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加工工艺培训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道岔加工工艺培训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具有直尺、卡尺、角度尺、塞尺、百分表、直角尺、千分尺、样板等。垫板加工中,主要检测平面度、平行度、垂直度、粗糙度、斜度、角度、长度等项目,用到的工具主要是直尺、直角尺、样板、卡尺等。 二、加工准备: 1、坯件检验

1)目测检验坯件的形状和表面质量;

2)用直尺或卡尺、直角尺等检验坯件的外形尺寸,确定加工余粮。 2、夹具安装或调整

夹具安装前要将夹具底面和机床工作台面清理干净,检查夹具底部的定位键定位面是否同向安装,各压紧螺栓是否紧固。 3、工件装夹和找正

确定好工件加工基准和夹紧面进行装夹,工件装夹如果采用虎钳时,不能使加工面低于钳口,必要时可以在工件下加垫适当厚度和宽度的垫块,钳口处可加垫适当厚度的铜片;采用吸盘时,应清理干净吸附面之间的杂物;采用螺栓压板时,不能使铣刀与螺栓、压板干涉;装卡后,用锤子轻轻敲击工件,检查装卡是否紧固。 4、刀具安装 1)卧式铣床刀具安装步骤:安装铣刀杆—调整悬梁—安装铣刀—安装支架及紧固刀杆螺母; 2)立式铣床刀具安装步骤:将刀杆装入锥柄孔—装凸缘连接垫圈或变径套—安装刀具—紧固铣刀—拉紧刀杆; 5、铣削加工

铣削前要选择好铣削用量、进给方向、顺铣或逆铣,铣削时首先要进行对刀,对刀时先启动主轴,让铣刀处于工件上方,确定好吃刀量后再进行加工,加工时要随时检查机床、工件、刀具、切屑的情况。

第十节 道岔组装

一 转辙器的组装

一、组装前的准备工作

1、备料:根据生产计划要求,查阅图纸和相关的工艺文件,并按工艺定额领用备齐各种部件。

2、检查各种部件的规格型号,是否和图纸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相一致,并分清左右直曲。

3、打磨钢轨、垫板等部件外露部分的飞边、毛刺和尖角;清除垫板的焊接飞溅物、铁屑、钻屑等杂物;对影响外观和使用性能的缺陷要进行修磨或修配处理。 二、转辙器组装

1、按顺序在尖轨上安装尖轨接头铁、绝缘管、绝缘垫等,装好后待用。

2、在基本轨轨肢按岔枕间距作出需要安装垫板的位置标记以及尖轨前端位置标记。

3、将滑床板的承轨槽放上胶垫,倾斜适当角度,按照标记好的位置挂在基本轨

上。

4、如果是轨撑滑床板,则安装轨撑、调整楔、弹条等扣件,如果是普通滑床板,则直接安装轨距块、弹条、扣件等。调整楔、轨距块的规格,根据间隙进行号数选择。

5、如果是TS类型的滑床板,则先装入弹片扣压基本轨,销钉抹黄油后锤击入滑床台上的销钉孔。

6、如果基本轨跟端为活接头形式,即采用辙跟间隔铁连接基本轨与尖轨,则先将辙跟长螺栓穿过基本轨外侧的轨撑后挂在基本轨一侧,然后装上间隔铁,将尖轨摆放到位,并通过辙跟螺栓、尖轨一侧的轨撑、夹板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组件,再将辙跟大垫板通过螺栓和轨撑底面连接起来。 7、如果基本轨跟端为限位器结构或普通间隔铁结构,则跟端一般不采用大垫板,此时,只须先按顺序装好辙跟垫板,再把基本轨和尖轨上的限位器或间隔铁装好即可。

8、在跟端所有螺栓紧固之前,要检查Q值,同时还要检查尖轨和基本轨跟端是否对正,限位器之间的间隙是否均匀,如果二者有冲突,要在公差范围内进行适当调整。

9、检查跟端支距是否在公差之内,如果超出公差,则要配修间隔铁或调换合适的轨距块。

10、检查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合适后,将密贴段尖轨尽可能拨开,安装好顶铁后,再进行密贴,并检查顶铁与尖轨轨腰之间的间隙,并通过加减调整片或修磨顶铁来进行间隙调整。

11、所有部件安装到位后,检查轮缘槽间隔铁是否有外露边,轨撑、调整楔等安装是否合适,尖轨轨底和滑床台表面是否密贴,最后检查并拧紧所有螺栓,装如开口销。如果是辙跟大垫板,还需要配焊挡条。 12、用特制包装卡将尖轨和基本轨进行固定,并在加工面、螺纹外露面涂防锈油, 最后作出自检及出厂标记。 三、常见问题检查及处理方法

1、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的检查及处理方法:

(1)用平尺检查尖轨非工作边或基本轨藏尖是否平直,否则进行矫直。 (2)用塞尺检查顶铁是否有间隙,否则减调整片或修磨顶铁。 (3)检查尖轨轨腰螺栓是否凸出,否则更换或修配螺栓。 (4)检查基本轨弯折点是否错后,否则重新顶调基本轨弯折。 (5)检查钢轨内侧是否有飞边,否则进行打磨或刨修。 2、跟端支距超差的检查及处理方法:

(1)检查跟端螺栓是否紧固,否则拧紧螺栓。

(2)检查辙跟间隔铁尺寸是否合适或加工是否方正,否则重新配刨或更换间隔铁。

3、尖轨顶面超高的检查及处理方法:

(1)检查基本轨顶面直线度,否则调修基本轨。

(2)检查尖轨断面的高度,否则刨修尖轨轨顶降低值。 (3)检查尖轨是否拱腰,否则调修尖轨轨底平面度。

(4)检查滑床板的厚度,否则刨修滑床台或更换滑床板。

二 可动心轨辙叉组装

一、组装前的准备工作

1、备料:根据生产计划要求,查阅图纸和相关的工艺文件,并按工艺定额领用备齐各种部件。

2、检查各种部件的规格型号,是否和图纸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相一致,并分清左右直曲。

3、打磨钢轨、垫板等部件外露部分的飞边、毛刺和尖角;清除垫板的焊接飞溅物、铁屑、钻屑等杂物;对影响外观和使用性能的缺陷要进行修磨或修配处理。 二、可动心轨辙叉的组装 1、长短心轨组装:

将长短心轨摆放到平台上,确认轨底是否与平台密贴,然后将长短心轨拨靠密贴并将前面没有间隔铁部位的螺栓穿入并适当紧固,再安装间隔铁并固定。装成组件进行整体加工后待用。

2、长短心轨组装时,应通过打磨间隔铁保证长短心轨的密贴、开口尺寸及两工 作边的直线度(两侧空线均匀,不得抗线)。

3、在组装平台上依次摆放好辙叉垫板、承轨槽胶垫,并用销子插入垫板孔进行定位。

4、用吊具卡住翼轨轨头并将翼轨在垂直方向倾斜适当角度,将翼轨轨底落入承轨槽中,同时检查并调整两翼轨的方正。 5、安装翼轨两侧轨距块并压上弹条等扣件。 6、安装咽喉间隔铁,并调整前端开口尺寸。

7、安装辙叉咽喉部位的翼轨轨撑及调整楔等抠件,并测量咽喉尺寸。 8、安装叉跟尖轨并压上扣件,然后装入翼轨和叉跟轨之间的大间隔铁。

9、安装长短心轨组件到台板并进行辙叉Q值定位,然后装入翼轨和长心轨之间的大间隔铁。 10、分别将长心轨拨至直股或曲股,然后安装固定叉跟尖轨和短心轨的限位顶铁,并调整顶铁和钢轨之间间隙。

11、再次将长心轨分别拨至直股或曲股,安装防跳顶铁及心轨限位顶铁,测量并调整翼轨轨头内侧和心轨工作边的间距以及顶铁与轨腰的间隙。

12、分别检查长心轨和翼轨的密贴状况以及心轨轨底与承轨台板的空吊板状况,并进行调整。

13、分别检查直股和曲股的线形,并进行调整。

14、安装二动拉板,将心轨分别拨至直股和曲股,测量并调整二动的定位及反位尺寸。

15、再次检查辙叉各部位尺寸及外观,如不合适,进行调整,自检合格后由专检进行检查。

16、松开翼轨和岔跟尖轨、长心轨之间的连接螺栓,退出大间隔铁。

17、对间隔铁安装部位的钢轨轨腰、间隔铁与钢轨配合的圆弧面进行打磨,清除锈迹或污物。 18、分别在轨腰和间隔铁的打磨部位涂抹专用粘结剂,并迅速进行配合安装回原位。

19、拧紧连接螺栓,并用扭力扳手检测拧紧力矩。

20、按要求做出产品标记,并在加工面及螺纹外露面涂防锈油。 21、用专用包装件进行辙叉组件的包装。 三、常见问题检查及处理方法

1、趾端开口超差的检查及处理:

(1)检查轨距块大小是否匹配,否则更换大小面。

(2)测量垫板铁座焊接位置是否正确,否则进行更换。 2、咽喉尺寸超差的检查及处理:

检查间隔铁的尺寸,并进行适当的修配 3、心轨与翼轨不密贴的检查及处理:

(1)用平尺检查心轨工作边或翼轨藏尖是否平直,否则进行打磨、刨修或重新

矫直。

(2)检查翼轨第二弯折点藏尖铣削是否到位,否则进行修磨或重新铣削。 (3)如果存在一侧为前开口,另一侧为后开口,则应该检查整体线形,整修整

体线形时,要综合检查翼轨弯折支距、垫板定位、垫板焊接尺寸以及心轨断面尺寸等,并进行相应修配。

(4)检查心轨二刨和三刨台的高度或是否有飞边,否则进行打磨或刨修。 (5)检查翼轨或心轨的密贴面刨切斜度,必要时将斜度适当调整。 (6)检查一动转换部位的长心轨轨肢与翼轨轨肢上表面或侧面是否干涉,否则

要进行修磨处理。

(7)检查防跳顶铁与心轨轨肢或轨腰是否干涉,否则进行修配。 4、心轨底面空吊板的检查及处理:

(1)检查所有垫板及台板的厚度是否一致,对超差的台板进行更换或修磨。 (2)检查长短心轨轨底面的平面度,如不合适,进行修调。

(3)检查长短心轨装配后轨底面是否在同一平面,否则进行修配。 (4)检查组装平台高低是否有位移或不平整,否则调矫组装平台。 (5)检查个别部位是否存在误差累积,否则要消除累积误差。

三 注意事项

1、道岔轨件吊运及临时存放时,要根据长度合理安排吊点和吊具,必要时采取双车或扁担梁同时起吊,存放时要加料垫,以防钢轨变形。

2、轨距块的安装规定如下:钢轨工作边一侧,13号轨距块;钢轨非工作边一侧,11号轨距块。可根据方向及轨距要求调整安装各号轨距块。

3、弹片安装规则如下:大斜面朝下,小斜面朝上,穿入滑床台板槽孔中,后端顶到挡台。

4、销钉的安装规则如下:平面压弹片,园柱面朝上。安装销钉时,销钉应涂上黄干油锤击打入。销钉的安装方向应一致。

5、紧固Ⅱ型弹条的螺栓,其拧紧程度以弹条下颏挨到轨距块为准。安装Ⅲ型弹条时必须使用专用安装工具,严禁使用敲击方法安装弹条。弹条的内圆角边与铁座的边沿应留出8-10mm的空余量。拆卸Ⅲ型弹条时,亦必须使用专用拆条工具。Ⅲ型弹条不宜反复拆装,反复拆装次数不得多于三次。

6、防松螺母预拧扭矩为:M20为150N.m;M22为190N.m;上下螺母缝隙为0.5-0.8mm。M24为300N.m,M27为470N.m;上下螺母缝隙为1.2-1.5mm。

四 检验

1、检查各部件使用是否符合图纸或技术要求。 2、检查扣件和紧固件是否安装到位、是否拧紧。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