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练习题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八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练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1、桃花源记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便舍.船( )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 )( )阡陌..( )( )怡.然( )便要.还家( )邑.人( )及郡.下( ) 2、根据拼音完成下面填空

黄发垂tiáo( )叹wǎn( )落英bīn纷( )刘子jì( )yì太守( )

无人问jīn( )xián来问讯( )男女衣zhu?( ) 3、根据本课内容抽取至少二个成语 A: B: 4、文学常识

《桃花源记》的作者 ,他是 (时期)人,《桃花源记》原是 中的 。本文选自 。 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 )(2)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 (3)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阡陌..交通( )悉.如外人( ) (5)具.答之( )咸.来问讯( )(6)诣.太守( )遂.迷( ) (7)欣然规...往( )寻.病终( ) 6、古今异义辨析

古: 古:

(1)芳草鲜.美 (2)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今: 今: 古 : 古: (3)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4)阡陌交通 今: 今:

7、辨析下列词的解释: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志 寻 寻向所志 寻病终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答之

闻 之 闻之,欣然规往 闻之 8、根据下列的要求默写语句 (1)描写桃林美景的语句是:

(2)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句子有哪些?

(3)写村中人好客,待人热情的句子是:

(4)渔人离开桃花源的句子是什么?

9、翻译下列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黄发垂髻,并怡然自得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闻之,欣然规往 二、教材探究

1、本文是作者虚构的故事,但作者却把它放在“晋太元中”这样一个确切的年代里,你认为有何作用?

2、第一自然节作者先描绘了桃林的美景,再引入对桃花源的描述,为什么?

3、你认为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寄托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条件下能实现

吗?

4、为什么桃花源的人听了渔人的话后皆叹惋?

5、渔人由洞口进入桃花源,而出去后不复得路,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6、后人把《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是什么呢?现在是什么意思?

三、读写链接:

桃花源的环境及社会风俗令人向往,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请用150字左右对桃花源描绘一下。(可以从景物描写,人物神态,精神面貌等方面入手)

22短文两篇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德馨.( ) 苔.痕( ) 鸿儒.( ) 案牍.( ) 西蜀.( ) 蕃.( ) 淤.泥( ) 濯.清涟( ) 亵.( )鲜.

有闻(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读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l?u简陋)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h?ng大) C濯清涟而.不妖(?r却) D香远益.清(yì好处)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3)可爱者甚蕃.( ) (4)濯.清涟而不妖( ) (5)亭亭净植. ( ) (6)宜.乎众矣 ( ) (7)无案牍之劳.形( ) (8)无丝竹..之乱耳( ) 4、下列句子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5、下列与课文不一致的是( )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D予谓菊,花之君子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6、选出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A对于菊花来说,花中的隐士啊。 B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C我说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D菊花,即所谓花中的隐士

(2)何陋之有?( )

A有什么地方简陋呢? B哪些地方简陋呢? C简陋又有什么呢? D有什么简陋的呢? 7、根据课文默写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2)中通外直, ,香远益清, 。 (3)可以 , 。无丝竹之乱耳, 。 (4)菊之爱, 。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爱莲说》选自《 》作者 , 代哲学家。

(2)《陋室铭》作者是 朝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或者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 的。 (3)“说”“铭”是古代一种文体,请你再举出二例与之相类似的文体。

二、教材探究

1、《陋室铭》一文中,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2、作者为什么先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用原文语句回答

(1)文章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 (2)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 (3)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 (4)与“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 。 4、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5、文章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理?

7、《爱莲说》一文中“而”字出现较多,请你找出两例“而”为转折关系的实例 A: B:

8、文中作者歌颂的是莲花,却几次提到了菊、牡丹,其用意是什么?

9、用原文语句回答

(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 (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3)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的句子是 。;

(4)比喻君子志洁高廉,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的句子

是; 。 10、文中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的哪三种人?

1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12、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13、本文描写“莲”的语句形象、生动,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写出二句描写“莲花”的诗句 三、读写链接

作者在《短文两篇》中,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用“莲”自比,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同时还要写出你喜爱的原因

23核舟记

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魏学伊 ( )罔.不( )尝贻.( )箬.篷( )壬戊.( )篆.章( ) 多髯.( ) 峨.冠( ) 2、区别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