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青岛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络,加强航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积极扩展青岛港口向纵深腹地的物流服务辐射,结合保税港区功能积极建设腹地内陆港。

(4)提升口岸服务质量与效率。加速推进青岛港口信息化平台和网络建设,加快青岛国际航运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口岸集约化工作平台,为青岛港口提供高效的口岸管理服务支持,提高综合竞争力。

(5)充分发挥保税港区作用。强化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四大功能,培植壮大港口物流业,完善物流园区服务功能,建设大宗商品集散交易区,扩展保税港区对国内外的需求吸引与服务辐射能力。

(6)加快发展国际物流。面向日、韩市场,拓展欧美、新欧亚大陆桥经济腹地,强化区域物流辐射能力和带动力,增强国际物流发展的源动力。开通与韩国、日本的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通道。

(二)设施布局

按照物流系统建设的要求和相关规划,确定各港区与相关物流园区的定位与功能划分,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分工明确、能够顺畅协调与协作的设施集群,并以此为依托构建港口物流服务体系。

1.港区布局。以环胶州湾港口集群为中心,以前湾港区为主体,董家口港区、鳌山湾港区为南北两翼,黄岛油港、

13

青岛老港区及其它地方港区和专业港为辅助,相互联动、共同发展。

2.港口物流园区及物流中心布局。以前湾国际物流园、保税港区物流园、董家口物流园、西海岸出口加工区物流中心、胶南临港经济开发区物流中心等相关基础设施构成港口物流设施系统。

二、空港物流系统

(一)发展定位、任务及重点

1.发展定位。强化现有机场服务半岛、辐射全省及周边省市的地位。在青岛新机场规划建设设施先进、功能完备、服务高效的航空城、区域性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将青岛空港打造成为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

2.发展任务。充分挖掘现有机场吞吐能力,围绕沿黄流域扩大异地货站建设范围,延伸空港产业链,增加机场中转货邮量。重点开展半岛国际机场建设前期工作。推动空港物流、航空服务业发展。

3.发展重点

(1)提高机场货运吞吐能力。建设机场相关基础设施,增加和开辟国内外航线,逐步形成“中枢辐射”航线结构。做好疏港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高青岛空港的货运吞吐能力。

(2)整合空港物流资源。完善空港物流园区服务功能,强化各类物流企业服务的集约化、规模化与组织化程度,实

14

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互补化。

(3)建设物流转运中心。积极引进专业化航空货运企业、国际知名航空物流公司进驻青岛,提升青岛机场的货运枢纽地位,形成面向东北亚地区的区域性航空货物转运中心。

(4)拓展物流辐射区域。逐步扩大青岛机场航空货运服务的范围,强化与经济腹地和周边城市的合作,增设异地货站,提升机场中转货邮量。

(二)设施布局

按照有效利用土地,集中布局、合理规划的原则,同时考虑到青岛城市发展与城市配送的要求,空港物流设施系统由空港内部货运设施与空港物流园区以及城阳综合物流园区共同构成。空港物流园区主要以航空物流加工、包装、配载、转运、多式联运等为主要功能。城阳综合物流园区为空港物流提供相关配套服务。

三、陆路(公铁)物流系统 (一)发展定位、任务及重点

1.发展定位。规划建设设施先进、功能完备、服务高效的陆路物流基础设施系统,支持其建设成为服务山东、辐射周边,面向国际的现代化综合运输枢纽和物流中心。

2.发展任务。加快公路、铁路路网及枢纽规划建设,协调解决公铁联运、公水联运、铁水联运的发展与运作,提升

15

公铁货运场站与其他专业化物流基础设施的联合运作水平,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跨区域运输合作,充分发挥我市的口岸与枢纽优势。

3. 发展重点

(1)提高集疏港服务能力。加大铁路、公路的建设力度,增强进出港货物的集疏运能力,增强青岛市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及内陆地区的辐射作用。

(2)优化铁路中心站和交通网络。建立合理衔接中心站和主要物流节点的交通网络,优化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与公路衔接条件,确保胶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功能的充分发挥。

(3)提高公路运输效率。合理规划与统筹协调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功能,合理设臵高速公路出入口,提高现有道路利用效率,实现公路运输和城市的协调发展。

(4)发展多式联运。重点加强港口与陆路的协调工作,推动“公水”、“铁水”和“公铁水”等多种模式多式联运的发展。积极发展和利用公路甩挂运输,为多式联运提供高效的运输服务。

(5)规范市场行为。鼓励物流企业整合、改造和提升现有物流资源,逐步形成以大型专业市场为主枢纽,服务于商贸流通、便捷的市内配送和辐射全国各地的干线运输物流发展格局。依托管理规范的大型专业市场,对经营业户进行统一管理,改善行业秩序。

(二)设施布局

16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