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基本概念

b、只注重民族性 导致自身发展的落后和被动 c、只注重世界性 导致国家或民族特点是消解。 d、二者结合:

正确理解和把握民族性,避免僵化和封闭。 正确理解和把握世界性,避免盲目性。 (二)人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1、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

a、基本概念b、历史上的错误c、二者要统一 2、人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

a、基本概念b、历史上的错误

c、有联系:纯粹的理性和非理性是不存在的;两者各有所长。 3、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问题

a、基本概念b、历史上的错误c、摆脱片面性,认识统一性 (以上这三部分,c点都是较主要的,应理解记忆 。)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教育目的的历史回顾

主要是记住2001年6月的,别的大体看看。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 ④ ① 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② 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明确了我国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 ③ 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17

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赋予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国当代教育的重要使命。 ④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反映了我国教育的基本使命。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与含义

基本思想: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人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人才能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发展。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意义

为我们科学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方法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简单了解即可)

四、教育目的实现的理性把握 (一)要以素质发展为核心

素质的实然性指素质的现有状态;素质的应然性指素质的应有状态 两者应有机结合。

(二)要确立和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1、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的必要性:我国教育目的决定的;实践教训;科学知识证明

2、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

与西方的全面发展不同 不是平均发展、均衡发展 不是忽视人的个性发展 3、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

各育不可分割又不能相互代替。

要避免两种倾向:只注意联系;只注意区别。

18

4、要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

要以教育目的的要求来时刻校准教育实践活动的方向,把它作为衡量、评价教育实践的根本标准。

但如“应试教育”,原本只是手段的考试,却成了教育追求的目的。真正的教育目的在实践中被遗失,教育实践背离了教育目的的宗旨。

复习建议:本章是教育学的重点部分,也是各个院校命题的重点部分,大题基本上每年都有,因此每一节都是重点,复习时该记忆的要记忆,该理解的要充分理解,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单纯地记熟课本上的条条框框也不能算吃透课本,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在平时多把课本上的理论结合实际,才能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当中,把知识学活了,才能“对付”各种题,在考试时才能做到运用自如、信手拈来。

第四章 教育制度(次重点章)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包括两个方面:

(一)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论述的重点)

1、教育的各种施教机构与组织(只论述)

教育的各种施教机构与组织又有学校、校外、幼儿、成人教育机构与组织等。 2、教育的各种管理机构与组织

(二)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当作教育管理问题来

论述)。

特点: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强制性

二、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一)政治——直接影响

决定教育权,受教育权,教育观念。 (二)经济

提供了一定了物质基础和相应的客观需要 (三)文化

19

不同文化类型必须会影响教育的类型,影响到教育制度(尤其是科学技术) 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 在原始时代,教育还未分离出来,无学校,没有教育制度。 (二) 古代阶级社会之初,简单的学校系统产生,产生古代教育制度。 (三) 现代学校 教育制度系统、完善(教学内容、学校规模、学校结构)

(四) 当代 教育制度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幼儿、校外、成人 发展方向是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对于终身教育,主要在后面详细论述)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教育制度的核心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

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及其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一) 大学的产生与发展(12世纪产生,18到20世纪发展完善) 最早产生于意大利、法国、英国。 (二) 中学的演变(文艺复兴前后) 英国的文法学校、德国和法国的文科中学

实科中学的出现是中等教育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三) 小学的兴起与普及(文艺复兴前后)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 到19世纪后,许多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普及了初等教育。 (四) 初级中学的出现与迅速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 第二次技术革命,把义务教育延长到了八到九年。 (五) 职业学校的兴起(第一次世界大站后) (六) 高级中学的发展(20世纪中) 第三次技术革命,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2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