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专题 西方地缘政治理论源流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01专题 西方地缘政治理论源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非洲文化、俄罗斯文化和东欧文化、印度和南亚文化、中国和东亚文化。亨廷顿在书中并没有将俄罗斯文化单列出来。在他看来,今天的世界主要有七种文明:欧洲(西方)文明、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非洲文明。 这一理论不仅把文化和文明看作是国际关系中的关键变量、国际事务中国家行为的重要基础,而且看作是国际冲突的首要原因,其理论的偏颇和失当之处,引起广泛的国际批评。 五、信息技术变革背景下地缘政治发展趋势 掌握最前沿科技加上控制关键地区等于世界霸权,是百余年的地缘政治公式。 从马汉的“海权论”、麦金德的“陆权论”到冷战时期美苏开展激烈的太空竞赛以争夺“制天权”,都表明科技变革的主线贯穿地缘政治的发展历程,直接影响地缘政治目标的选择和手段的更新。信息空间成为除陆、海、空、天等自然地理空间之外人类地缘政治活动新的媒介和舞台,对国家综合国力、发展战略及国际关系带来深远影响,也赋予世界地缘政治新的内涵。 一是信息技术变革促成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发生变化。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加速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冲击自然地理空间的限制和阻碍。地缘作用衰减规律对空间距离的敏感程度下降。“地球村”日益成为现实。传统地缘政治的界限、特征和规律仍然存在,但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信息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二是信息技术变革使建立在高新科技基础上的经济科技实力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由于资本国际化与信息流动21

增强,弱化了地理意义上的国家政治基础,进入新兴市场应该比实际占领领土更重要。地缘政治从传统的军事外交事务向经济领域转移,地缘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三是信息技术变革加强了不同社会、宗教及文明间的接触和交流,地缘政治中的思想文化因素越来越重要。建立在信息优势基础上的意识形态、文化和经济模式及政治制度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是信息技术变革加深了各国的相互依赖,提高了政府的效率和政策的透明度,为开展深入的国际合作机制创造新的条件。比如: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 APEC),成立之初是一个区域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逐渐演变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在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加强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战后的地缘政治理论在内容上突破了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着重强调某一地理区域的限制,对世界的观察更加综合和全面,在学科属性上与政治地理学进一步分离,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以及战略理论的色彩更加明显。 思考题 1.论述西方地缘政治理论的源流。 2.信息技术条件下地缘政治学发展趋势是什么? 课后小结:

22

23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