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笔记完整整理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经济学说史笔记完整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换,也不能在等价交换基础上正确说明利润或剩余价值的起源;

2、因为只注重量的分析忽视质的分析,因为不能从剩余价值本身来研究利润、地租; 3、资产阶级视野和过于抽象的研究方法,使他把利润和地租看成是永恒的,因而把三种收入之间的对立和变动趋势看成自然的、永恒的;

4、因其否认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所以否认了绝对地租的存在;

工资理论

区分劳动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其变动趋势是上升的;

地租理论

鉴定地租的含义(认为地租是为使用土地原有和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那一部分产品);两种类型的级差地租;地租变动趋势是上升的;

利润理论

利润的双重含义:⑴指本来意义上的利润,是剩余价值与全部垫支资本之比;⑵指剩余价值; 其变动趋势是下降的;

第四节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理论

资本主义财富增进的条件与途径

一个国家的收入分为总收入与纯收入,他所说的总收入包括一个国家的全部土地与劳动产品,它分解为工资、利润、地租三种收入;纯收入指利润与地租两个部分,相当于我们理解的剩余价值;

国家财富的增加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更多的收入来维持生产性的劳动——这不仅可以增加商品的数量,而且可以增加其价值;另一种是不增加任何劳动量,而使等量劳动的生产效率增大——这会增加商品的数量,但不会增加商品的价值;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国内外经济政策

反对国家干预;强调自由竞争;经济节约;廉价政府; 比较优势原理(比较成本原理):

每个国家应该根据国内各种商品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专门生产成本较低的商品用于出口,而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商品即便可能低于其他国家生产成本也要进口。 原则: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积极意义:

1、比较优势原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来论述国际贸易,揭示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国际经济交往的关系;

2、按比较优势原理进行的国际贸易,对参加贸易的各国都是有利的;

3、在自有资本主义时期,比较优势原理在国际贸易中能教充分地发挥作用,对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起过良好的作用;

评价: 科学性:

1、比较成本学说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把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作为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品何者为优的标准和尺度,试图论证每个国家的出口都应当从本国的劳动量最小的开始,进口应当从本国劳动量最大的商品开始,从而每个国家都能从对外贸易中获利;

17

2、李嘉图论证了在经纪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也有进行对外贸易的必要性,从而弥补了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的缺陷;

3、比较成本学说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在历史上曾起过反对重商主义政策,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国家化的作用; 缺陷:

1、一种纯粹的抽象推理,抽象掉了现实的国际政治关系; 2、仅仅从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来考察各国的比较优势;

第八章 西斯蒙第的经济理论

第一节 西斯蒙第在经济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西斯蒙第经济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产业革命,资产阶级大革命

主要矛盾: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理论前提:不仅继承、修正了亚当·斯密的学说,也批判了李嘉图的学说;

西斯蒙第的生平与著作 著作:

《托斯卡纳农业统计表》、《论商业财富》、《政治经济学新原理》、《社会科学研究》、《自由人民之宪制的研究》、《政治经济学研究》 学说的特点:

西斯蒙第一身二任,既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完成者,又是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与方法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他把道德因素引入研究,他认为正字经济学应以人为本;其目的是研究国民财富和国民享受的关系;研究人民福利

第三节 价值学说、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分

价值学说

把价值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价值,另一种是相对价值;前者是生产品和取得这种产品的劳动之间的比例,后者是生产品与需要这种产品的人们的需求之间的比例。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分

同资本交换的劳动是生产劳动,同收入相交换的劳动是非生产劳动;

第四节 再生产和经济危机理论

经济危机理论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及原因

18

把产生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结于收入不足、消费不足,总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无限扩大与消费不足; 生产无限扩大的原因:

1、资本主义大生产由错误经济思想指导,把积累财富作为生产目的,而不像小生产以消费为目的,消费有限,而积累财富无限;

2、资本主义分配造成利润不断增长,从而资本不断积累,而资本主义再生产不是与需要相适应,而是与可利用的资本相适应,使资本不断积累;

3、资本主义下生产者之间自由竞争,竞相提高生产力,竞相使用机器,都想压倒对方,就要不断扩大生产;

为什么资本主义会发生消费不足?

收入及消费的差异决定市场大小,自由竞争的结果使小生产者破产,从而沦为无产者,缩减其收入从而缩减消费,资本主义分配的趋势是不断增加利润,压低工资,导致工人阶级收入和分配减少,这会导致市场缩小,而小生产的生产和消费是国内市场的重要支柱。 二、特点

资本主义经济是永久性的而不是周期性的;

三、资本主义为什么能继续存在,为什么生产还能无限扩大? 他认为是因为第三者的存在,即小生产者及国外市场; 四、怎样克服经济危机? 1、发展小生产;(他认为小生产者具有无比优越性,不存在剥削情况,主张取消大生产,发展小生产;主张建立以小企业为主的经济模式) 2、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他要求通过立法使工人享有权利,称为国家全面干经济的倡导者,同时使他成为第一个与经济自由主义传统决裂的经济学家) 五、评价

他的重大贡献在于敏锐地看到了为生产而生产所导致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性,看到劳动人民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减少所导致的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进一步论证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他强调消费先于生产和国家干预经济,对现代经济学中的凯恩斯理论产生重要影响,成为其重要的思想渊源。

第五节 社会改革设想

西斯蒙第的社会主张改革主张

一、对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批判

对竞争提出严厉批评,对亚当·斯密等古典经济学派反对国家干预、鼓励自由竞争的主张提出异议,认为自由竞争是违反全人类的利益的,妨碍到的的建立和发展。 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

西斯蒙第认为政府应该保护个人不受自由竞争的危害,保护个人利益,建立法院,制定法律;

对农业人口主张政府支持小土地所有者,对城市人口主张提高其身份地位; 三、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主张

强调道德教育和改造力量,通过这两者改变人们自私的本性,自利和利他相协调,在保障人们信誉方面行之有效,其经济理论充满人道主义色彩。

英法国点政治经济学的比较 同:

19

1、研究对象: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研究对象和出发点;

2、研究重心和方法: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同时又不同程度的运用了抽象法,揭示了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

3、理论本身:两国都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初步地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及其对

立的经济根源;

4、局限: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两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说都包含一定的错误和庸俗成分; 异:

1、产生的方式和阶级倾向不同:

英国的产生不仅早于法国,且其产生还表现出重商主义向古典政治经济学过渡的特点,一开始就具有明显的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倾向;

法国不仅晚于英国半个世纪,而且是以激烈的抨击重商主义、与重商主义断然决裂的姿态出现的,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一开始就具有小资产阶级倾向; 2、理论研究的广度和侧重点不同:

英国广泛考察了资本主义产生方式的各个方面,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已初步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剩余价值的各个具体形态以及他们之间的对立关系做了相当全面的分析;对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社会资本在生产与经济危机、国际分工与贸易都有深入研究; 法国缺乏系统性,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比较重视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再生产和经济危机的研究; 3、在某些理论问题的认识上有存在对立:

威廉·配第VS吉尔佩尔对财富和货币的看法:

前者重视财富的交换价值形式,即货币形式;后者重视财富的使用价值,即物质内容,而仅把货币作为交换的手段,主张取消货币;

李嘉图VS西斯蒙第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前景:

前者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自然的、和谐的、永恒的,不会有大的经济危机,对其前景乐观;后者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弊病,不能实现自由配置,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因而要对资本主义制度改良;

4、完成的方式和理论归属不同:

英国李嘉图作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在资产阶级视野和资产阶级利益许可范围内,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做出结论并发展到顶峰;法国西斯蒙第以特殊方式结束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即怀疑、批评、补充,与此同时,开创了小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第九章 西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经济学说

第一节 概述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6~17世纪)

代表人物:托马斯?莫尔、托马斯?康帕内拉 莫尔 [英] 代表作:《关于最完善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乌托邦》) 康帕内拉 [意大利] 代表作:《太阳城》 第二阶段(18世纪)

2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