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第三版)(潘飞主编)习题答案总编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管理会计》(第三版)(潘飞主编)习题答案总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五章 作业成本计算与管理

练习题

习题一

解:1.机器维护:机器小时

2.机器安装:安装小时 3.质量控制:质检次数 4.原材料订购:订货次数 5.生产规划:订单数量 6.仓储费用:仓储数量 7.工程设计:工程变动数

习题二

要求:1.请按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求得各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解:制造费用分配率=9900÷330=30(元/小时) 单位成本

A产品:2×30=60(元)

B产品:0.3×30=9(元) C产品:5×30=150(元) D产品:2×30=60(元) 总成本

A产品:20×30=600(元) B产品:30×30=900(元) C产品:100×30=3000(元) D产品:180×30=5400(元)

要求:2.请按作业成本计算方法求得各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解:各动因分配率

(1)起动费用分配率=960÷8=120 (2)订单费用分配率=1000÷8=125 (3)加工费用分配率=200÷8=25 (4)备件费用分配率=2000÷4=500 (5)材料费用分配率=240÷2400=0.1

17

(6)人工费用分配率=2200÷220=10 (7)机器费用分配率=3300÷330=10 总成本

A产品:1×120+1×125+1×25+1×500+60×0.1+50×10+20×10=1476(元) B产品:3×120+3×125+3×25+1×500+360×0.1+40×10+30×10=2046(元) C产品:1×120+1×125+1×25+1×500+180×0.1+40×10+100×10=2188(元) D产品:3×120+3×125+3×25+1×500+1800×0.1+90×10+180×10=4190(元) 单位成本:

A产品:1476÷10=147.6(元)

B产品:2046÷100=20.46(元) C产品:2188÷20=109.4(元) D产品:4190÷90=46.56(元)

习题三

要求:1.计算2013年3月份A、B两产品的总成本及单位成本。

解:A产品总成本=600000+100000×0.25+100000×2.5+7500×25=1062500(元) A产品单位成本=1062500÷5000=212.5(元)

B产品总成本=25000+3500×0.25+3500×2.5+500×25=47125(元) B产品单位成本=47125÷100=471.25(元)

要求:2.假设研究与开发费用、售后服务费用都分摊到每种产品上,计算A、B两产品的全部成本(包括生产过程、研究与开发以及售后服务)。

解:A产品总成本=1062500+5000×60+5000×110=1912500(元) A产品单位成本=1912500÷5000=382.5(元)

B产品总成本=47125+100×146+100×236=85325(元) B产品单位成本=85325÷100=853.25(元)

习题四

要求:1.分别用ABC法、传统成本法,计算大众公司订购的产品总成本及单位成本。 解:ABC法的产品单位成本=3000+50×8+12×68+15×75+4×104=5757(元) ABC法的产品总成本=50×5757=287850(元) 传统成本法

直接材料总成本=50×3000=150000(元)

制造费用总额=50×(50×8+12×68+15×75+4×104)=137850(元)

18

总成本=150000+137850=287850(元) 单位成本=287850÷50=5757(元)

要求:2.为什么华易公司成本类型中没有直接人工成本?它被归入哪些项目了? 解:华易公司采用ABC法取代了传统核算系统,将产品成本分为直接材料成本和材料管理、机械制造、组装、检验四个作业中心成本,并将直接人工成本分解到四个作业中心的相关费用中,因此,华易公司的直接人工成本被归入部件费用、机器费用、组装费用和检验费用项目中了。

要求:3.简要比较传统成本法和ABC法提供的成本信息差异及准确性。

解:传统的成本核算法只提供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和间接成本,且间接成本按照某种分配标准将其分配到成本对象中,而不考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流转环节,因而不能准确反映产品的实际成本的真实情况,成本计算不够准确。ABC法是针对共同费用而建立起的一种基于因果关系的分配机制,它不但强调了共同成本的划分,更注重共同成本与其成本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确认企业的作业(流转环节),然后将所耗的共同成本归集于每一个作业中,最后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最终的成本对象中。因此,运用ABC法计算出的产品成本,比较切合产品的实际情况,计算结果相对准确。

习题五

要求:1.假设传统成本计算体系中80000元的间接成本是按直接人工小时数进行分配的,确定普通型宠物清洗店和华丽型宠物清洗店应分担的间接成本是多少?

解:间接成本分配率=80000÷(650+150)=100(元/小时)

普通型宠物清洗店应分担的间接成本=650×100=65000(元) 华丽型宠物清洗店应分担的间接成本=150×100=15000(元)

要求:2.假设运用作业成本法,并确定调试次数和零件数为间接成本的作业动因,确定普通型宠物清洗店和华丽型宠物清洗店应分担的间接成本是多少?

解:调试费用分配率=20000÷(3+7)=2000(元/次)

零件费用分配率=60000÷(30+50)=750(元/个)

普通型宠物清洗店应分担的间接成本=3×2000+30×750=28500(元) 华丽型宠物清洗店应分担的间接成本=7×2000+50×750=51500(元)

要求:3.试解释传统成本核算法和作业成本核算法之间的不同。哪一种方法提供了更准确的成本信息?为什么?

解:传统成本核算法将产品的成本划分为直接材料成本和共同成本,将共同成本中与成本对象关系较为密切的制造费用,选择一定的分配标准将其分配于产品成本中,将与各成本对象没有太大关系的管理费用作为期间成本,一般在当期利润表中直接扣除。

作业成本法是针对共同费用而建立起的一种基于因果关系的分配机制,通过确认企业的

19

作业活动,将所耗的共同成本按照作业环节归集于各作业中心的成本中,然后再将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于最终的产品或劳务,从而确定出最终的产品或劳务成本。

由此可见,作业成本计算法一方面较为准确地计量了成本信息,另一方面也将产品成本的耗费效率暴露无遗,有助于我们挖掘生产潜力、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习题六

要求:1.用当前的系统,计算制造每种门的单位成本和单位利润。 解:华丽型门的单位成本=180+80=260(元) 华丽型门的单位利润=650-260=390(元)

普通型门的单位成本=130+120=250(元) 普通型门的单位利润=475-250=225(元)

要求:2.用当前的核算体系计算得到,制造每单位华丽型安全门的间接费用更少些。请给出一个可能的解释。

解:企业要生产华丽型安全门就需要使用比生产普通型安全门更为先进的设备。先进的设备虽然初始投资比较大,但由于性能先进,生产产品所发生的间接费用将会降低,该厂机器设备成本比较高,说明该厂为生产华丽型安全门购进了先进设备或对现有设备进行了改造,利用先进的设备生产华丽型安全门,从而降低了产品生产的共同费用(间接成本),因此,制造每单位华丽型安全门的间接费用将比普通型安全门的间接费用更少些。

要求:3.观察以上相关的机器成本。

(1)解释一下为什么相关的机器成本如此高。

解:该厂为生产华丽型安全门可能购进了先进设备或对现有设备进行了改造,从而造成该厂的机器成本比较高。

(2)解释一下为什么华丽型安全门的总的机器小时数和普通型安全门的总的机

器小时数是相等的。

解:生产每单位华丽型安全门的生产工时虽然比生产每单位普通型安全门的生产工时高,当普通型安全门的生产量为华丽型安全门的2倍时,生产华丽型安全门的总的机器小时数和生产普通型安全门的总的机器小时数是相等的。

要求:4.利用以上给出的作业成本数据:(1)计算每种作业的成本动因率。(2)重新计算每种安全门的单位间接费用。(3)重新计算每种安全门的单位成本。

解:安装费用分配率=500000÷(500+400)=555.56 机器费用分配率=44000000÷(600000+300000)=48.89

包装费用分配率=5000000÷(250000+50000)=16.67

华丽型安全门的单位间接费用=(500×555.56+600000×48.89+250000×16.67)÷50000

2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