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三版)李坤望 期末复习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国际经济学(第三版)李坤望 期末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17、当一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开始从自给自足转向对外贸易时 1) 出口产品价格将相对于进口产品价格上升 2) 出口产品价格将相对于进口产品价格下降 3) 生产可能性曲线将外移 4) 黄金储备将增加

18、里昂惕夫悖论包括以下解释,除了( )。 1) 美国对劳动密集型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 2) 美国实际上比其贸易伙伴拥有更多的劳动力 3) 美国的出口产品密集使用了熟练劳动力

4) 美国倾向于出口需要大量科学和工程技术投入的高技术产品 19、根据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可知,( )。

1) 最初生产和出口一种新产品的国家将一直生产下去,直到该产品被市场淘汰 2) 最初进口到某国的产品一旦在某国建立起市场,将在某国生产 3) 出口国在生命周期较短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4) 一种最初在发达国家生产的产品一旦发展为成熟、标准化的产品,后期可能

从发展中国家出口到发明国

二、判断正误(本大题共 22小题,每小题 1 分,总计22 分) 1、晚期重商主义的观点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2、2、一国即便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它也可以在该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3、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一国如果比他国拥有更多英亩的土地,该国便是“土地丰裕的”。?

.

.

4、产业内贸易在完全竞争性产业中更为盛行。?

5、要素禀赋理论推测贸易将引起劳动力充裕国家的相对工资水平下降。? 6、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认为.贸易将使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低的实际收人,同时使丰裕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高的实际收入。?

7、亚当·斯密认为国家财富的初始建立是通过换取黄金和白银的出口而不是进口。?

8、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其中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都具有绝对成本优势,各国也可以根据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贸易获益。? 9、一般来说,国际贸易可以使一国达到比自给自足条件(无贸易)下更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

10、两国进行贸易时,贸易条件均衡等于较小国家贸易前的现行国内价格比。? 11、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出口模式将随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和相对要素禀赋的变化而改变。?

12、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更为细分化的生产要素定义来解决里昂惕夫悖论。? 13、规模经济是指:资源的平均增长导致平均成本上升。?

14、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包括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以及收入分配效应。? 15、比较优势原理只能应用于简单的两国模型中,而不能应用于现实中众多国家参与贸易的情况。?

16、重商主义者认为每个国家应该努力实现出口等于进口的平衡贸易。? 17、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指出在贸易中两个国家均能通过出口其比另一国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产品获益。?

18、贸易收益表明各国只能通过消费比贸易前更少的出口商品换来消费更多的进

.

.

口产品。?

19、随着成本递增或边际生产率递减,各国将更加专业化于生产出口产品因此机会成本将随之下降。?

20、在要素禀赋理论中.如果一国工人平均占有的资本量多于其他国家,那么该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21、里昂惕夫悖论是指工业化国家间比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更容易发生贸易。?

2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若任何国家首先成功推广了一种新产品,则这种新产品将在该国经历整个生命周期。?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H—0理论:

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2、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有两点的寓意:

第一,它证明了在各国要素价格存在差异,以及生产要素不能通过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来直接实现最佳配置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可替代要素国际流动,“间接”实现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最佳配置;

第二,它说明了贸易利益在一国内部的分配问题,即说明国际贸易如何影响贸易国的收入分配格局。 3、要素禀赋:

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

.

4、里昂惕夫之谜

美国这个世界上具有最昂贵劳动力和最密集资本的国家,应主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事实恰好相反,美国出口量最大的却是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量最大的却是汽车、钢铁等资本密集型产品。这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5、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

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要素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 6、悲惨的增长

如果转移至他国的那部分利益超出了增长利益,那么A国的福利水平将低于经济增长前,这种情形就称为“悲惨增长”。

7、资本密集型产业:又称资金密集型产业。是指在单位产品成本中,资本成本与劳动成本相比所占比重较大,每个劳动者所占用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金额较高的产业。

8、要素密集度: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四、分析与计算题(1、2小题各 6 分,第3小题5分,总计 17 分)

1. 假定A国和B国的劳动禀赋均为400。A国生产1个单位的X商品需要5个

单位的劳动,而生产1个单位Y商品需要4个单位的劳动。B国生产1个单位的X商品需要4个单位的劳动,而生产1个单位的Y商品需要8个单位的劳动。 (1)画出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图略。

但A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偏向Y轴;B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偏向X轴。 (2)哪个国家在哪种商品上有绝对优势?为什么?绝对优势理论表明了怎样的贸易方向?为什么?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