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偶的走路?

(当学生自由即兴模仿,教师可轻声地播放《木偶的步态舞》作为背景音乐衬托。当有的学生能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 (2)设问: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木偶的形象?(活泼、可爱、滑稽、动作机械??

教师适时表扬用词恰当的学生,表扬他们观察很细致,总结很得当??) 二、聆听《木偶的步态舞》。 1.(1)揭示课题——标题名称。

(2)欣赏第一部分音乐,要求学生在安静听音乐的前提下,可以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做无声的动作及脸部的表情。

(3)再次听第一部分时,学生可离开座位,走合拍的步子,及做身体动作,还应保持安静,能边听边即兴表演,互相不必语言交流。教师也同时加入学生的行列。(有条件的教室,学生最好脱鞋在地板上走动,教师也一样,这样能保证安静,听清音乐。)

(4)聆听第二部分音乐,要求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

(5)设问: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木偶的怎样形象? 2.完整地聆听《木偶步态舞》。

要求学生安静地边听音乐边根据音乐的发展变化即兴地做各人的模拟木偶的动作,把第一、二、三部分的动作有变化地进行表演,看谁做得最好?尤其是“步态”要做得与音乐相吻合。

3.小结:音乐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童趣与乐趣。 三、 编创活动:节奏问答

1.节奏问答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是一种较为自由的一种即兴创作活动,没有太多的制约,原则上长度相同即可,但也不是完全一定要一样的小节数。

2.节奏问答包含诸多音的要素,如力度、速度,以及疏密度等,而问答相当灵活,可以强对强,也可以强问弱答、弱问强答??。

3.开始可以师问生答,或生问师答,在实践中主要是学生间的相互问答,时间上也较宽松,按课堂情况而定,但不宜做得时间太长,视学生兴趣而定。宜每课做

13

些活动,细水长流。 四、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表演《摇船调》,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2.猜谜活动交流。 3.单元小结。 教学重难点: 感悟谜语的乐趣。 教学准备:

课件、收集谜语、白纸、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猜调》导入:一问一答的歌曲上节课我们学了《猜调》,今天我们再唱一首这样的一问一答歌曲。 二、聆听

1.聆听(录音)范唱。要求:能听出问什么?怎样回答?

2.再听范唱。要求:能感悟到“摇船”的感觉吗?如当你有感觉时,请用摇船的动作为歌曲伴随律动。

3.用投影或幻灯打出歌谱(也可抄成歌片),让学生边听录音边做摇船动作边看歌谱,反应快的学生可以随录音轻声哼。

4.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分男女声(或小组)试唱歌曲。教师从中获取反馈,纠正个别乐句的错误,如第3、4小节的一字多音,附点节奏等。 三、表演《摇船调》

1.各人自学歌曲并设计表演。

14

2.各组排列成船形(四组4条船)教师手执口风琴到各组轮流伴奏(不带旋律,曲谱见课本),全班学生随教师的口风琴伴奏边唱边观察各组的表演(即兴)。教师到哪一组中间,该组就边唱边表演,各组唱一段歌词即间→答→问答。师生评价。

3.学生学习口风琴伴奏:

(1)找到G音及G=1,并顺次找到“1 2 3 5”四个音。 (2)学奏伴奏谱8小节。

(3)在教师弹奏钢琴的旋律下,学生吹伴奏。 (4)学习最后4小节口风琴伴奏。

4.两组为一歌队,一问一答(表演、伴奏,均由队员自己承担)。 5.评价小结。 四、猜谜语活动

1.各人把上节课后收集到的谜语进行交流。 2.修改收集到的谜语。 3.为《摇船调》编创新的歌词。

4.演唱创作新的歌词的《摇船调》,并进行表演。 5.小结:音乐给我们带来童趣、乐趣。 五、教学小结。

15

第四课 音乐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苗岭的早晨》等不同风格的乐曲,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及音乐情境美。

2.听辨乐器,能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 教学重难点:

熟悉乐器的音色及种类。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觉直接导入:

(1)播放《游击队歌》与《苗岭的早晨》的第一句音响。 (2)设问:你能听辨出这两首作品的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揭示作品的名称及演奏的乐器名称: 《游击队歌》——口哨; 《苗岭的早晨》——口笛; 二、聆听《游击队歌》:

1.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及作曲家贺绿汀。

2.复听时,可允许班上会吹口哨的同学随录音跟着学吹片断 三、聆听《苗岭的早晨》:

1.设问:听了这首作品你想像一下,苗寨早晨的美丽情景,并把它描述出来。 2.教师简单介绍口笛乐器。

四、 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

1.这一听辨活动,主要是将曲名、音色、画面形象连为一体,即:将听觉、视觉、人文联系在一起,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的能力。

16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