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4.7《儒林外史》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高中语文 4.7《儒林外史》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课时达标训练7 《儒林外史》 匡超人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染泡(rǎn) 朱履(fù) ..冠冕(ɡuān) 给事中(jǐ) ..B.藩司(fān) .敝友(bì) .C.肄业(sì) .荫袭(yìn) .D.诰命(ɡào) .

盘桓(xuán) .

国子监(jiàn) .妆奁(lián) .拗不过(niù) .

装殓(liàn) .

什物(shí) 补了廪(lǐn) ..

解析:A项,“履”应读“lǚ”;B项,“桓”应读“huán”;C项,“肄”应读“yì”。 答案:D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怠慢 教习 沉鱼落雁 张灯结彩 B.女婿 嫦娥 九宵云外 闭月羞花 C.吹嘘 泥淖 戛然而止 赏罚分明 D.轴心 拙稿 眼花缭乱 大吹大擂 解析:B项,宵—霄。 答案:B

3.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 )

A.话说匡超人看了款单,登时面如土色,真是“分开两扇顶门骨,无数凉冰浇下来。” B.到织锦店里织了三件补服:自己一件,母亲一件,妻子一件。

C.牛布衣笑道:“先生,你此言误矣!所谓‘先儒’者,乃已经去世之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称呼?”

D.自从那年到杭州,至今五六年,考卷、墨卷、房书、行书、名家的稿子,还有《四书讲书》《五经讲书》《古文选本》——家里有个账,共是九十五本。 解析:A项中句号应在引号外。 答案:A

4.(2013·课标全国高考Ⅱ)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

B.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C.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60%的市场份额。

D.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项,“栉风沐雨”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此句中属望文生义。B项,“风姿绰约”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此句中用来形容梅兰芳所饰演的女性角色,正确。C项,“分庭抗礼”现指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适用对象不当。D项,“侧目而视”指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与“傲慢狂妄”相矛盾。

- 1 -

答案:B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清时期,社会小说的两种表现形式主要是“讽刺小说”和“谴责小说”,《儒林外史》和《官场现形记》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B.“讽刺小说”与“谴责小说”主要的区别是表现手法不同。前者的描写比较夸张,对社会的态度更激愤痛恶,对人物毫不留情;后者的描写比较含蓄,对社会的态度比较客观公允,对人物有所体贴。

C.《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它可与意大利的薄伽丘、西班牙的塞万提斯、法国的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抗衡。

D.《儒林外史》主体部分的结构不同于一般长篇小说,它“虽云长篇,颇同短制”,采用的是“糖葫芦串”式结构;整部小说采用独特的讽刺的艺术表现手法。

解析:B项,将“讽刺小说”和“谴责小说”的表现手法说反了,应把二者对调。 答案:B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匡超人)次日清早起来,拿银子到集上买了几口猪养在圈里,又买了斗把豆子。先把猪肩出一个来杀了,烫洗干净,分肌劈理的卖了一早晨。又把豆子磨了一厢豆腐,也都卖了。

钱拿来放在太公床底下,就在太公跟前坐着。见太公烦闷,便搜出些西湖上的景致,以及卖的各样的吃食东西,又听得各处的笑话,曲曲折折细说与太公听。太公听了也笑。太公过了会,向他道:“我要出恭,快喊你娘进来!”母亲忙走进来,正要替太公垫布。匡超人道:“爹要出恭,不要这样出了。像这布垫在被窝里,出的也不自在。况每日要洗这布,娘也怕熏的慌,不要熏伤了胃气。”太公道:“我站的起来出恭倒好了,这也是没奈何!”匡超人道:“不要站起来,我有道理。”连忙走到厨下端了一个瓦盆,盛上一瓦盆的灰,拿进去放在床面前,就端了一条板凳,放在瓦盆外边,自己扒上床,把太公扶了横过来,两只脚放在板凳上,屁股紧对着瓦盆的灰。他自己钻在中间,双膝跪下,把太公两条腿捧着肩上,让太公睡的安安稳稳,自在出过恭;把太公两腿扶上床,仍旧直过来。又出得畅快,被窝里又没有臭气。他把板凳端开,瓦盆拿出去倒了,依旧进来坐着。

到晚,又扶太公坐起来吃了晚饭。坐一会,服侍太公睡下,盖好了被。他便把省里带来的一个大铁灯盏装满了油,坐在太公旁边,拿出文章来念。太公睡不着,夜里要吐痰、吃茶,一直到四更鼓,他就读到四更鼓。大公叫一声,就在跟前。

……

只见一个白胡老者,背剪着手来看,看了半日,在傍边说道:“唩!老兄这一盘输了!”匡超人抬头一看,认得便是本村大柳庄保正潘老爹,因立起身来叫了他一声,作了个揖。潘保正

道:“我道是谁,方才几乎不认得了,你是匡太公家匡二相公。你从前年出门,是几时回来了的?你老爹病在家里。”匡超人道:“不瞒老爹说,我来家已是有半年了。因为无事,不敢来上门上户惊动老爹。我家父病在床上,近来也略觉好些。多谢老爹记念,请老爹到舍下奉茶。”潘保正道:“不消取扰。”因走近前,替他把帽子升一升,又拿他的手来细细看了,说道:“二相公,不是我奉承你。我自小学得些麻衣神相法,你这骨格是个贵相,将来只到二十七八岁,就交上好的运气,妻、财、子、禄都是有的。现今印堂颜色有些发黄,不日就有个贵人星照命。”又把耳朵边掯着看看,道:“却也还有个虚惊,不大碍事。此后运气一年好似一年哩!”匡超人

道:“老爹,我做这小生意,只望着不折了本,每日寻得几个钱养活父母,便谢天地菩萨了。那里想甚么富贵轮到我身上?”潘保正摇手道:“不相干,这样事那里是你做的?”说罢,各自散了。

(节选自《儒林外史》)

6.本文记叙了匡超人一天的生活内容,试简要概括。

- 2 -

解析:这是清新、充实、充满温情的一天。选段从细节处显精神,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把一个勤劳、善良、孝顺、爱读书的阳光青年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与后文做枪手替考、见不得光的行为相比,让人感慨世事变化之快。

参考答案:这一天的生活内容有:杀猪、磨豆腐卖钱;逗乐太公,帮助出恭,服侍睡觉;勤奋读书。 7.作者写匡超人帮助父亲出恭时,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结合教材文本,说一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解析:从匡超人帮助父亲出恭这一细节,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为父亲着想、细心而又聪明的人物形象。作者不直接说匡超人是个怎样的人,而是由人物自己来表现。理解这样写的目的,还要联系课本中的节选,这样才能弄清作者不仅是要表现匡超人的性格特征,更是要借其前后的变化,来说明封建社会儒林对其美好心灵的污染。

参考答案:运用了细节描写、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形象。目的是要写出匡超人是个非常孝顺的读书人,从《儒林外史》全篇来看,还可看出作者有意通过写这样一个善良的孝子在儒林中混迹后,变为一个狡猾、奸诈、虚伪的人,来表现作者所处时代的儒林已经是一个大染缸。 8.潘老爹给匡超人看相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解析:情节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内容上,潘老爹通过看相认为匡超人是贵人。结构上,会推动情节发展。

参考答案:(1)内容上,潘老爹看相,认为匡超人有贵相,妻、财、子、禄都是会有的。

(2)结构上,可推动情节的发展。“不日就有个贵人星照命”,为下文匡超人受到知县的提拔,中了秀才作铺垫。 三、语言运用

9.请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总结匡超人不见潘三的原因,每条不超过10字。

匡超人道:“二位先生,这话我不该说;因是知己面前不妨。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如今倒反走进监去看他,难道说朝廷处分的他不是?这就不是做臣子的道理了。况且我在这里取结,院里、司里都知道的,如今设若走一走,传的上边知道,就是小弟一生官场之玷。这个如何行得!可好费你蒋先生的心,多拜上潘三哥,凡事心照。若小弟侥幸,这回去就得个肥美地方,到任一年半载,那时带几百银子来帮衬他,到不值甚么。”两人见他说得如此,大约没得辩他,吃完酒,各自散讫。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题干要求提取信息的能力。首先划分层次,从“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到“这就不是做臣子的道理了”是一层;从“况且我在这里取结”到“这个如何行得”是第二层;剩余部分是第三层。然后提取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加以概括归纳。最后检查是否符合字数要求。

参考答案:①我做地方官也要拿他;②如若去会成为一生之玷;③将来带银子来帮衬他。

10.住集体宿舍,大学生大都要经历。刚进大学时,第一次离开父母的乐妮同学一天往家里打几个电话,还经常偷偷哭鼻子。而今,重感冒的乐妮同学却对室友念琳同学说:想家,却不敢打电话。下面是她们交谈的部分内容,请你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念琳:①

乐妮:谢谢你!你对我真好! 念琳:②

乐妮:很想家,但不敢打电话。 念琳:③

乐妮:你不记得我刚住宿舍时,偷偷地哭了几次,结果嗓子有些嘶哑,妈妈在电话里听了,以为我感冒了,特地从千里之外的家里赶过来。她自己的身体本来就不太好,结果是我没事,妈妈回家后倒是病了好几天。 念琳:④

乐妮:是啊,所以我没有给家里打电话了。幸亏有你这样的姐姐,叫我如何感谢你呢?

- 3 -

念琳:互相帮助嘛。你要赶紧好起来哦。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连贯、得体、简明的能力。根据两位室友的对话语境,可以推测出她们的谈话内容。

参考答案:①乐妮,感冒好些了吗?要记着吃药。②想家了吧?给家里打电话了吗?③哦?这是为啥?④你是担心妈妈又为你着急,又会累着了。

- 4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