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方程讲义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直线与方程讲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直线与方程

倾斜角与斜率

1. 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我们把x轴正方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 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 则直线l的倾斜角?的范围是0????. 2. 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的斜率,等于直线的倾斜角的正切值,即k?tan?. 如果知道直线上两点

y?y1. 特别地是,当x1?x2,y1?y2时,直线与x轴垂直,斜率kP(x1,y1),P(x2,y2),则有斜率公式k?2x2?x1不存在;当x1?x2,y1?y2时,直线与y轴垂直,斜率k=0.

注意:直线的倾斜角α=90°时,斜率不存在,即直线与y轴平行或者重合. 当α=90°时,斜率k=0;当0????90?时,斜率k?0,随着α的增大,斜率k也增大;当90????180?时,斜率k?0,随着α的增大,斜率k也增大. 这样,可以求解倾斜角α的范围与斜率k取值范围的一些对应问题. 例.如右图,直线l1的倾斜角?=30°,直线l1⊥l2,求直线l1和l2的斜率. y 解:k1=tan30°=∴k2 =—3

例:直线x?3y?5?0的倾斜角是( )

3 ∵l1⊥l2 ∴ k1·k2 =—1 3?1 o l1 ?2

x l2 A.120° B.150° C.60° D.30° ②过两点P1 (x1,y1)、P1(x1,y1) 的直线的斜率公式:k?注意下面四点:

(1)当x1?x2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 (2)k与P1、P2的顺序无关;

(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 (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y2?y1(x1?x2)

x2?x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1. 点斜式:直线l过点P0(x0,y0),且斜率为k,其方程为y?y0?k(x?x0). 2. 斜截式:直线l的斜率为k,在y轴上截距为b,其方程为y?kx?b.

3. 点斜式和斜截式不能表示垂直x轴直线. 若直线l过点P0(x0,y0)且与x轴垂直,此时它的倾斜角为90°,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这时的直线方程为x?x0?0,或x?x0.

y?y0?k与y?y0?k(x?x0)是不同的方程,前者表示的直线上缺少一点P0(x0,y0),后者才是4. 注意:

x?x0整条直线.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1. 两点式:直线l经过两点P1(x1,y1),P2(x2,y2),其方程为

y?y1x?x1?, y2?y1x2?x12. 截距式:直线l在x、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b,其方程为

xy??1.注意:一条直线与两条坐标轴截ab距相等分两种情况 ①两个截距都不为0 ②或都为0 ;但不可能一个为0,另一个不为0. 其方程可设为:

xy??1或y=kx. ab1

3. 两点式不能表示垂直x、y轴直线;截距式不能表示垂直x、y轴及过原点的直线.

x?xy?y24. 线段P1P2中点坐标公式(12,1).

22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1. 一般式:Ax?By?C?0,注意A、B不同时为0. 直线一般式方程Ax?By?C?0(B?0)化为斜截式

ACAC方程y??x?,表示斜率为?,y轴上截距为?的直线.

BBBB2. 与直线l:Ax?By?C?0平行的直线,可设所求方程为Ax?By?C1?0;与直线Ax?By?C?0垂直的直线,可设所求方程为Bx?Ay?C1?0.

3. 已知直线l1,l2的方程分别是:l1:A1x?B1y?C1?0(A1,B1不同时为0),l2:A?C?0(A2,B2不2x?2By2同时为0),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如下判别:

(1)l1?l2?A1A2?B1B2?0; (2)l1//l2?A1B2?A2B1?0,AC12?A2B1?0; (3)l1与l2重合?A1B2?A2B1?0,AC12?A2B1?0; (4)l1与l2相交?A1B2?A2B1?0.

ABCABCAB如果A2B2C2?0时,则l1//l2?1?1?1;l1与l2重合?1?1?1;l1与l2相交?1?1.

A2B2C2A2B2C2A2B2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1. 一般地,将两条直线的方程联立,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A1x?B1y?C1?0. 若方程组有惟

Ax?By?C?0?222一解,则两条直线相交,此解就是交点的坐标;若方程组无解,则两条直线无公共点,此时

两条直线平行;若方程组有无数解,则两条直线有无数个公共点,此时两条直线重合.

2. 方程?(A1x?B1y?C1)?(A2x?B2y?C2)?0为直线系,所有的直线恒过一个定点,其定点就是A1x?B1y?C1?0与A2x?B2y?C2?0的交点.

例题:根据下列各条件写出直线的方程,并且化成一般式:

1(1)斜率是?,经过点A(8,—2); .

2(2)经过点B(4,2),平行于x轴; . 3(3)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分别是,?3; .

2(4)经过两点P1(3,—2)、P2(5,—4); .

例1:直线l的方程为Ax+By+C=0,若直线经过原点且位于第二、四象限,则( )

A.C=0,B>0 B.C=0,B>0,A>0

C.C=0,AB<0 D.C=0,AB>0

例2:直线l的方程为Ax—By—C=0,若A、B、C满足AB.>0且BC<0,则l直线不经的象限是(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1. 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1 、l2,其斜率分别为k1、k2,有:

(1)l1//l2?k1?k2;(2)l1?l2?k1?k2??1.

2. 特例:两条直线中一条斜率不存在时,另一条斜率也不存在时,则它们平行,都垂直于x轴;…. 例.设直线 l1经过点A(m,1)、B(—3,4),直线 l2经过点C(1,m)、D(—1,m+1), 当(1) l1/ / l2 (2) l1⊥l1时分别求出m的值

三点共线的条件:如果所给三点中任意两点的斜率都有斜率且都相等,那么这三点共线。 已知两条直线l1:A1x+B1y+C1=0,l2:A2x+B2y+C2=0,

(A1与B1及A2与B2都不同时为零)

2

?A1x?B1y?C1?0若两直线相交,则它们的交点坐标是方程组?的一组解。

Ax?By?C?022?2若方程组无解?l1//l2 ; 若方程组有无数解?l1与l2重合 点的坐标与直线方程的关系

几何元素 点P 直线l 点P(xo,yo)在直线l上 代数表示 坐标P(xo,yo) 方程Ax+By+C=0 坐标(x0,y0)满足方程:Ax+By+C=0 点P(xo,yo)是l1、l2的交点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公式 A1B2—A2B1≠0 ?A1x?B1y?C1?0坐标(xo,yo)满足方程组? Ax?By?C?022?2方程组有唯一解 两直线相交 ?A1B2?A2B1?0 ??B1C2?B2C1?0, 或A1C2—A2C1 ≠ 0 无解 两直线平行 ?A1B2?A2B1?0 ??B1C2?B2C1?0 或A1C2—A2C1 = 0 有无数个解 两直线重合 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条件:当A1、B1、A2、B2满足 时l1⊥l2。答:A1A2+B1B2=0 经典例题;

例1.已知两直线l1: x+(1+m) y =2—m和l2:2mx+4y+16=0,m为何值时l1与l2①相交②平行 例2. 已知两直线l1:(3a+2) x+(1—4a) y +8=0和l2:(5a—2)x+(a+4)y—7=0垂直,求a值 例3.求两条垂直直线l1:2x+ y +2=0和l2: mx+4y—2=0的交点坐标 例4. 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y??1x?1, 2(1)求过点(2,3)且垂直于l的直线方程;(2)求过点(2,3)且平行于l的直线方程。 两点间距离公式:设A(x1,y1)、B(x2,y2)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

22则|AB|=(x2?x1)?(y2?y1)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点P(xo,yo)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d?两平行直线距离公式

|Axo?Byo?C|A?B22

例:已知两条平行线直线l1和l2的一般式方程为l1:Ax+By+C1=0,l2:Ax+By+C2=0,

3

则l1与l2的距离为d?C1?C2A?B22

例1:求平行线l1:3x+ 4y —12=0与l2: ax+8y+11=0之间的距离。

例2:已知平行线l1:3x+2y —6=0与l2: 6x+4y—3=0,求与它们距离相等的平行线方程。 直线系方程

已知两条直线l1:A1x+B1y+C1=0,l2:A2x+B2y+C2=0,(A1与B1及A2与B2都不同时为零) 若两直线相交,则过它们的交点直线方程可以表示为:

l:A1x+B1y+C1+?(A2x+B2y+C2) =0或者? (A1x+B1y+C1)+ A2x+B2y+C2 =0都可以 例1:直线l:(2m+1)x+(m+1)y—7m—4=0所经过的定点为 。(m∈R) 例2:求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

(1) 经过点P(2,3)及两条直线l1: x+3y—4=0和l2:5x+2y+1=0的交点Q;

(2) 经过两条直线l1: 2x+y—8=0和l2:x—2y+1=0的交点且与直线4x—3y—7=0平行; (3) 经过两条直线l1: 2x—3y+10=0和l2:3x+4y—2=0的交点且与直线3x—2y+4=0垂直; 中点坐标公式:已知两点P1 (x1,y1)、P1(x1,y1),则线段的中点M坐标为(例. 已知点A(7,—4)、B(—5,6),求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对称点与对称直线的求法

例1:已知直线l:2x—3y+1=0和点P(—1,—2).

(1) 分别求:点P(—1,—2)关于x轴、y轴、直线y=x、原点O的对称点Q坐标 (2) 分别求:直线l:2x—3y+1=0关于x轴、y轴、直线y=x、原点O的对称的直线方程. (3) 求直线l关于点P(—1,—2)对称的直线方程。 (4) 求P(—1,—2)关于直线l轴对称的直线方程。

例2:点P(—1,—2)关于直线l: x+y—2=0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

x1?x2y?y2,1) 22圆与方程

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或点的轨迹)叫圆,

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

2、圆的方程

(1)标准方程(x—a)2+(y—b)2=r 2,圆心(a,b),半径为r;点M(x0 ,y0)与圆(x—a)2+(y—b)2=r 2的位置关系: 当(x0—a)(x—a)+(y0—b)(y—b)> r2 ,点在圆外 当(x0—a)(x—a)+(y0—b)(y—b)= r2 ,点在圆上 当(x0—a)(x—a)+(y0—b)(y—b)< r2 ,点在圆内

例:若点(1,1)在圆(x—a)2+(y+a)2=4的内部,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