求,并基本达到了预期技术要求; 3、项目成果成功用于TD-SCDMA手机测试板以及TD-SCDMA手机,并通过大唐移动终端测试实验室的话音,短消息,64K、128K、384K数据业务的测试;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