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10讲 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20届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10讲 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一)课内古诗词曲专项训练

七年级(上册) (一)杂 诗

1.古诗词一般避免重复用字,而本诗却连用了两个“故乡”,这是诗人的疏忽吗?为什么? 这不是诗人的疏忽,连用两个“故乡”,表达了游子他乡遇故人时渴望了解故乡人、故乡事的急切心情。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采用借代(象征)手法,以故乡特有的风物借指(象征)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用问句结尾,引人深思,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用叙家常的形式表现对家乡的眷恋,平淡质朴,诗味浓郁。

(二)夜雨寄北

1.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涨”字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暗含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渐浓,衬托出了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涨”字,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三)淮上与友人别

1.第一、二句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分别的时间和地点。与朋友分别的离情别绪,恰好与这大好的春光形成鲜明的反差,烘托了离别之苦。

2. 诗歌的第三句,写“风笛”和“离亭”有何作用?

“风笛”与“离亭”具有特殊的意蕴(或:是象征别离的意象),能烘托诗人别离的愁情。

(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同是宦游人(出外做官) .(2)无为在歧路(不要) .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和“望”字。

“辅”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1

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仍像在身边,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精神。

(五)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诗的颔联借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闻笛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烂柯人”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这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用“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抒发诗人遭遇贬谪的感慨。其中又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指新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这首诗尾联中的“长精神”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进取向上、坚忍不拔(意志坚定)(意思对即可)的人生态度。

(六)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首句中描绘了哪些意象?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描绘了漂泊无定的杨花和叫声凄切的子规。诗人通过描绘南国这种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苦的气氛。

2.(2019·预测)最后两句语言凝练,内涵丰富,你从中读出了哪三层意思?有什么表达效果? 意思:①诗人只能把自己的愁思托付给明月;②诗人和朋友可以同时看到高照的明月;③希望明月尽快带去诗人对朋友的问候。 表达效果: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使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让它带去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牵挂之情。诗句想象丰富、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七)登飞来峰

1.鸡鸣日出是传闻之景,同时也是诗人美好前程的象征。“浮云”寓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2016·河池模拟)“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敌对保守势力的勇气和决心。

(八)题破山寺后禅院

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句妙在何处?

2

示例:这两句更多的是在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愉。一个“空”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部消除的精神状态。

2. 诗的尾联动静关系处理得很巧妙,请结合诗句分析。

“静”是指“万籁俱寂”,“动”是指“钟磬音”,用钟磬音的悠扬不绝衬托环境的幽静,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意思对即可)

(九)望 岳

1.(2018·恩施)品味颔联中“钟”字或“割”字的妙处。

“钟”字是聚集之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将神奇和秀丽聚集于泰山的情感。“割”字,有泰山分割天色之意,描绘了泰山将天色分割,山北山南昏晓分明的画面,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景象。

2.(2018·恩施)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

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在胸中荡漾;定睛凝望,鸟儿飞归,眼眶也似乎要裂开。 3.(2018·恩施)通读全诗,概括诗人表达的情感。

诗人通过描写泰山雄伟磅礴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攀登顶峰,俯瞰一切的雄心壮志。

(十)观沧海 曹 操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写作特色。

示例:①情景交融:借大海的宏伟广阔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②虚实结合:写景为实,想象为虚。③动静结合:水的动,岛的静;树木百草的静,秋风洪波的动。④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

2.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表达了作者胸襟开阔、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气概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十一)木兰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赏赐百千强(多,余) .(2)出郭相扶将(外城) .

2.“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意思答对即可) 3.说说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3

既是一个美丽清纯的少女,又是一个英勇杀敌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乡。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七年级(下册) (十二)饮 酒

1.(2017·凤山一模)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心远”和“悠然”。 2.请从炼字角度说说“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能否改为“望”?

不能。“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我的意趣。

3.“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在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表达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后悠然自得、恬淡舒适的心情。

(十三)登幽州台歌

1.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两个“不见”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为什么?

不同,前一个“不见”是感怀历史,后一个“不见”是对将来提出希望,悲怆之情递进,由古及今,表现出诗人的感慨。

3.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

(十四)次北固山下

1.请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

“正”是指风顺而不猛,“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风正一帆悬”,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写出了小船在江面上顺风前行的样子。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表现了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的自然理趣。

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