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俄林业经贸合作的战略构想与对策措施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推进中俄林业经贸合作的战略构想与对策措施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推进中俄林业经贸合作的战略构想与对策措

田刚

中俄林业经贸合作是两国可以先行的和最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特别是中俄林木产品贸易和森林资源合作开发可以带动其他领域的合作。中俄林业经贸与合作开发具有客观需要、优势明显的特点。近年来,俄罗斯政府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其国内经济,制定了大力引进外资、开发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森林资源、发展森林工业、振兴经济的战略。这为中俄在森林资源领域的广泛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可能。面对俄罗斯丰富的资源和宽松的政策,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有关国家对投资开发俄罗斯的森林资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中国在俄罗斯投资开发森林资源、进口俄罗斯木材具有得天独厚的、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优势。利益的共同性和需求的互补性决定中俄林业经贸合作的长远发展前景。

一 中俄林业经贸合作的战略构想

中俄林业经贸合作是实现两国林产品、生产要素和资源优势互补,推动中俄经贸发展和互利合作的重大工程。在制定推进战略时,要从两国国情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出发,从两国林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互利互惠原则,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区域林木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依托区域雄厚的资本要素和丰裕的劳动力资源,进行森林资源开发和林业科学技术合作,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界优化组合配置,使两国的林业优势产业得以迅速形成和发展;通过资本、技术、劳务和贸易的双边和多层次合作,提高两国的林业产业技术水平,从而改善两国人民的整体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两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

(一)营造中俄两国区域林业产业集群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提出的钻石模型是当今最有影响的集群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集群成长需要4大因素的密切配合,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而政府对这4组因素起着综合作用。其中生产要素指一个国家在特定产业竞争中有关生产方面的表现,它还可细分为以智力、知识和创新为代表的高级要素和以基础设施、制度环境为代表的基本要素;需求条件指本国市场对该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如何;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指这些产业的相关产业和上游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如产业的一体化及技术的相关性;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指企业在一个国家的经营策略、组织和管理形态以及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核心企业竞争力、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等,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大于相关部门竞争力的总和。按照钻石模型理论,中俄两国区域林业产业具备集群的要素条件(见下表)。

中俄两国区域林业产业钻石要素细分

关键因素 区域要素优势 生产要素基础条件好,森林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 生产要素 林业生产基础条件好,林业生产转换能力强; 区域内有一批知名林业院校和科研机构,为林业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 区域林木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人们对林木产品的天然、健康、安全的观念日益增强; 市场需求条件 世界其他林木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对俄罗斯、中国的林木产品需求旺盛; 消费者收入不断增加,支付能力日益增强,林木产品消费量巨大。 区域以林木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在空间上已经基本形成,生产林木产品的集群现象日益突出;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与林木产品相关的机械加工、家具业、包装业、运输业、建筑业、旅游业、建材业、室内用品、皮革制品、高新技术产业等有竞争力的产业已经或正在形成。 企业战略、企业结大量企业进入、企业数目急剧增加,企业间不断进行资源整合,竞争能力日益提高; 构、同业竞争、发展机遇 涌现一批林木产品品牌; 区域林木产品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秩序化。

林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与特殊的资源禀赋条件密不可分。中俄两国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如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原木、锯材和纸浆等产品的生产量巨大;中国东北地区(含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森林资源、劳动力资源、适用技术和其他要素条件则有利于林业产业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中俄两国人民对林木产品有着强烈的喜好。随着两国人民生活水平的益提高,人们对安全、健康的天然材料的需日益增长,同时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欲望也越越强烈。这些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会刺激企业的创新活动和产业升级。完备的关产业和支持性配套产业的催生,不仅能够下游产业提供竞争制胜所必需的低成本原,而且还可以推动下游产业在制造工艺、新品规划与研发等方面的创新活动。这也是中两国的发展机遇和竞争战略的需要。良好的境会巩固两国的持续投资和持续创新。这一境还可以使双方特定产业(林业产业集群)成高度且不断成长的生产力。在有利于投资环境里,竞争会不断强化特定产业创新和升的动力与压力,并推动企业走上国际化之,使林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速度和整体生产力平逐步超过世界上的其他竞争对手。通过发区域林业产业集群,有利于开展多层次多领的国际经贸合作与交流。

(二)建设中俄两国区域森林资源基地林产品市场是森林资源约束型市场。一方,森林资源状况必然会对林产品国际贸易的规模、流向产生初始约束;另一方面,日渐增长的林产品需求又必然要推动森林资源的发展。森林资源基地是指林业产业经营所依托的各种森林资源的培育基地,是林业产业的“第一车间”,它在实施林业生产过程中起着基础作用。第一,森林资源基地是林业产业链中的

源头。资源基地为林业产业提供各种资源,它在林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居于基础环节。第二,资源基地是确定林业经贸合作的基础,它的确定是以市场为导向和区域的资源特点和优势为基础的;同时,基地的规模也会影响林业产业的规模和效益,最终影响中俄林业经贸合作的发展。第三,资源基地的合理建设是中俄两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基础。资源基地建设是连接林区生产经营活动与林产品市场的桥梁。通过资源基地的建设,将分散的林业生产经营活动集中起来,形成一定的规模,既使林业产业取得规模效益,又保证了区域林业经贸活动的稳定开展。因此,要抓住当前发展机遇,着手制定近期开发战略目标,把握长期开发的资源基地,培育未来的森林资源,保证近期和长期的木材和林产品供应,以满足两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森林资源开发条件较好。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阿铁路及其支线为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运输条件。该地区水、电资源丰富,供给充足,可以满足森林资源大规模开发的需要。中国与俄罗斯有漫长的边境线,双方有许多对应口岸和过货通道。今后几年,随着相关地区和城市桥梁和高速公路的逐步兴建,运输优势将更加明显。这些优势给建立森林资源基地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为了提高林业的国际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应尽快创建中俄区域森林资源基地,以满足中俄两国急迫的战略需求。优势互补,是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首要条件。尽管目前中俄区域森林资源拥有独特的优势与潜力,但其勘查、开发利用程度较低,资源优势转化不明显,急需加快步伐将资源优势与潜力转变为经济优势。建议对中俄区域森林资源勘查、开发、加工与利用进行统筹考虑,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同时,两国还应成立相应机构,加强协调,建立森林资源合理勘察与开发决策支持系统,尽快挖掘区域巨大的森林资源潜力。为此,结合目前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和中国振兴东北的战略需求,建议实施积极的中俄地缘战略,以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森林资源基地为核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