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8年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27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浙江省杭州市2018年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27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孔子与韩非的义利观有何不同?结合《论语》所学内容,谈谈你对前者的看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领域/知识内容 知识深度 论语/文本研读

测量目标/行为目标 预估难度 0.60 理解和探究 鉴赏/理解 (命题思路:原创,综合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思想的把握,考查“知其不可而为之”与“中庸之道”。) 四、古诗文默写。(共6分)

23.补写出下列各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蜀道难》) (2)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3)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____▲_____,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4)____▲_____,____▲_____。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5)使天下之人,____▲______。独夫之心,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内容领域/知识内容 背诵默写/默写 知识深度 识记 测量目标/行为目标 认识/记忆 预估难度 0.70 (命题思路:原创,注重2018年考试说明的变化。) 五、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7年7月8日,鼓浪屿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2处世界遗产。在世界遗产名录国家里中国已排名第二,仅次于拥有53项的意大利。至少包括秦蜀古道、良渚古城、明清城墙、古泉州史迹、济南泉城等在内的多处申遗热点正在积极申报。有人说数量庞大的世界遗产表明我们有着辉煌的过去,可以增强公民对国家认同感。有人说扎堆申遗表明国人看到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有人认为申遗不过是领导的政绩工程,申遗需要花费巨额资金,申遗后门票涨价更让人担忧。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根据以上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命题思路:原创。本材料来自新近热点事件,可以引导学生去关注和评价社会。本题

包括在答案中的“写作指导”、“素材化用”及“例文精选”已在《作文与考试》2018增刊发表。)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C【解析】 A参(cēn)应为(shēn), B畈(bǎn)应为(fàn),D“馋”应为“谗”。 2. D【解析】一孔之见应为先见之明,“一孔之见”是指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用于谦词。“先见之明”是指事先看清问题的能力。属褒义词。此处为赞扬建筑师。

3.A【解析】省略号后应为破折号,表示语意转折。 4.D【解析】A主语残缺,删掉“使得”。B语序不当,“部分网民不仅”改成“不仅部分网民”。C句式杂糅,应改为“据猫眼票房实时数据”。

5.示例:①人生如同一场长跑。赢在开始并不能赢到最后。②超前教育、难题教育,会让孩子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心理疾病。(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给3分)

6.示例,黄沙漫漫,狂风呼啸,传教士孤独地行走在沙丘之上,斑白的头发像冬天干枯了的草丛,瘦削的脸上写满了疲惫,眼睛因为躲避风沙而眯成了一条缝,却让人感觉异常坚毅。他身上的披着的伴随他整个旅途的长袍沾满了尘土,让人感觉死气沉沉。(内容2分,技巧2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7.A【解析】“通常来自穷困家庭”错,应为“通常来自中产家庭”。

8. B【解析】并非所有孩子患上抑郁症主要是因为父母工作太忙,孩子与父母关系紧张。 9.①要多陪陪孩子,与孩子多交流,不能把孩子的教育完全交由他人。②假如孩子有抑郁症的先兆,就要认真面对。并说服他去医院就诊。 (共4分,每点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10.李先生想要回被骗的钱,肉贩子不承认;李先生想自认倒霉,肉贩子的背影却刺激他争论到底;李先生数着退回的钱,却发现少了两毛;李先生去讨回两毛,却出了车祸。(每点一分)

11.①人物上,破旧的自行车体现了李先生的地位低下,经济拮据。②情节上,推动了情节发展,因为他骑了自行车,才有可能赶上肉贩子的黄鱼车,并与他纠缠,因为他骑了自行车速度过快,才导致了后来的车祸。③主题上,自行车从破旧到最终完全散架也象征了李先生的悲惨命运,寄寓作者了对李先生的同情。(一点一分,两点三分,三点四分)

12.爱面子,他不想被熟人知道他去与肉贩子争执,他也不想被人围观。执拗,在知道肉贩子少给了两毛钱之后,他还是不依不饶地去追赶。斯文的知识分子,虽然买肉被骗,对蛮不讲理的肉贩子,他怒不可遏,但也仅仅停留在语言上。(每点两分)

13.①从情节上,故事戛然而止,却给人丰富的联想,李先生被撞得怎样了。②环境上,阳光照应了开头,散淡地照耀,写出了环境的无情。③人物上,虽然没有出现李先生,通过肉的完好无损与自行车的散架的强烈对比,突出了李先生的悲剧,为了一块肉而送了命,肉完好,人却不在了。④主旨上表达了作者对像李先生这样不市侩、不狡猾的人的悲剧命运的同情。(一点两分,三点满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共20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14.C【解析】娴:熟悉。 15. B【解析】均为副词,竟然。A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助词,用在时间词后,表停顿; C连词,用来/介词,凭……身份;D连词,表承接,就,那么/连词,表并列 16. B【解析】《百六诗》并非白姓女子所写,也不是自悼之作,它的作者是丘长孺,其中有一些诗作是为悼念亡故的白姓女子所写。

17.(1)他们爱怜花朵,珍惜明月,依恋青春年华,看待名节、诚信、道义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谁肯为别人拼命呢?(关键词: 流连、视、名检)

(2)现在看《百六诗》所记载的悼亡作品,也太过悲伤凄惋,好像简直要用自己为白姓女子殉情。(关键词: 兹、胜、直)

18. 长 孺 其 才 /上 马 横 槊 /下 马 草 檄 /恢 恢 有 余 /假 令 少 自 贬 抑/ 就 约 束/ 封 侯 事 业 可 胜 道 哉(错1-2个扣1分,错3-4个扣2分,错5个以上不给分。)

【参考译文】人最难从别人那里得到的是他们为你而死,更何况青楼里的女子妇人呢?他们爱怜花朵,珍惜明月,依恋青春年华,看待名节、诚信、道义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谁肯为别人拼命呢?然而丘长孺竟然能得到白姓女子为他而死,也真是值得奇怪的!

白姓女子本是苏州的娼女,流落到楚地,得到一次机会与丘长孺会面,就非常爱慕丘长孺,并且自己认为不比卓文君初遇到司马相如时的爱慕之情要少。没多久,情势不相配合,白姓女子不能马上嫁给丘长孺,于是自己发誓要殉情,含恨作诗,甘心永远离开人世。她的词悲伤凄惋,读了之后让人感动得流下眼泪。不久,白姓女子果然死去。哎!白姓女子难道是白白死去的吗?实在是说丘长孺需要足以让白姓女子为之赴死而无怨恨罢了。

丘长孺是名家子弟,擅长词赋,下笔洋洋洒洒,文风奔放沉郁,有杜甫的特点;尤其擅长骑马射箭,只是禀性放纵不羁,像天空中的雄鹰,不受约束,世人不能了解他,而用其才。而他只有纵情于四方之地,在花前月下迷醉,当作自我排遣。现在看《百六诗》所记载的悼亡作品,也太过悲伤凄惋,好像简直要用自己为白姓女子殉情。

如今国家多有变故,非常需要人材。丘长孺他的才能,上马可以拿起武器(上战场拼杀),下马可以草拟檄文,游刃有余。假使让他稍稍能贬低压制自己,受一些约束,封侯的事业可以让人长久称道。为何要以自身为女子殉情?堂堂一个大丈夫,到为一女子殉情而不后悔,难道是白姓女子殉情所要达到的目的吗?我希望丘长孺自己能奋起,为国家所用,来让白姓女子的死有意义,像我家乡的伍子胥,在吴国被重用,帮助吴国称霸诸侯,从而让浣纱女子千年之后仍像活着一样(被人记起),那么白姓女子的尸骨也就不朽了。 (二)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以下19—20题。(共8分)

19词的上阙描绘了冬日江上风急浪大之景。诗人运用了夸张与比喻的手法。诗人把江上巨涛比作“冰车铁柱”,写出了波涛的刚性。“浊浪堆空”写浪多而大,聚集起来,仿佛要冲向天空。“轰”字更是写出了风涛影响范围之广。

20.词中塑造了一位内心孤独、充满忧愁,但又心胸宽广、气度不凡的羁旅者。前两句写出了孤身一人,想象战国时期的春申君,与他对话交流。后三句点出虽然自己的忧愁与春申君一般多,但是如今暂且放下,想象着能与春申君一边喝酒,一边欣赏这蛟龙狂舞般的滔天巨浪吧。

(三)阅读下面两则文字,完成21-22题。(共6分) 21.示例:韩非子认为两者没有高低之分。(1分)因为他们都是为了获利,只是自己的职业不同,利益来源也就不同。(1分) 22.示例:韩非子主张的是弃义重利。(1分)孔子主张的是重义轻利,孔子认为利是可以追求的,但是必须要符合道义。(1分)我赞同孔子的说法。丢弃义,人人都去追逐自己的私利,社会必然会混乱。重视义,追求适当的利,社会才会和谐、进步。(2分) 四、古诗文默写。(共6分) 23.(1)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猿猱欲度愁攀援

(2)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3)亦以明死生之大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4)信誓旦旦 不思其反 (5)不敢言而敢怒 日益骄固 五、作文

24.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时评类材料作文,适合写一篇议论文。要求学生作文必须对上述相关申遗事件与观点进行分析评论,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

材料的第一层意思是我国是世遗大国,拥有多处世界遗产。第二层意思是我国有多个项目申报世遗,申遗热不减。而后面的三个观点,前两点对申遗热这一现象是正面评价,一是认为庞大的世界遗产是世界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肯定,可以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一是认为申遗热背后是政府与民众对自然景观与传统文化重新认识。而第三种观点则是对这一现象的质疑,认为过热的申遗,其背后的动机并不单纯。

审题立意时,首先要扣住“申遗”这一话题,弄清文章需紧紧围绕此话题。而观点可以根据上面的三种看法进行发散:

1.积极申遗。申遗在于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可以极大地增强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也可以保护与拯救我们的自然与文化资源。比如可可西里的申遗对保护藏羚羊的生存环境有着极大的作用。

2.暂缓申遗。申遗虽好,可是花费巨大,可以说是劳民伤财。如湖南省级贫困县新宁县申报“中国丹霞”地貌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时,花费4.5亿元。而当时该县全年财政收入刚突破2亿元。这样的贷款申遗可以休矣。

3.理性申遗。申遗是把双刃剑,它可以提高景区的知名度,成为地方的文化名片。但是政府应该统筹规划,不能一股脑儿都往上冲,浪费大量人力、财力。更不能急功近利,在申遗后重心转向商业开发而忽视后续保护,对世界遗产造成安全威胁甚至破坏。比如武陵源景区申遗成功后,因旅游设施泛滥和城市化倾向而遭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评。

这是一道具有极强思辨的材料作文,对“申遗”考生须有自己的判断。往往一分为二地看待“申遗”,理性地申遗,即申遗前从实际情况出发,不盲目跟风,申遗成功后不忘初心,始终以保护与传承遗产为重心,在立意上会高人一筹。

【素材及化用】 强力素材1:

阿曼的“阿拉伯羚羊保护区”是濒危阿拉伯羚羊惟一的自由生存地,曾成功地重新引进羚羊,保护了沙漠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但阿曼方面违反《公约》业务准则,准备将保护区面积缩减90%,加上泛滥的偷猎行为,造成羚种群数量减少,1996年时保护区内的阿拉伯大羚羊种群为450头,如今却只剩下65只,其中只有4对具有繁殖能力,这些动物前途难测。最终保护区被世界遗产委员会除名。

化用示例:

阿曼的“阿拉伯羚羊保护区”曾是繁育阿拉伯羚羊、保护沙漠生物多样性的成功典型。但是在成功申遗后,阿曼没有继续下大力气保护这一世界遗产,反而大量缩减保护区面积,放任偷猎行为,使“阿拉伯羚羊保护区”的价值和完整性受到了巨大破坏,最终尝到了被世界遗产委员会除名的苦果。可见申遗成功并非使命终结,之后的保护、传承工作还将任重而道远。

强力素材2:

据媒体报道,从2006年到2013年年初,在运河申遗这一领域,从地方到国家至少已经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