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水稻田除草剂开发思路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未来水稻田除草剂开发思路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③在安徽省,黄山及皖南丘陵地区稻田主要杂草有稗草、牛毛毡、节节菜、鸭舌草、异型莎草、四叶萍、矮慈姑等;江淮丘陵和沿淮地区稻田主要杂草有稗草、牛毛毡、眼子菜、矮慈姑、空心莲子草等;沿江地区稻田主要草害有牛毛毡、稗草、水莎草、异型莎草等,其中在垦区,鸭舌草危害最为严重。

④在上海市,西部地区以稗草危害最重,中东部地区则以鸭舌草危害最重,而江中沙洲地区以水苋菜、矮慈姑危害最重。牛毛草和日照瓢拂草仅在西部地区发现,且眼子菜从西部至东部其相对频率依次降低,而在江中沙洲地区则未见,与之相反,扁秆薰鹿草在中、东部及江中沙洲地区的相对频率依次降低,而在西部地区则未见。

(3) 华中单双季稻作区

由于许多地方水稻采用直播,除草剂用量不断增大,除草剂药害现象越来越频繁,而湖南省乃至全国对除草剂药害技术研究不深,可供实际应用技术不多、不全,除草剂药害问题日益凸显。此外,农民乱用、滥用农药,打保险药等现象比较普遍,造成农药使用过量,据有关部门统计,湖南省单位面积耕地的农药使用量为28.4kg/hm2,高出全国化学农药的平均使用量近1倍,其利用率不足30%。

①二氯喹啉酸至今已连续广泛使用20多年,当前仍是稻田的主流杀稗剂。然而,二氯喹啉酸在长期使用中暴露出很多缺陷,一方面杀草谱较窄,对千金子等其他稻田杂草几乎无效;施药时对水稻叶龄要求高,在育秧田使用药害风险大,下茬药害风险也很大;使用历史长,我国大部分稻区稗草对其普遍产生了抗药性。目前,国内已报道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的省份有浙江、湖南、湖北、山东和辽宁,其中以浙江和湖南抗性最重。南县、沅江、汨罗等一些老稻区由于常年、连续、单一使用二氯喹啉酸,导致稗草对二氯喹啉酸产生极强的抗药性,常规用量的二氯喹啉酸(50%可湿性粉剂,亩施 50~60 克)不能有效防除大田内稗草,抗性杂草成为水稻田除草剂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②长江流域稻区抗性野荸荠、鸭舌草也逐渐出现,农户反映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等除草剂的效果开始下滑,加倍使用的情况下仍不能有效防除。千金子逐渐成为稻田难以防除的杂草,尤其在中晚稻田,常规剂量的氰氟草酯(10%乳油,亩施100克)对于多个分蘖“迁藤”的千金子几乎无效。

③湖南、江西、安徽稻田稗草种群对五氟磺草胺和二氯喹啉酸的抗性发生率高。其中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发生率高达59%,面积达500万亩,占直播稻田面积的10%左右。其中湖北公安、黄梅10万亩,湖南沅江、汉寿、鼎城、南县120万亩,江西南昌、余干、鄱阳15万亩。

④湖南稻区抛秧田与直播田的杂草发生数量比传统稻田增加很多,不同于早、晚稻田杂草种类差异比较明显,这些不同种植类型田块中双穗雀稗、丁香蓼、空心莲子草、李氏禾等都大量发生。此外,莎草科杂草如水莎草、扁秆藨草、萤蔺等的发生也明显上升。

(4) 华南双季稻作区

据有关调查研究发现,在华南地区,稗草、光头稗、异型莎草、四叶萍、矮慈姑和鸭舌草分布最广,这些均属全国范围分布的杂草。

①在琼雷台地平原双季稻多熟亚区,除了含上述全国范围分布的杂草外,还有圆叶节节菜、水龙、日照飘拂草、千金子和尖瓣花等。主要杂草群落为水龙+圆叶节节菜+异型莎草、四叶萍+圆叶节节菜+水龙等。其中千金子的危害面积仅次于稗草和异型莎草,达到28%;而该区的“代表性”杂草尖瓣花的危害面积很小,仅为2%。

②在闽粤桂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该区除了含上述全国范围分布的杂草外,萤蔺普遍发生。广西南部稻田主要杂草还有日照飘拂草;在冬闲田,常见连片生长的江南灯心草、牛毛毡和双穗雀稗,这类多年生杂草地下茎或匍匐茎繁殖力极强;此外田埂边有一年四季生长的假稻,可蔓延至稻田中。广西东北部还有水莎草、圆叶节节菜,局部地区有胜红蓟和水龙。

③闽东南滨海围垦稻田主要杂草还有阿穆尔莎草,平原稻田和丘陵山垄田还有节节菜,其中丘陵小垄田还有沼针蔺和水葱等。闽西北还有水竹叶、碎米莎草、沼针蔺、水葱、谷精草和眼子菜等。闽东北还有发生严重的双穗雀稗和空心莲子草,它们在滨海围垦田和洋面田的发生频度分别达63%和62%。

在华南地区,多年生杂草危害可能加剧。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冬闲面积迅速扩大,传统的耕作制度春花作物或绿肥-稻-稻已被冬闲田-双季稻,甚至是冬闲田-单季稻所代替。多年生杂草的匍匐繁殖茎或地下繁殖茎避免了冬种机械的、化学的或生物化学的损伤,处于自然保护状态,更有利于这类杂草来年在稻田里生长和蔓延。化学防除上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大多数杀稗除草剂不能有效控制多年生杂草,杀稗剂连续多年使用,多年生杂草群落必将替代一年生的稗草群落,如矮慈姑在许多稻区的发生频度均达100%。双穗雀稗在过去精耕细作中,田埂经多茬铲除,人工清除的效果很好。然而,近几年随着人工除草减少,这一恶性杂草不但在田边蔓延而且窜生到田中央,其茎节节生根,构成对水稻的激烈竞争。另外,千金子呈蔓延趋势

(5) 西南高原稻作区

云贵高原稻田草害区年平均气温14~16℃,年降雨量1000mm左右,地形地势复杂,杂草多达近百种。主要有稗草、眼子菜、陌上菜、水苋菜、野慈姑、矮慈姑、碎米莎草、异型莎草、四叶萍、鸭舌草、野荸荠、节节菜、水莎草、萤蔺、空心莲子草、长瓣慈姑、桑穗雀稗、水竹叶、牛毛毡、日照飘拂草、水绵、泽泻、扁秆藨草等。

这几年随着免耕加强推广之后,桑穗雀稗和水竹叶这类杂草在上升,相反以前常见的牛毛毡、日照飘拂草之类的现在很少见。

西南稻区的稻田草害问题相对来说并不严重。由于除草剂的使用方法简单,价格便宜,约80%~90%水稻田是化学除草为主,通常在秧苗移栽之后施药一次,结合人工拔草防治,跟其他作物相比稻田化学除草的使用面积比率要高一些。

2. 最近开发的新作用机理的水稻田除草剂品种(主要为解决耐抗性杂草研发)

(1) 5%硝磺草酮·丙草胺颗粒剂 该药可以有效防治稻田稗草和对磺酰脲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如雨久花、萤蔺(水葱)等恶性杂草,按推荐剂量使用,防效可达90%以上。该药作为水稻土壤封闭处理用,在水稻移栽后5~10天,水稻秧苗返青后毒肥毒土或单独均匀撒施,不得喷雾,900~1200克/亩,施药时施药后田间需有水层3~5厘米,施药后保持水层5~7天。施药时期一定要掌握好,必须在禾本科杂草1.5叶龄前使用,阔叶杂草不易超过10厘米,否则药效受影响。由于施药时期与施返青肥时间重叠,也可以与肥混施,以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

(2) 丙嗪嘧磺隆 属专利产品,最初由日本武田制药公司研发,后产品归入日本住友公司。2008年获得日本登记,并于次年开始进行销售,2011年住友公司在日本以悬浮颗粒的“jumbo”制剂形式推出该产品,2012 年全球销售额不足1000万美元。

本品属于选择性、内吸型、苗后早期茎叶处理剂,系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由杂草茎基部、根、芽等部位吸收。登记用于水稻田、直播水稻田,杀草谱广,能同时防除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草型杂草,如稗草(3 叶期以下)、萤蔺、异型莎草、野荸荠、鸭舌草、陌上菜、节节菜、耳叶水苋、雨久花。对耐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杂草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对千金子无效。使用技术: 每亩用9.5%SC35~45 毫升,茎叶喷雾。丙嗪嘧磺隆在不同水稻直播田的施药时期见表4。

(3) 唑草胺 三唑酰胺类除草剂。1987年Chugai公司发现了唑草胺,1991年在英国布莱顿植保会议上报道了该产品,目前唑草胺只在日本和韩国登记。这是一个禾本科杂草除草剂,苗前苗后都能使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