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中国古代作家作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页眉内容

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风格悲凉慷慨,建安诗歌这种杰出成就形成了后来称为“建安风骨”的传统。

建安七子,汉末建安时期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璃、应玚、刘桢七位文学家的并称,七人同居邺下,故又称“邺中七子”。他们均能诗善文,作品多反映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具有慷慨悲凉的风格,也是“建安风骨”的重要代表。

竹林七贤,魏晋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阮籍之侄)、王戎、刘伶的并称。此七人崇尚老庄,纵酒交游,游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号为七贤。

一、诗:

陶渊明,东晋人,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田园诗人,开创了田园诗一体。著作有《陶渊明集》。我们学过他的诗《归园田居》、《饮酒》和《读山海经》,散文《桃花源记》。他的辞赋《归去来辞》是历来为人称诵的名篇。还自撰了小传《五柳先生传》。

二、文:

《三国志》,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所著《魏书》、《蜀书》、《吴书》,北宋时合为一书,改称《三国志》。《三国志》记述自黄巾起义至晋灭吴统一天下的近百年的历史。

《后汉书》作者范晔,南朝刘宋时史学家。《后汉书》因其内容充实,论述精到,既具史家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故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

页眉内容

《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注》是给《水经》所作的注文。它资料丰富,文笔传神,不仅是一部地志,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游记和民俗风土录。《水经》是记述人国河流水道的一部专著。

《文选》现存的文章总集,以萧统的《文选》为最早。这部总集是梁昭明太子萧统在东宫时延集文人们共同编订的。其中选录了自先秦到齐梁时期的许多诗文作品,是一部代表当时文学观点的好文学选本,宋人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

吴均,南朝文人,他的书信体游记《与朱元思书》被誉为南朝山水小品名作。

三、小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谈鬼神怪异的“志怪小说”。(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等,都和它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这类小说成就最高的首推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干宝的《搜神记》。一类是记录人物轶闻琐事的“轶事小说”。这类书比较完整流传至今的只有南朝刘宋的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它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这类小说的代表作品。

四、文学理论:

魏晋时有魏曹丕的《典论·论文》、晋陆机的《文赋》,南朝齐代刘勰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南朝梁文学批评家钟嵘的《诗品》则是我国第一部诗评专著。

页眉内容

唐代文学

诗歌:王勃唐代初年著名文学家,其文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名句),诗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他的诗能突破宫体诗的束缚,开拓诗歌题材的新领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被选入课本。在文坛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 ,四人均能诗善文,对改变齐梁以来的浮靡诗风起了很大作用。

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常与高适、王昌龄等唱和,皆以描写边塞风光著称。诗大多失传,仅存6首,但这6首绝句都是精品,奠定了王之涣在盛唐诗坛的地位。尤其是《凉州词》、《登鹳雀楼》2首,悲凉壮阔,沉雄无比。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故乡过着隐逸生活,或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他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与王维齐名,都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并称“王孟”。他的诗主要反映隐居生活情趣,或摹写旅途的风光景物,风格清新淡雅。有《孟浩然集》。代表作《过故人庄》被选入课本。

山水田园诗派,唐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诗歌流派。诗作以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特征,代表作家有王维、盂浩然等。

王昌龄,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名世,长于七绝,被誉为“七言圣手”。名作《出塞》被选入课本。

页眉内容

边塞诗派,唐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因有边塞生活经历,故诗作多写边塞奇异风光和将士征戍生活,风格豪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王维,(700—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诗、画、音乐等方面均有很高成就。早年曾奉使出塞,诗歌多写边塞风光,后期则多咏田园隐居生活。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王右丞集》。选人课本的有代表作《送元二使安西》。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少时即显露才华,博学广览,吟诗作赋,并好行侠。自20岁起便漫游各地。天宝初供奉翰林,因蔑视权贵而遭谗去职。后在洛阳相识杜甫,结成挚友。安史乱后曾为永王李磷幕僚,因磷败牵累流放夜郎,赦后飘泊,死于当涂。其诗雄奇豪迈,想象丰富,感情炽烈,音调高昂,有“诗仙”之称。有《李太白集》。《望天门山》、《秋浦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被选入课本。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和李白分别代表着唐诗的两座高峰。少时即有宏大抱负,刻苦读书,历经10年漫游,在洛阳相识李白,结为挚友。安史乱中,陷于长安,脱身赴行在风翔,任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后流亡四川,曾挂名工部员外郎,人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舟中。他一生坎坷,故其诗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