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控研究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控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控研究

【摘 要】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管理既要遵循贷款风险管理的原则,同时也必须适合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本文从银行的角度出发去探索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风险的管控现状,揭示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风险管控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商业银行

目前,各商业银行都在积极进行经营转型,十分重视拓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导致同质化竞争激烈。然而,当宏观经济处于下行时,中小企业特别是较多小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增加了银行的风险。在当前不容乐观的经济形势下,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管控已成为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

一、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防范方面已基本建立信用评级系统,并将其作为加强信贷管理、防范风险的一项基础工作和重要手段。但至今普遍没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适合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体系。

(一)信贷风险管理体制性缺陷

信贷风险管理体制性缺陷,其集中体现为激励机制不健全、信贷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参差不齐,各个环节人员配置不合理以及信贷风险文化缺乏,贯彻落实不到位。所谓激励机制不健全,是指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评估的风险利益落差太大,缺乏相应的机制将两者平衡,换句话说,银行缺乏理论和实务支撑看到中小企业贷款的正向价值,对中小企业放贷在银行业内往往表现出意愿不强。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对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管理银行仍然还处于被动的状态,主动参与风险管理的主观意愿不强。

(二)银行内部信贷操作不够规范

部分银行表现为缺乏信用评级操作系统,所有审批仍是人工手动,该审批结果带有评价人员的极大主观性,容易滋生腐败之风;部分银行表现为一人多岗,关键岗位之间缺乏制衡,内控机制设计存在缺陷;部分银行则表现出信贷操作的执行不力,审核上缺失相关环节,没有真正实现规范所要发挥的实质作用。

(三)缺乏有效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缺乏有效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主要体现在贷前、贷中及贷后各环节的反应不够及时。而从危机管理的一般理论来看,有效的预警机制会是银行放贷风险防范的有效的第一步,在关键时间点上作出的及时反应能有效降低放贷风险,亦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风险的进一步扩大。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