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整合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整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相关性与灵活性的要求日益提高。美国注册公共会计师协会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在《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中提出了企业报告综合模型。这个模型包括五类信息,即财务和非财务数据,管理部门对财务和非财务数据的分析,前瞻性信息,有关股东、管理人员的信息以及背景信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面向过去的回顾型系统向以未来的预期与设想为主的预期型系统转变,更多地关注非财务数据等信息。这也要求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必须更加关注相关性与灵活性。笔者认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整合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前提。同时,随着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与现代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如何核算、监督、控制与评价企业人力资源、智力资本、绿色成本等已成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面临的共同课题,而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必然要求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携手并肩、共同努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顾客的消费需求正日趋个性化。企业必须改变过去以销售和盈利为主导的战略定位,注重企业能力的培养,从产品、服务转向企业规划。从提供会计信息的角度来看,外部财务报告与内部财务报告的整合是达到这一要求的重要条件。在会计人员素质普遍提高的前提下,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而严格区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界限显得越来越困难,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整合趋势正日益加强。

五、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企业实践中的融合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都是从原始会计活动中发展而来的,二者的分化,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以及会计活动的复杂化和外延扩大化,为了方便研究和使用,而根据研究角度和使用方法的不同,进行了学科分支的划分。二者从本质上来说始终是同一的,最终目标也是一致的。而从现实角度来看,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企业实践中也从来就不是相互孤立的,二者同为企业会计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都有着密切而不可分割的联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贯穿会计管理过程的始终。 (一)信息输入的融合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都是以企业发生的经济交易和事项为依据,来进行会计信息的归集、计量、记录和运用,二者的核算对象都是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本质上是价值运动),在核算内容上有很多交叉和重叠,也就是说,其原始信息的

7

来源是一致的。但对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活动在信息归集的具体操作上,是独立进行还是结合进行,研究者则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公认财务报告准则并不是为管理目的设计的,因此财务会计数据不一定适合管理会计目的,按照财务报告准则的要求来归集用于管理会计活动的会计数据,可能导致管理会计信息决策相关性的丧失(卡普兰,1984)。因此,这种观点主张管理会计核算过程应相对独立于财务会计流程。德国吉森大学的WeiBenberger和Angelkort (2011)在一项研宄中,依据企业中用于决策和控制用途的会计信息的来源,将德国企业分为三类。第一类企业使用财务会计记录作为管理会计活动、内部报告和业绩评价的主要数据来源,他们将此类企业定义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integrated)”的企业,如上所述,这种模式在此前是销售、收款、投资等全流程,但都以财务预算为终点,编制结果最终表现为预计的财务报表(可能是唯一的预计数字,也可能是弹性变动的),该表的形式与真实的财务报表应当是一致的,这样才便于后面的预算考评的进行。编制预算的目的是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有明确、具体的规划,以便依据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进行资源分配,并在企业实际经营的过程中,以预算数据为标准,对企业各部门、各单位的经营绩效进行全程的考察和监督。而在这种监督考察的过程中,用来与预算数据进行比对的,是企业经营的实际成果,反映在数字上就是财务会计数据,比如收入、成本、利润、各项费用等。当实际的财务数据与预算发生了偏离时,企业就能通过偏差的具体情况,察觉出现问题的环节,以便及时做出修正。就这样,通过预算,为企业各部门、各单位、各生产线等设定了经营目标,形成对其经营活动的控制,而通过各部门的实际财务表现与预算数字的对比,又形成了及时的反馈,在不断的修正过程中,持续改善企业经营,适应竞争环境,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在上述的几个管理环节中,对企业业绩的分析考核,即业绩评价,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直接发生联系的重要环节。业绩评价本身是一种管理会计工具,同时也是企业管理中必要的环节。不论企业采用何种管理方法,其实都离不开对企业员工和部门的业绩进行的评价。业绩评价体系根据企业采用的管理会计工具和实际需要设计,一般包括对财务业绩的定量评价,以及对管理业绩的定性评价,其中对财务业绩的评价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财务业绩的评价依据,即是企业各部门实际的财务表现,如利润率、经济增加值、投资回报率等等,就是相关部门和员工重要的业绩评价标准之一。而在依据

8

财务数据及其他方面的表现,按照业绩评价体系的逻辑,对企业中的部门和个人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价之后,通过实施奖惩措施,形成激励机制,让员工自觉修正其行为和思维,鼓励其提高工作绩效,从而反过来又起到贯彻企业目标,改善企业经营,同时也就提高财务绩效的效果。这样,通过管理会计方法与财务会计数据之间建立的双向反馈机制,实现对企业的管理控制。综上所述,管理会计方法在企业中的运用,本身就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企业经营中的过程性融合的一种实现方式。其中,管理会计主要起控制作用,财务会计主要起反映作用,结合起来形成有机循环,共同保障企业战略的落实。 (二)成果表达的融合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界对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认识一直是“管理会计对内,财务会计对外”,照此理解,管理会计活动生成的应是供内部人员使用的管理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活动生成的则是对外发布的财务会计报告。然而实际上,企业对外提供和内部使用的会计报告在内容上是有很多交叉的。最近几十年来,企业对外报告的显著变化之一,就是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要求不断增加,并成为改进财务报告的一个显著发展趋势。例如,我国证监会就要求上市公司的年报中披露董事会报告(其中包括董事会对本企业报告期内的经营情况的评价分析等)、监事会报告、公司治理结构、企业人员情况、股东大会情况等信息,这些信息本质上都属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性的信息。实际上,如今的“财务报告”,其内容和形式与现代财务报告这一事物刚刚诞生的时候早己不可同日而语。两张报表扩大到了四张报表,利润表向综合收益表转化,单纯的财务报表扩大为包含了其他非财务信息的综合性报告,远远超越了单纯的“财务”。对表外信息的要求,实际上与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有着一定的关联。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企业竞争力和价值的关键并不是有形资产的数量和质量,而是人力资源、智力资本、知识产权、组织资源等无形资产,而有关这些资产的价值信息在当前的财务会计准则体系之下,显然无法在财务报表之中进行确认,也很难对其价值进行计量。而财务报告使用者又希望尽可能地了解企业真实的竞争实力,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各方面特征进行描述的非价值性信息的有用性便不断增强。而其中,管理会计系统提供的信息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它可以使描述性的说明和量化的结果紧密结合增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李翔等(2007)在我国资本市场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证明,管理会计信息披

9

露能够被投资者识别并在投资决策中使用,而且管理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相比财务会计信息披露,更容易被市场识别31。管理会计信息对外披露的另一个典型例子是内部控制报告。内部控制是组织为了保障运行有序、维护资产安全而在组织内部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手段与措施,实质是-种风险管理活动。从这个角度看,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应该是一种对内管理报告。因此,当披露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以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成为一种强制性的要求,企业的“对外报告”与“对内报告”之间的严格界限其实己经被打破了。另一方面,虽然没有任何一个强制标准指明对内报告必须包含的内容,但只要从使用者需求的角度来考虑,就能够发现对内报告必然离不开财务会计信息。公司管理层当然需要了解公司的财务表现,而由于很多绩效评价指标与财务数据挂钩,公司员工也需要了解其薪酬受影响的情况。同吋,因为预算、绩效考核所用指标与财务数据挂钩,管理者在做出管理控制决策时更离不幵财务会计信息的帮助。特别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财务会计数据作为投资者对企业进行评价和估值的重要依据,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管理者对财务信息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综上所述,当代企业对外报告要求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情况的发展,使会计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外部财务报告与内部管理报告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管理会计信息和财务会计信息交叉构成了企业的对外和内部报告的主要内容。

(三)控制过程的融合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或管理过程,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互相辅助,共同发挥着管理控制的职能。二者在管理控制过程中的融合主要是通过企业运用的各类管理会计工具的沟通作用进行的。目前,不论是战略管理会计、全面预算管理、经济增加值会计等贯穿企业全流程的综合性管理控制方法,还是成本管理、投资决策等针对企业某一具体方面的管理会计活动,其总体流程从本质上来说都遵循相似的逻辑,主要包括战略分解、目标制定、贯彻执行、分析考核等几个环节。而在各个环节的运用中,其实都离不开财务会计工作。

六、结语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这两个概念的出现和分化,实际上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实际上,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同样是从原始的会计活动中派生出来

10

的分支,是原始会计活动的一部分职能在外延和功能上的扩大,二者具有同样的起源,同为企业管理活动的一部分,是会计管理的一种技术分工,它们本质同一,职能上互相耦合,最终目标都是维护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解除受托责任,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而实际上,虽然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经过多年的发展,各自具有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但从现实角度来看,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企业实践中从来就不是两个相互孤立的系统,而是在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都有着密切而不可分割的联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贯穿会计管理过程的始终。实现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有机融合,从而有利于会计的管理职能更好地发挥,为改善企业管理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效益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娇艳,周士祺. 试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相同点与区别[J].中国外资,2012,(09):56

[2] 张洪峰.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及其存在问题与并合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01):107-108

[3] 孙国奎.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发展[J].财经界,2012,(02):238

[4] 王珍玉.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对外贸易,2011,(08):83

[5] 王璐.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问题研究[J].新经济,2013,(26):86-87 [6] 杨秀文.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问题研究[J].经济管理者,2014,(06):94

[7] 管符钰. 简述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商,2014,(16):76+56

[8] 袁娟. 管理会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工会财会,2008,(08):10-13

11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