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交流材料20111009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交流材料20111009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抓住机遇 改革创新

强力推进全区水务事业跨越发展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把水利事业改革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强以“水利工作项目化、项目实施责任化”为核心内容的机制体制建设,抢抓机遇,大干项目,干大项目,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一、加强领导,把握全局抓重点

中央下发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后,区委、区政府立即召开区委常委会、区长办公会认真进行研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六大重点工程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全区农村水利设施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等水利工作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全区水务工作的重点,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财政、水利、农业、发改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区水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指导、协调、督办全区水利工作。在全省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中,区委、区政府把争取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作为我区农业发展谋取质变、寻求跨越的一次重大机遇来抓。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出征,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靠前指挥,水务、财政等有关部门全力以赴组织申报,各镇村组织水利协会联名申报,全区上下形成了

1

争项目、求发展的良好氛围。在农村供水方面,区委、区政府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2011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来抓,进一步推进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在国家项目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市、区截污导流工程共占地8800亩,仅我区就占地6600亩,工作量大、面广、情况复杂,我们在做了大量的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的同时,又拿出大量财政资金用于补偿工作,如期完成任务,确保了国家“天字号工程”顺利建设。

二、加大投入,舍得资金抓配套

为争取更多的中央和省市的扶持项目落地我区,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水利投入,特别对需要区级配套的资金投入专门进行安排,确保配套资金及时到位。仅2011年,区里就拿出2218万元财政资金用于重点水利项目的配套。如在全省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中,按省的规定我区每年只需拿出320万元资金来配套,为了确保项目申报成功,我区决定每年拿出800万元用来配套。在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中,整个项目投入1794万元,我区拿出837万元资金进行配套。在抗旱保苗工作中,我区拿出250万元用于抗旱应急建设和补助,为大旱之年取得大丰收奠定了基础。到目前,全区共筹集各类水利建设资金11539万元。其中,争取区外资金8930万元,占77%,区级配套及镇村自筹资金2609万元,占23%,其中区级财政资金2218万元,是近年来任城水利支持力度最大、投入资金最多、项目争取最多的一年。

三、提前规划,筹划项目谋发展

我们把水利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谋划,坚持以系统规划

2

推进科学治水。今年,区政府专门拿出331万元经费,聘请了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和济宁市黄淮水利勘测设计院,对重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其中拿出65万元,完成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十二五规划编制;拿出40万元,完成2011-2013年小农水重点县方案编制;拿出136万元,完成2011年全省小农水重点县实施方案和工程设计;拿出90万元,完成2011年全区农村饮水安全方案编制和工程设计。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不仅为确保水利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平台,还为今后争取项目奠定了基础,争取了主动。

四、加强管理,确保水利惠民生

在投入机制上,我区正在建立全区水利发展基金,确保把各级文件规定的有关水利投入政策落到实处,确保水利投入稳定持续增长。在服务体系上,构建以区镇水利机构为核心,以防汛抗旱服务、农民用水者协会为基础,以村级水利员为补充的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确保职能明确、布局合理、服务到位。在建设管理上,对重点水利工程始终坚持“四制”、把好“五关”,对一般水利工程一律实行招投标,签订工程建设合同和廉政承诺书,有效防范了工程建设中的违规问题。在质量监督上,坚持以质量目标管理为核心,狠抓现场管理,严格工作制度,强化责任落实,确保把各项水利工程建成阳光工程、民心工程、精品工程。

3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