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为人民服务》名师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部编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为人民服务》名师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为人民服务》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彻、迁”等9个生字,会给它们组词,学会“革命、街坊”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3.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子含义,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学习“彻、迁”等9个生字,会给它们组词,学会“革命、街坊”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子含义,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你在哪里看到过“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呢? 2.你在哪里听到过这句话呢? 预设:阅兵式上。 3.谈话导入。

你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你知道这句话是谁提出来的吗?你知道他是在什么场合提出来的吗?一起走进课文来看看。

4.历史解读。

这句话原本是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上的演讲。张思德因奋力将队友推出窑外,自己被埋而牺牲。毛泽东在演讲中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1 / 7

二、认读生字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得很熟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你认识它们吗? 革命 解放 彻底 利益 意义 剥削 压迫

批评 兴旺 五湖四海 目标 责任 牺牲 死得其所 制度 寄托 哀思 2.和同桌互相指读生词。 三、内容感知

(一)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围绕中心论点讲了哪些? (二)快速默读课文,完成任务。 要求:

(1)把文章读通顺,读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文章除作者外还涉及到了几个人物,他们是谁? (3)作者围绕中心论点谈了几点?

(三)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课文,交流讨论: (1)谁来为人民服务? (2)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

(四)再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号,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内容?试着找出关键词句加以概括。

1.每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都在讲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 2.合作完成表格的填写。 3.小组展示: 示例一:

(1)自然段内容:革命队伍是为人民服务的。

(2)每句话在讲什么?(谁是革命队伍?革命队伍为谁工作?) (3)提问:张思德是什么人?

4.小组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填好表格,交流展示:总结本文的中心论点: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5.谈一谈你对中心论点的理解。 四、整体感知

1.文章除作者外还涉及到了几个人物,他们是谁? 预设:张思德、李鼎铭、司马迁。

2 / 7

2.简单谈一谈你对他们的理解吧。

3.认真品读课文,作者围绕中心论点谈了几点? 预设:

(1)要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的生死观。

(2)要接受批评,接受批评的原则是“是不是出发点为人民服务”。 (3)我们要团结起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减少牺牲。 五、学写生字

下面我们来学习会写的字9个,相信大家可以很认真地记住它们。 1.课件出示:

会写的字:彻 迁 泰 迫 批 标 牺 炊 葬

2.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小组讨论:要写好看这些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预设:观察字形,掌握结构,仔细书写。

4.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9个生字。展示书写,跟课本上范例比较一下,看谁写得好。想一想你能怎样记住它,组成词语记一记。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好用。

5.小组评选最美书写,教师投影展示。 六、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为人民服务》”,一起来闯关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篇课文是一篇演讲稿,先来明确一下演讲稿的格式。 预设:同学们说一说,老师进行补充和强调。 2.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又是怎样来证明的呢? 预设:提出观点——证明观点。

3.根据学习要求,小组进行研读,合作学习。 二、探究思考 (一)提出论点。

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到作者的论点。 1.出示句子一:

3 / 7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预设:

(1)完全:除了为人民服务没有别的目的。

(2)彻底:无论何时何地就是为人民服务,是贯彻到底的为人民服务。 2.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请找出相关的词语或短语,进行整理。

预设:

(1)要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的生死观。

(2)要接受批评,接受批评的原则是“是不是出发点为人民服务”。 (3)我们要团结起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减少牺牲。

3.作者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中心论点,是怎样一层一层证明的呢?(二)证明观点——死的意义。

1.认真读一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表达观点的? (1)出示句子: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2)作者怎样说明了“死的意义”不同? (3)你读出了什么?

(4)“死的意义”有什么不同呢? 预设:学生试试回答。 2.读一读司马迁的话。

预设: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引用来例证。

(2)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什么样的生死观是正确的呢? 预设:学生自由回答。

(3)你还能想到哪些古诗词也是在论述生死观呢? 预设: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4 / 7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