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堆石坝-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面板堆石坝-毕业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2?1/2

1?LmM??m??h1%?????2?Hm??thLm????? (3-6)

4?Hm????2?Hm?Lm? (3-7) N?2.49th1???4?HLmm?sh?Lm??

拟取定m=1.4,经计算得

gD=453,则取累积频率10%的波高。 V?由4-5至4-7计算得KR=2.17m,

R1%?0.96?0.9?1.1?2.17?2.01?4.14m, W2D e?0.0036cos??0.03m

2gH由于该坝级别为3级,正常运用情况下的安全加高A=0.7m,非常情况下的安全加高A=0.4m。

坝顶高程的计算:

1.设计洪水位加正常运用情况的坝顶超高:

H?h设??h=274.9+4.14+0.03+0.7=279.77m

2.正常蓄水位加正常运用情况的坝顶超高:

H?h??h=270+4.14+0.03+0.7=274.87m 3.校核洪水位加非正常运用情况的坝顶超高:

H?h校??h=276.4+4.14+0.03+0.4=280.97m

由以上可得坝顶高程为280.97m。由平面布置图可知坝址处河床高程为216m,向下开挖6m清除砂卵石覆盖层,则坝高为280.97-216+6=70.97m考

21

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虑到要预留0.4%的沉降,则坝高为70.97?(1+0.4%)=71.25m,取最大坝高为71.3m,坝顶高程为281.3m,坝高为281.3-216+6=71.3m。

2. 坝顶宽度

坝顶宽度主要取决于交通、运行、施工、构造、抗震、防汛及其他特殊要求。当无特殊要求时,对高坝坝顶最小宽度可选用8m,对中低坝可选用8m。当坝顶有交通要求时,其宽度应按照道路等级要求遵照交通部门的有关规定来确定。又坝高大于70米,属于中高坝。综合考虑各因素,本设计方案坝顶宽度采用8m。

3.上下游边坡与马道

土石坝坝坡的陡缓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因而在选择时应特别重视。坝坡的确定,常需综合考虑坝型、坝高、坝的等级、坝体及坝基材料的性质、所承受的荷载、施工和运用条件等因素。一般参照已建成类似工程经验拟定坝坡,再经过计算分析逐步修改确定。在满足稳定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使坝坡陡些,以减少坝体工程量。土石坝上游坝坡长期浸泡于水中,土的抗剪强度下降,会降低坝体的稳定性。所以当材料相同时,上游坡常比下游坡缓,对于同一侧的坝坡,水下部分常比水上部分缓,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比土坝陡。

本设计中,上游坡率取1.4;下游坡率为1.3,下游每隔30m设置马道。设置马道有利于坝坡稳定,防止坝面冲刷,便于观测和检修、设置排水设备,也可作为交通之用,考虑这些因素其宽度取为2.0m。 3.4.2坝体分区设计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以堆石体为支承结构,采用混凝土面板作为坝的防渗体,并将其设置在堆石体上游面,它由防渗系统、垫层、过渡层、主堆石体、次堆石体等组成。 一、坝体材料分区原则

坝体中应有畅通的排水通道且坝料之间应满足水力过渡的要求,各区坝料的透水性宜按水力过渡要求从上游向下游增加,下游堆石区下游水位以上的坝料不受此限制;坝轴线上游侧坝料应具有较大的变形模量且从上

22

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游到下游坝料变形模量可递减,以保证蓄水后坝体变形协调,尽可能减小对面板变形的影响,从而减小面板和止水系统遭到破坏的可能性;充分合理利用枢纽的开挖料,以达到经济的目的。 二、坝体分区设计

根据分区原则,坝体从上游向下游依次分为:混凝土面板(F)、垫层区(2A)、过渡区(3A)、主堆石区(3BⅠ、3BⅡ)、下游次堆石区(3C)及下游护坡(3D)。 三、坝体填料设计

1.上游铺盖区(1A)(细粉砂铺盖区)

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要求100m以上的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面板下部的上游侧设置上游铺盖区,而本设计坝体高度为73m属于中坝,因此不需设专门的上游铺盖区。 2.垫层区(2A)

垫层区位于混凝土面板的底部,主要为混凝土面板提供一个均匀的、稳定的、具有低压缩性的优良基础,将作用于面板上的库水压力较均匀的传递给下游的过渡区和堆石区,同时又缓和下游堆石体变形对面板的影响,改善面板应力状态,因此,垫层应为高密实度而又具有一定塑性的堆石层。同时,垫层与面板直接接触,垫层本身在水压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对面板影响更大,故还应具有尽可能大的变形模量;为使垫层具有一定程度的临时面板作用,以挡汛期洪水,还需有低透水性。有时也作为坝体防渗的第二道防线,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区。

垫层料由坝址上游约200m处正开采的新鲜灰岩岩料和碎石加工而成。设计要求最大粒径为80 mm,小于5 mm的颗粒含量为40%-50%,小于0.075 mm的颗粒含量为<10%,级配连续。设计干密度2.21 g/cm3,孔隙率15-20%,渗透系数K=1×10-4cm/s,允许渗透坡降J>70。上下游水平宽度均为3m,垫层施工的每层铺筑厚度40.0cm,用10t振动碾压4遍以上。为了改善坝体与岸坡的连接,在坝基部位垫层向下游延伸0.3 H(H为该处作用水头)。

23

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3.特殊垫层区(2B)

周边缝下游侧的特殊垫层区,宜采用最大粒径小于40mm且内部稳定的细反滤料,薄层碾压密实,以尽量减少周边缝的位移。同时对缝顶粉细砂、粉煤灰等能起到反滤作用。 4.过渡区(3A)

过渡区(3A)位于垫层区(2A)和主堆石区(3B)之间,起过渡作用,材料的粒径级配和密实度要求位于两者之间,对低透水的垫层料起渗流保护和排水作用。要求过渡区材料具有较高的密实度和较大的变形模量,同时还应具有防止垫层内细颗粒流失的反滤作用,并保持自身抗渗稳定性。

设计中采用新鲜的灰岩及砂砾岩夹砾配合而成的材料填筑,最大粒径为300mm,小于5 mm的颗粒含量为11.5%~25.5%,且级配连续,压实后应具有低压缩性和高抗剪强度,孔隙率为18%-20%,水平宽度3m,等宽布置。

5.主堆石区(3B)

位于坝轴线上游部位,对于主堆石区,堆石级配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度和小于5mm 颗粒含量不宜大于20%。主堆石区为大坝主要支撑体的一部分,兼作坝体排水体。为新鲜灰岩料。最大粒径600 mm,小于5 mm的颗粒含量小于15%,小于0.075 mm的颗粒含量小于5%。设计干密度1.88g/cm3,孔隙率20%,铺料厚度80.0 cm。 6.次堆石区(3C)

次堆石料位于坝体下游干燥部位,采用砂砾料及其他建筑开采的弃料。级配连续,最大粒径800mm,小于5 mm的颗粒含量小于35%,小于0.075 mm的颗粒含量小于5%。设计干密度1.70g/cm3,孔隙率21.6%,次堆石区离坝轴线6m,顶高程为276m,底高程为216m,分区面坡度0.6。 7.下游护坡(3D)

下游护坡保护坝体下游坡面,增强坝体的抗滑稳定性。下游护坡采用新鲜平整的超径大石,填筑厚度为1m。

2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