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新闻写作》 课程内容提纲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暨南大学《新闻写作》 课程内容提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 问题专访

问题专访主要是针对社会上的某一事件或某些热点问题的看法的专门访问。被访者一般是专家学者或事件当事人、知情者,他们对事件或问题有独到的见解、体会。 14.3 专访的写作 1. 选好写作“由头”

由头的原意是可作为借口的事。此处指的是新闻采访的原因。 2. 突出人物个性

人物个性也就是人物的性格特征。抓住人物的性格就能把人物写活,也是最能显示人物专访写作特色的地方。

3. 写好现场气氛

人物专访不仅仅是一问一答式的思维模式,它要求把人物置身于采访现场,让受众有现场之感。 4. 开头与结尾的安排要自然

根据媒体的不同,专访的开头灵活运用。一般说报纸的专访开头与结尾讲究呼应,结构安排紧凑严密。电视的专访和网络专访一般自然开头和结尾。 思考与练习

1. 专访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2. 专访写作中如何写出现场气氛?

3. 选择一位采访对象,做一次专访写作训练。 4. 推荐书目:[美]爱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5. 研究案例:仔细阅读下面一篇专访,分析记者如何描写现场和采访对象的神态的。 马加爵专访:悟出”生命中最重要的是情”

4月26日,在马加爵被一审宣判后的第三天,该报记者在昆明市第一看守所独家采访了马加爵。 亡命天涯的恐惧

“在三亚逃亡的日子,睡得着觉吗?”记者问。

“睡着过,但不踏实,很容易惊醒。还梦见过那几个受害者,梦醒后,很害怕。”马加爵说。 马加爵告诉记者,2月28日,他看到了通缉令,感到害怕,但不想自首。 在法庭上,马加爵说曾经有个人两次问他是不是马加爵。 “他问你,你怕不怕?”记者问。 “不怕。”马加爵说。

为什么不怕?你不怕他去举报你吗?”

马加爵笑了笑,他用了“释然”这个词来形容他当时的心情。 “既然有人来问你是不是马加爵,有没有想到跑?”记者问。 “没有,无所谓了。” “有没有想到会侥幸逃脱?” “逃是逃不过去的。”马加爵说。 “在三亚都想了些什么呢?”记者问。

马加爵表情明显沉重起来,说:“想大学时跟他们(受害人)在一起的生活,想家人。” 在法庭上,马加爵说在三亚买了复读机和十盘磁带,想录音后寄出去,但是只录了两盘。 “为什么没接着录?”记者问。

“当时想录完十盘磁带寄出去后,就去滥杀无辜,后来不想干这种事,就没再录音。”马加爵说。 “生命中最重要的是情”

有媒体报道说,马加爵最喜欢的一句歌词,是王菲的“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当记者说起这句歌词时,马加爵想了想说:“好像有这么一句歌词。” “这是你最喜欢的歌词吗?”记者问。

马加爵连连摇头说不是。

“那你现在怎么评价这句歌词?”记者问。

“一般歌词都没有什么意义。”马加爵告诉记者,他最喜欢的是许巍的《温暖》,旋律很优美。 “这首歌有什么含义吗?”记者问。 “没有。”马加爵说。

“那你为什么会这么看重‘温暖’这两个字,是不是跟你的心境有关系,身在他乡,思念家人,思念朋友?”马加爵点点头。

记者问是否上诉,马加爵很坚决,说:“不上诉。”

4月24日下午,昆明中院对马加爵一审宣判完毕,马加爵被押解出法庭时,他的姐姐在旁听席上大声喊叫:“你一定要上诉,这样我们能多见你几次。”

“那天宣判时,你姐姐在法庭上喊的话你听见了吗?有什么感受?”记者问。 “我听见了,当时心里很难受。”马加爵说。 “上诉,时间不是又延长一点了吗?”记者问。 马加爵很难受,说不出话来。

“你想去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是吗?”记者问。 马加爵点了点头。

“你想对同龄人说些什么?”记者问。

“希望他们好好珍惜自己,不要触犯法律。”马加爵说。 “经历这么多事,你现在觉得生命中什么是最重要的?”记者问。 “生命中最重要的是情。”马加爵说。——2004-04-27人民法院报 深度报道

第15章 深度报道 本章重点

□ 深度报道的种类及特征 □ 深度报道的写作方法 □ 深度报道的未来走势 15.1 深度报道的涵义

深度报道的英文名称是 In-depth reports,西方国家将其称为“大标题后的报道”、 “大报道”。 深度报道是指客观、冷静、富有思辨性的描述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和发展趋势的一种深层次的报道方式。 15.2 深度报道的种类及特征 1. 深度报道的种类

按文章体式分有:单篇型和集合型两种。 按报道方式分有:

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连续性报道、系列性报道、专题性报道等。本书采用报道方式分类法。 2. 深度报道的特征 (1)重要性 (2)完整性 (3)深刻性 (4) 综合性 (5)知识性

15.3 深度报道的写作方法

1. 选题重大:拨动社会最敏感的神经 选择重大题材,确立重大主题。

2. 视角独特:发现幕后的新闻 独特的视角是深度报道的生命。

3. 爆出关键性材料:写出社会良知,增强舆论监督的功能。 深度报道要求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的透视,多角度的考察。 4. 表达自由灵活,语言风格多样

深度报道与一般新闻报道在表达方式上也有不同。 5. 深度报道篇幅一般稍长。

但也并非都要写成长篇大论,可大、中、小结合、并举。 15.4 我国深度报道的发展概况 15.5 深度报道的未来走势

1. 深度报道正朝着应有的科学、理性迈进

2. 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加关注人文精神,深度报道在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和挖掘上更加能显示出人文精神

3. 经济最前沿的深层次问题需要深度报道 4. 深度报道创造价值。

5. 深度报道的弊端。就目前来说深度报道存在着三种弊端和困境。 (1)深度报道的时效性不强。如何提高时效性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2)深度报道的篇幅较长,可能会增加阅读难度。

(3)深度报道涉及的问题较敏感,新闻媒体揭示事实的真相与报道对象试图隐瞒事实形成尖锐矛盾,这样势必增加了报道的难度,给记者提出了挑战。 思考与练习

1. 深度报道的“深度”表现在哪些反面?是事实的深度还是思辨的深度? 2. 如何理解深度报道的魅力在于对国计民生的关注? 3. 深度报道的发展前景如何? 第16章 解释性报道 本章重点

□ 解释性消息有什么特点。 □ 解释性消息的写作技巧。 □ 解释性消息与评论的区别。 □ 解释性消息与深度报道的联系。

解释性报道是侧重于解释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的报道。它是运用相关事实对新闻事件做出有深度的说明或提供背景材料的一种深度报道方式。 16.1 解释性报道概论 1. 解释性报道的

这种报道方式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展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

“解释性报道是一种作解释或者分析的报道,也就是那个被过多地滥用的词语‘有深度的报道’。它是一种加背景给新闻揭示更深一层意义的报道”。(引自刘明华著《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7月,第81页) 2. 解释性报道的特点

(1)其新闻价值主要表现在对新闻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发生这件事有什么意义的解释上。 (2)大量使用背景材料 (3)客观性强,不做主观臆测。

(4)这类消息报道适合于重大的社会问题、国际问题,以及人们关心的需要回答的问题。

(5)除了运用常见的叙述方法外,还有夹叙夹议,描述的穿插,场景的描写等手法,增加其广度和深

度。

3. 解释性报道的适用范围

一般来说有五个方面:第一,重大国际事件尤其是突发性国际事件需要解释;第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等需要解释;第三,重大科技成果的研究立项与研究成功推广使用时需要解释。第四,新的经济政策出台,如调整人民币利率等,物价涨跌等关乎到人民生活的切身利益的事项需要解释。第五,社会上出现的异常现象如自然现象等需要解释。 4. 解释性报道对记者的要求

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有广博的知识面;有较高的辨别新闻价值和敏锐的判断能力;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16.2 解释性报道的写作

1. 补充新的事实,使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更明白易懂

2. 解释时讲究客观性。如何客观?用新闻事实、背景材料进行水到渠成的分析。 3. 开头与主体部分写作 (1)开头 ①对比性开头。 ②单刀直入式开头。 (2)主体.

主体部分的写作主要根据开头提出的问题使用背景材料逐步推进。可以分成几个小标题,也可以部分小标题一口气写下来。无论怎么样安排主体部分,都应做到条理清晰,步步深入。 3. 结尾 ①结论式

结论式的结尾往往是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的作出结论,给人们一个明晰的印象。 ②展望式 ③警示式

警示式写法时指出问题的的症结所在,以警示有关人员和部门注意这些问题的严重性。 思考与练习

1. 解释性报道的传播意义和价值何在? 2. 解释性报道如何做到客观解释?

3. 解释性报道在使用哪个背景材料时如何做到更加科学? 第17章 精确新闻报道 本章重点:

□ 精确新闻报道的特点和作用 □ 精确新闻报道的写作技巧

□ 精确新闻报道四种类型的写作技巧 □ 精确新闻报道中应注意的问题。

精确新闻(PrecisionJournalism),也称精确新闻报道,指记者在采写中运用调查、统计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的新闻报道(肖明 丁迈《精确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1月,第2页)。精确新闻经常使用的方法是民意调查。 “广义的精确新闻泛指以各种民意调查结果为新闻报道 (姜秀珍《新闻统计学》新华出版社,1998年5月,第9页)。 17.1 精确新闻概述 1. 精确新闻的产生

精确新闻一词1967年美国记者菲利普?迈尔(PhilipMeyer)提出的。当时迈尔任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他用科学调查分析方法写出了《回到第十二条街》的系列精确报道,并一举获得普里策新闻奖。(姜秀珍《新闻统计学》新华出版社,1998年5月,第11页)。

1973年迈尔出版《精确新闻报道》(Precision Journalism)一书。精确新闻报道在美国开始受到重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