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理研究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赵树理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天为“天穿节”。民间传说中,填仓节是为了纪念一位看管仓库的仓官。相传古代北方曾经连续三年发生旱灾,百姓们颗粒无收,但是,朝廷仍然向百姓征粮,百姓们困苦不堪,惨不忍睹。看守仓库的官员见这种情况于心不忍,于是就打开皇家粮仓救济老百姓,这位仓官知道自己触犯了王法,难逃朝廷的追究,他便放了一把火,烧了粮仓,也烧死了自己,为了纪念这位好心的仓官,重补被烧毁的天仓,人们将其改为“填仓节”。

现在过添仓节的意义在不断扩大,既表达人们对好心仓官的怀念之情,又表现人们对女娲补天、拯救百姓的不朽功绩的赞颂,同时还表达了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盼。在这个节日里有许多添仓活动,这些活动都与饮食习俗密切联系,尤其是山西,在晋北地区人们习惯用莜面蒸窝窝添仓,在晋中地区人们大多习惯用玉米面做团添仓,在晋东南地区人们则习惯用黍米(黄米)面做黍米糕填进粮仓。 赵树理的小说《李有才板话》就描绘了添仓节这晚人们在李有才窑洞里一起吃黍米糕的温馨场景,文中写道:“他煞住第一段家伙,正预备接着打,门‘拍’一声开了,走进来个小顺,拿着两个软米糕道:‘慢着老叔!防备着把锣打破了!’说着走到炕边把胳膊往套窑里一展道:‘老叔!我爹请你尝尝我们的糕!’(阴历正月二十五,此地有个节叫‘添仓’,吃黍米糕)有才一边接着一边谦让道:‘你们自己吃吧!今天煮的都不多!’说着接过去,随便让了让大家,就吃起来。小顺坐到炕上道:‘不多吧总不能像启昌老婆,过个添仓,派给人家小旦两个糕!’小福道:‘雇不起长工不雇吧雇得起管不起吃?’”小顺给有才叔送黍米糕,体现出邻里之间的和睦,温暖人心;窑洞里人们的闲谈表现出晋东南人民的淳朴与热情;再加上有才有声有色的快板,可谓是一场精彩纷呈的窑洞盛会,这样的盛会为节日添彩,为人们助兴。

1.1.2 春节习俗

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象征着团结、兴旺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春节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之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一般人们认为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新年才算结束。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是人们最为重视的节日,这个节日中有很多民俗活动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放鞭炮、迎门神、玩龙灯等。赵树理的小说中就描写了许多春节习俗,本文以贴春联和玩龙灯为例,来展现赵树理小说中的春节节日习俗。

1.1.2.1 春联

春联又叫做“对联”、“门对”、“对子”,是过年时贴在门上的吉祥语,从春联中可以表现出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体现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赵树理小说《有个人》中写到宋秉颖“晚上交了契,得了钱,第三天已是腊月二十七日了,先到杂货店内还了利息,还了两元货账,又买了些鞭炮、对纸之类预备过年”,回到家让自己女人招呼着纸写起对联:“一脚踢得穷鬼去。双手拱进财神来”。从中体现出人们重视过年的传统观念,无论富裕还是贫困,过年总要过的红红火火,因此,宋秉颖虽然负载累累也不惜出卖家中土地来置办年货准备过年,最终导致他遭受到村长和杂货店老板的进一步欺压。对联的内容“一脚踢得穷鬼去。双手拱进财神来”揭示了宋秉颖生活的贫困,同时又表达了他对自己穷困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宋秉颖在写对联时还写了“门顶的‘福’字”和“炕上的‘小心火烛’”。春节贴“福字”,这个风俗在我国的民间流传已久,大约是从宋朝开始的。宋朝的吴自牧的《梦梁录》中记载;“土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间,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6]其中“春牌”便是红纸上的“福”字。过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并且贴“福”字的时候要倒着贴,表示福气已到。 1.1.2.2 玩龙灯

玩龙灯又叫“耍龙灯”、“龙灯舞”,是我国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同时也是我国春节的一种传统习俗。宋朝吴自牧的《梦梁录》中记载,北宋行都临安(今属杭州)“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7]玩龙灯的习俗,寄予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盼。

春节习俗中,玩龙灯在很多地方都很流行,但在晋东南地区更为盛行。赵树理小说《登记》中就多次描绘了元宵节晚上张家庄人民玩龙灯的热闹场景,并刻画了张木匠这个“老把式”形象。“ 今年阴历正月十五夜里,庄上又要玩龙灯,张木匠是个老把式,甩尾巴的,吃过晚饭丢下碗就出去玩去了。”张木匠这个老把式形象对玩龙灯这项民俗活动还是一如既往的热爱,他迫不及待地丢下碗就去玩去了,表现张家庄人们对玩龙灯的钟爱。文中张家庄人民玩龙灯和放鞭炮的热闹场景,很容易把我们带到晋东南这片热土,让我们领略到晋东南地区的风土人情,让我们看到晋东南地区人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玩龙灯时展现的智慧与力量,同时这种民俗的娱乐方式也能给人们一种轻松愉悦之感。

1.2 称谓习俗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起名字是非常重视的。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名字”的解释是:“自命也,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自名。”[8]意思是说:名字非常的重要,本来应该由上天来取名,但是上天既摸不着又看不见,因此,只好自己取名了。家长给孩子取名往往给予孩子更多美好的祝福和希望,但在赵树理的小说中给人物取名的方式大多是“小字辈”、“老字辈”和绰号,这不仅成功的塑造了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且还增强了小说的生活气息。

1.2.1 “小字辈”和“老字辈”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姓氏称谓标志着一个人的血统、家世、身份和前程,顺姓起名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把人们美好的祝福和更多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名字上,在文学作品中更是如此,人物的称谓一般不是随便给定的,是作家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人物的性格特点来取名的。传统观念里姓氏称谓已经沉淀为一种民俗,作家运用这种方式起名既继承了民俗崇拜信仰的传统,又将这种称谓习俗附和在了作品的人物身上,使得人物形象具有了这种称谓的文化意蕴。

赵树理在《李有才板话》中就写到了闫家庄老槐树“小字辈”和“老字辈”的称谓,“小字辈”就是这里的本地人,“因为这地方人起乳名,常把前面加个‘小’字,象‘小顺、小宝’”。“老字辈”就是“外来开荒的,因为这些人的名字除了闾长派差派款在条子上开一下以外,别的人很少留意,人叫起来只是把他们的姓上加个‘老’字”。此外,村西头还有一些大户人家,他们都用官名,“有乳名别人也不干叫——比方老村长闫恒元乳名叫‘小囤’,别人对上人家不只不敢叫‘小囤’,就该说‘谷囤’也只得说成‘谷仓’”。作者赵树理在全文的开头就向大家介绍了不同的姓氏称谓,使这些姓氏称谓形成鲜明的对比,其实这些因人而异的姓氏称谓已经初步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础,揭示了老槐树底下的“小字辈”和“老字辈”的都不敢叫村西头大户人家的乳名而只敢叫其官名的原因。

老槐树底下的“老字辈”因为他们是外来开荒的所以人们很少留意,叫起他们只在姓前面加一个“老”字。本地人称“外来户”为“草灰”,他们受到乡村当权者的蔑视和欺压,这就体现出民俗的一种地域偏见性。[9]“小字辈”和“老字辈”倍受闫恒元一伙的地主的欺压,用李有才的快板说就是“村长闫恒元,一手遮住天,自从有村长一当十几年。年年要投票,嘴说是改选,选来又选去,还是闫恒元”。因此,老槐树底下的“小字辈”和“老字辈” 都不敢叫村西头大户人家的乳名而只敢叫其官名。

1.2.2 绰号

绰号也叫“外号”、“诨号”等,是别人赠与的名字,一般具有形象生动的象征意义,集中体现了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绰号自古有之,如三国时的名医华佗就是一个绰号,“华佗”出自梵语“阿伽佗”,是神药的意思,说明华佗医术高明。赵树理就擅长给人物起外号,通过外号将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生动的展现出来,同时又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说《锻炼锻炼》中有这样两个人物:一个叫“小腿疼”,一个叫“吃不饱”。她们俩一个喜欢撒泼,一个善于撺掇,她们的共同点是好吃懒做,自私自利。赵树理根据她们两个的特点给她们取外号,这两个外号形象生动的概括了“小腿疼”和“吃不饱”的性格特征,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三里湾》中的王满喜,赵村里的人们给他取名叫“一阵风”,这个绰号就将王满喜这个人物待人处事热情、干练、勇敢、干脆利落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小说《登记》中张木匠的媳妇有一个外号叫“小飞蛾”。其实,小飞蛾是指当地梆子戏中有一个有名的武旦,“一出场,抬手动脚都有戏,眉毛眼睛都会说话”并且在唱《金山寺》是演白娘娘,“跑起来白罗群满台飞,一个人撑满台,好像一只蚕蛾儿,人都叫她‘小飞蛾’”。人们看张木匠家媳妇长得像这个武旦,因此也叫她“小飞蛾”,这个外号是用来赞美张木匠的媳妇小飞蛾的活泼可爱、美丽机敏。

赵树理小说中人物的绰号非常之多并且都特别有趣,赵树理曾说:“外号啊!有人说太多了,不过我想外号这个东西很好,它便于人们记忆,农民们差不多都有外号,但他们不一下子都告诉你。只要你慢慢跟他们熟悉了,他们都会告诉你的,你听得多了,会觉得农民的智慧的确很丰富,取得外号挺适合这个人的性格,我不过是把这些人物每人配了一顶合适的帽子罢了!这些绰号都是农民智慧的结晶,人们在民俗文化中汲取的养料成为文学创作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手段。”[注释]这说明给人物起绰号已经沉淀为一种民间习俗,赵树理运用这种方法给小说中的人物起绰号不仅增加了文学创造塑造人物的方法,而且还增强了小说的生活气息,让百姓喜闻乐见。

1.3 婚姻习俗

婚姻习俗,是人生礼仪中一种大礼,也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也会形成不同的婚俗文化。这种婚俗文化,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被传承并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赵树理小说中就有大量的婚姻习俗描写,通过婚俗我们看到了晋东南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

1.3.1 童养媳婚俗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