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浅谈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摘要】高中语文新教材以崭新的面目呈现于师生面前,让莘莘学子爱不释手,令众多园丁喜不自禁,大有“映日荷花别样红”之感。我在教授新教材时,着力让学生的心灵与古诗的涵义相碰撞,让学生们能够更深刻地去了解古诗,并且从中学到一些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关键词】高中学生;语文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一、直抵学生心灵的古诗文背诵

新教材在古诗文的安排上有两个明显变化,一是增加了阅读量,二是加大了背诵量,要求以诵读、背诵为主来学习古诗文,以期达到厚积薄发的目的。这种通过加大人文教育来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水平的方法,确实是一个直抵心灵的好方法。

罗曼·罗兰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所以一个人无论他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如果他从来没有读过《老子》、《论语》、《孟子》、《诗经》、唐诗、宋词、汉文章……如果他对于“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

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等等,这一切都一无所知,那么,他绝对没有资格说他懂得什么是“中华民族”!

要了解中华民族,要继承千百年来的中华文明,要培养历史巨人般的崇高情感和广阔胸襟,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人文教育,通过那些千古名篇去体验和感知我们民族的伟大灵魂。退一步,单从语文的角度来讲,阅读古诗文在我们仔细品味那美轮美奂的文字时,文学大师们鲜活生动的形象浮现在我们面前,古诗文字里行间流动着文学大师们青春的活力和激情:他们蔑视权贵、抱负满怀;他们傲岸不驯、恣意反抗;他们饮酒赋诗、纵情欢唱;他们渴望突破各种各样的传统束缚,建功立业。他们对自由和欢乐充满追求和向往,以及他们对人生和社会富有哲理的思考,无不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古诗文,读,可以长智慧;说,可以显文雅;写,可以彰文采;引,可以饰华章。真是一举多得。 二、还权于学生 处理自读教材

与讲读课本相配套,新教材又发行了内容丰富、容量较大的语文选修本,供学生课外自读,这不但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能在自读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于无疑处质疑”的习惯,这是绝好的还权于学生的教材。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劣等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一个优等教师则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语文读本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理想教材。指导自读,让学生自己动起来,

自我揣摩,自我解悟,奋起才智,去发现真理。这时,教师仅仅是一个向导,把“质疑”“解疑”的权利还给学生,这样,既弘扬了学生的个性,又开发了其创造力。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已习惯于自己设疑,自我解答;或者师生讨论解答,这固然无可厚非,但常常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懒惰的习惯,没有了探究的意识,缺乏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更谈不上创造力的培养了。

自读,放手让学生质疑,表面上看起来太浪费时间,实际上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的大脑在主动地、积极地思考。可能起初只有少数同学能“于无疑处质疑”,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加以研究解决,但是如能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品质,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通过自学,经常适当地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存疑、思考,这是一条造就综合素质人才的成功之路。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语文课本,仅仅把课本当成一种“例子”,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发现真理的能力。

三、顺应时势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新教材增加了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有即席发言、演讲、交谈、采访、讨论、表演、辩论等,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口语交际技巧,增强学生日常交际的能力,这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明智举措。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和国际性交流、合作和竞争的加强,言谈辩论作为信息、思想和感情的第一载

体,已远远超过了语文学科的范畴,已成为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加强交流、统一思想、发展合作、开展竞争的主要手段。它是领导艺术的重要因素,是捍卫真理的锐利武器,是宣传教育的有力手段,是洽谈业务的必要能力,是增进友谊的宽广桥梁。一言以蔽之,口才是人们建功立业的重要资本,能言善辩是人们取得发言权、争取主动权的重要本钱。

口语交际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不仅涉及语修逻文等知识,还涉及美学、哲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难怪,许多教师说,上好一节口语交际课,难于上青天!它的综合性愈强,愈说明口语交际课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素质的最佳途径之一。这正是新教材主旨精髓之所在,我们必须花大力气去研究。口语交际是学生很乐意学习的语文实践课,只要我们教师不断积累经验,开创性开展训练,一定能培养出众多真言能立身、妙言能安邦的天下奇才。

新大纲、新教材、新课程方案,正以焕然一新的教学体系,冲击着陈旧的教学模式,改变着积淀已久的教学思想,撞击出一串串闪光的教改火花。在这一串串火光之中,我分明感到了语文教学园地那一抹火光也分外明亮,这是同行同仁、语文界的巨擘们奉送于我的指路明灯,使我在语文教学中不会走上歧路。 (责任编辑:刘影)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