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考试复习资料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植物学考试复习资料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6.2单子叶植物根的结构:由表皮、皮层、中柱构成。

6.2.1表皮:为最外一层细胞。寿命较短,根毛枯死后,往往解体而脱落。表皮脱落后,由皮层外围的一些细胞(外皮层)经细胞壁加厚后行使保护功能。 6.2.2 皮层

外皮层:皮层靠近表皮的1—数层细胞为外皮层,在根发育的后期,外皮层细胞往往转变为厚壁的机械组织,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内皮层:单子叶植物的内皮层细胞壁常呈五面加厚,只有外切向壁是薄壁性质的,横切面上,增厚部分为马蹄铁型。与原生导管相对应位置的内皮层细胞的壁不加厚,称通道细胞。(与双子叶植物的一大区别)。 6.2.3中柱

中柱鞘:中柱的最外一层薄壁细胞。是侧根发生之处。

木质部:一般为多原型(不同于双子叶植物),每一束的原生木质部由小导管组成,内侧为后生的大导管。

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原生韧皮部通常只有一个筛管和两个伴胞,其内方有一、二个大型的后生筛管。整个发育过程不丧失输导能力(与双子叶植物区别不大)。

束间薄壁组织:无。或不产生形成层(与双子叶植物的一大区别) 7、侧根的发生过程:

时间:侧根发生于根的初生生长阶段,亦即发生于幼根部分。老根不产生侧根,由老根产生的根为不定根。

侧根的发生,在根毛区就已经开始,待突破表皮,露出母根时,已在根毛区以后的部分。 位置:侧根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内皮层以不同程度地参与侧根的形成。这种从内部发生的方式称内起源。而茎上的叶和芽为外起源。

8、根的变态:由于功能改变引起的形态和结构都发生变化的根。 如贮藏根:

(1)肉质直根:由主根和下胚轴膨大发育而成,外形呈圆锥状或纺锤状、球状等。萝卜、芙菁、胡萝卜的肉质直根很发达,为日常蔬菜。

(2)块根:由侧根或不定根发育而来。菊芋、大丽花的块根中含有菊糖,甘薯、木薯块根的薄壁组织中含有大量淀粉。

寄生根:高等寄生植物所形成的一种从寄主体内吸收养料的变态根,常又称为吸器。

第五章营养器官--茎

1、枝条的形态:长枝(主要起营养作用,故也叫营养枝)和短枝(也叫生殖枝或花枝、果枝。其主要特点是节间极短,而使节高度浓缩)

2、茎的基本形态:节(茎(枝)上着生叶的部位)和节间(节与节之间的结构部分)、长枝和短枝、皮孔、叶痕、叶迹、枝痕、芽鳞痕。 3、芽的类型

3.1按芽在枝条的着生位置分:

定芽:生长在枝的一定位置。 (顶芽、腋芽、副芽) 不定芽:是由老茎、根、叶上或从创伤部位产生的芽。 3.2按芽发育后形成的器官分

叶芽:叶芽将来发育为营养枝; 花芽:花芽发育为花或花序;

混合芽:混合芽同时发育为花(或花序)、枝、叶。 3.3按芽鳞有无来分

鳞芽:芽的外面由鳞片包被,如毛白杨。

9

裸芽:不具芽鳞的芽,如枫杨。 3.4按生理活动状态分 活动芽:在当年生长季中萌发的芽。 休眠芽:距顶芽较远的腋芽往往成休眠状态。 4、茎的分枝方式:常见的分枝方式有三种: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假二叉分枝。 4.1单轴分枝,主茎上的顶芽活动始终占优势,因而形成具有明显、笔直的主干的分枝方式。在这种分枝型式中,主干即主轴,由顶芽不断地向上伸展而成。多数裸子植物和部分被子植物——如杨树、山毛榉和许多草本植物具这种分枝方式。 4.2合轴分枝,主干的顶芽生长一个时期后,生长迟缓、死亡或分化为花芽,而由近顶芽的腋芽代替原有顶芽继续生长,发育成新枝。以后再过一段时间(或每年)仍以这种方式形成一段新枝,因而形成了由多个轴联合成的具曲折主干的分枝方式。番茄、枣树、核桃和苹果等大多数被子植物的茎,都属于这种类型。 4.3假二叉分枝,具有对生叶的植物,在顶芽停止生长或分化为花芽时,由其下方两侧的腋芽同时发育形成二叉状分枝的分枝方式。这和低等植物那种由顶端分生组织分为2个,因而形成的真正的二叉分枝不同,故称假二叉分枝。如石竹、丁香、接骨木和茉莉等。 4.4二叉分枝(种子植物不常见) 5茎尖分区 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 根 有 茎内伸长区无根中明显 具根毛,无其他附属物。 无根毛,具附属物。 茎 无 根、茎原分生组织有所不同,茎上叶原基和芽原基外起源于分生区。

6茎的初生结构:由茎的顶端分生组织中的初生分生组织所衍生的细胞,长大分化而形成的组织称为初生组织,由这种组织组成茎的初生结构。

6.1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以及髓、髓射线。 6.2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最外一层为表皮,表皮以内充满基本组织,维管束星散排列于基本组织中。无皮层、髓及髓射线之分。不产生形成层,不进行次生生长,不产生次生结构。

根毛 内皮层 维管柱鞘 维管柱 韧皮部木质部 木质部发育 髓 初生根 有 有 有 辐射状 相间排列 外始式 无

10

初生茎 无 无(淀粉鞘) 无 外韧型 内外排列 内始式 有 双子叶植物根和茎初生结构比较(下表)

表皮 皮层 根 茎 细胞外壁薄、角质膜极薄,无气孔,具根细胞外壁和角质膜厚,具气孔和各种毛,行使吸收功能。 表皮附属物。保护作用。 在横切面中占较大比例。具典型的外皮层、在茎中所占比例小。外围具同化组织皮层薄壁组织和内皮层。 和机械组织,无内皮层。 具中柱鞘 无 初生维管组织:为一整体结构,木质部呈维管束在茎中呈环状排列,木质部在维管柱 星芒状,外始式,韧皮部位于原生木质部内(内始式),韧皮部在外(外始式),束之间。居间薄壁组织可发育为形成层。 两者间具束中形成层。 多无髓和髓射线。 具髓和髓射线。 7、年轮:树木在一年内生长所产生的一个层,它出现在横断面上好像一个(或几个)轮,围绕着过去产生的同样的一些轮。

8、年轮的形成:当气温、水分等环境条件较好的时候(春季和夏季),植物生长较快,形成的木质部比较稀疏,颜色较浅;当气温、水分等环境条件比较恶劣的时候(秋季和冬季),形成的木质部较密,颜色较深。一个年轮包括当年的春材和秋材。年轮既反映了植物的生长状况,也反映出当时的环境条件是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第六章营养组织-叶

1、叶的形态:?完全叶:叶片、叶柄和托叶三者俱全的叶称完全叶。?不完全叶:叶的组成中,缺少其中一个或二个组成部分者称不完全叶。不完全叶中较常见的是无托叶,部分无叶柄,无叶片者少见。

1.1叶片:叶的绿色扁平体,增加了与外界环境接触的表面积,大多较薄,形状多样。为光合作用及气体交换场所。

1.2叶柄:叶片之下细长的柄状部分,连接叶片和茎枝。是茎与叶片之间物质交流的通道,并支持叶片展于空中。并可延长或扭转 后使叶片处于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角度和位置。 1.3托叶:叶柄基部两侧着生的小形叶状物,形状多样,有些植物无托叶。 2、禾本科叶片:由叶鞘和叶片两部分构成。 叶片:多为带状、扁平。

叶鞘:鞘状,包于茎的节间之外,有保护茎上的幼芽和居间分生组织的作用,并有增强茎的支持力的功能。

叶舌:在叶片和叶鞘交界处的内侧常生有很小的膜状突起物,称叶舌。能防止雨水和异物进入叶鞘的筒内。

叶耳:叶舌两侧,由叶片基部边缘伸出的两片耳状小突起。

3、叶枕:指植物叶柄或叶片基部(无柄叶)显著突出或较扁的膨大部分。很多植物的叶都有叶枕,如刺槐、含羞草等。

4、叶脉及脉序:叶脉:是贯穿在叶肉内的维管组织及其外围的机械组织,为叶内的输导组织与支持结构。脉序:叶脉在叶片中的分布形式。可分为叉状脉序、平行脉序和网状脉序三种主要类型,在叶片上呈现出上述的各种脉纹分布。 5、分叉脉序:每条叶脉均呈多级二叉分枝,如银杏。

6、平行脉序:各条叶脉近似于平行分布,是单子叶植物的脉序类型。 直出平行脉:主脉和侧脉从叶片基部平行伸出直到尖端。如小麦。 侧出平行脉:主脉明显,平行排列的侧脉与主脉垂直。香蕉。 射出平行脉:各条叶脉均自基部以辐射状伸出。如棕榈等。

11

弧形脉:叶脉从叶片基部直达叶尖,中部弯曲形成弧形。如车前。 7、网状脉序:具有明显主脉,经多级分枝后,最小细脉互相连接形成网状,是双子叶植物的脉序类型。 羽状网脉:主脉明显,多个侧脉,侧脉又多次分出细脉。桃。 掌状网脉:由叶基分出多条较粗大的叶脉,呈辐射状伸向叶缘并由多级分枝形成网状。如南瓜、蓖麻和葡萄等。 8、单叶和复叶:单叶:一个叶柄一只生一个叶片,称为单叶。如悬铃木、杨树、柳树、女贞、棉花、小麦、茄子、辣椒等等。复叶:一个叶柄一有两个以上的叶片,称为复叶。复叶的组成:复叶的叶柄称为总叶柄或叶轴,叶轴上的多个叶片称为小叶,小叶的叶柄称为小叶柄。 复叶类型:据叶轴上小叶排列、叶柄分枝或不分枝及小叶数分。 三出复叶:每个叶轴上具三片小叶。三个小叶柄等长的称掌状三出复叶;顶端小叶柄长于两侧小叶柄的称羽状三出复叶。 掌状复叶:多于3片的小叶生于叶柄顶端排成掌状。如七叶树。 羽状复叶:小叶片都生于叶轴两侧,呈羽毛状排列。如刺槐。 小叶片总数为单数者称奇数羽状复叶,如刺槐、月季;小叶片总数为偶数者称偶数羽状复叶,如皂荚和花生等。 叶轴不分枝者称一回羽状复叶;一次分枝称二回羽状复叶。 单身复叶:只有一个叶片,与叶轴连接处有一明显的关节。柑桔类植物均为此种复叶。单身复叶可能由三出复叶演化而来,其两侧小叶退化后只剩下顶生小叶。 9、 顶芽 腋芽 落叶方式 排列 复 叶 叶轴顶端无顶芽 叶轴腋内有腋芽,小叶腋内无腋芽。 小叶脱落后叶轴脱落。 叶轴上的小叶与叶轴排成一个平面。 具单叶小枝 小枝具顶芽 小枝生于叶腋内,其腋内无腋芽,其上小叶脉内有腋芽 落叶时小枝不脱落。 叶与小枝呈一定角度排 10、叶序: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称叶序。 互生叶序:每节只生一叶,上下相邻节上的叶交互而生的叶序。禾本科植物全为互生叶序。 对生叶序:每节着生两叶,相对排列。如石竹科。 交互对生:对生叶序相邻两节的2 叶多交叉成十字形排列。 轮生叶序:每节着生2个以上呈辐射状排列的叶序。如百合。 簇生叶序:无论哪种叶序,只要是节间短缩,节密集,使叶在形成的短枝上成簇着生,均为簇生叶序。 11、叶镶嵌:同一枝上的叶,以镶嵌状态排列而不重叠的现象,称叶镶嵌。 12、叶的功能:光合作用、换气作用、吸收作用、蒸腾作用。 13、叶的解剖结构 13.1双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 表皮:表皮是由初生分生组织的原表皮发育而来、位于叶片的上、下表层的初生保护组织。构成表皮的细胞有表皮细胞、气孔器和表皮附属物等组成。 13.2叶肉细胞:叶肉由含大量叶绿体的薄壁细胞组成,是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根据细胞形态的不同,叶肉可分为栅栏组织、海绵组织。 1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