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分离工程练习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06分离工程练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潜热大的组分的浓度增大;对最高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小的组分的浓度增大。 41、容易形成恒沸物的为( )

a. 各组分的化学结构相似,其沸点差较大;b. 各组分的化学结构相似,其沸点差较小; c. 各组分的化学结构不相似,其沸点差较大;d. 各组分的化学结构不相似,其沸点差较小。

42、有一精馏过程,系统可调设计变量数为5,下面给出的各组变量中正确的一组可调设计变量是( ) a.回流为饱和液体、精馏段平衡级数、提馏段平衡级数、回流比和塔顶压力;b.回流为过冷液体、精馏段平衡级数、提馏段平衡级数、回流比和塔底压力;c.回流为饱和液体、精馏段平衡级数、提馏段平衡级数、回流比和塔顶馏出液流率;d.回流为饱和液体、精馏段平衡级数、提馏段平衡级数、回流比和进料流率。 43、萃取精馏和共沸精馏的区别之一是( )

a.一个是普通精馏而另一个是特殊精馏;b.一个既加ESA又加MSA,另一个只加ESA不加MSA;c.一个加入第三组分改变了原溶液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另一个加入第三组分不改变原溶液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d.通常两种精馏过程加入溶剂S在分离中从塔内采出的位置不同。 43、关于恒沸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恒沸剂用量不能随意调整;b. 恒沸剂为塔项产品;

c. 恒沸剂可能是塔顶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d. 恒沸精馏可用于间歇操作过程。 44、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度的恒沸物,则有较纯组分的产品应从( )

a. 塔釜得到;b. 塔顶得到;c. 可能是塔项得到,也可能是塔底得到;d. 视具体情况而变。 45、对形成恒沸物的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恒沸点其气相组成必等于液相组成;b. 经过恒沸点轻重组分互换;

c. 在恒沸点,其露点温度和泡点温度相等;d. 其恒沸组成将随着气化率的大小而变。 46、对形成恒沸物的某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当压力确定后,其恒沸温度和恒沸组成确定;

b. 二元恒沸物的压力确定后,则恒沸温度和恒沸组成确定,而三元恒沸物则不然; c. 除恒沸点外,在其余组成下,精馏仍具有分离作用; d. 体系在恒沸点的自由度数目与恒沸物的组分数无关。 47、分离同一混合物采用萃取精馏与采用普通精馏相比有( )

a. 汽液比更大些;b. 级效率更低些.;c. 级效率更高些;d. 精馏温度更低些。 48.精馏操作压力的选择的原则是( )

a. 尽可能在常压操作;b. 当操作温度低时,宁可用致冷剂,也不采用加压操作.;c.因压力降低,组分间相对挥发度增加,故应尽量采用减压精馏;d. 压力确定时无需考虑工艺过程中前后设备的压力。 49、以下不是精馏操作压力的选择考虑的因素的是( )

a.压力对塔顶蒸汽的冷凝温度的影响;b压力对.塔釜液体的沸腾温度的影响;;c.压力对对组分间相对挥发度影响;d. 压力变化导致原料液进料管直径变化而对投资费用的影响。 50.精馏操作压力当由常压操作改为减压操作时应有:

a. 塔径变大但设备强度要求降低;b.塔径变小且设备强度要求降低;c. 塔径变大且设备强度要求提高;d. 分离变易且操作安全性提高。

51*、裂解气深冷分离过程,若乙烯塔的操作压力较规定值低(其余参数不变),产品乙烯组成发生变化为: (1)乙烯浓度提高;(2)甲烷含量增加;(3)乙烷含量增加;(4)以上三种情况均不可能。

52*、裂解气深冷分离过程,若乙烯塔的操作温度较规定值低(其余参数不变),产品乙烯组成发生变化为: (1)乙烯浓度提高;(2)甲烷含量增加;(3)乙烷含量增加;(4)以上三种情况均不可能。 53*、脱甲烷操作中,脱甲烷塔顶馏出液中乙烯超标的原因是:(1)塔顶温度偏低;(2)塔操作压力较规

9

定值高;(3)塔操作压力较规定值低;(4)进料位置下移而致。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设计变量,如何通过各单元设计变量确定装置的设计变量。

2、普通精馏塔的可调设计变量是几个?试按设计型和操作型指定设计变量。 3、简述精馏过程最小回流时和全回流时的特点 4、叙述用简捷法作普通精馏过程理论板数的步骤

5、什么是恒沸精馏,如何用三角相图求解恒沸剂用量。 6、恒沸精馏的原理是什么,叙述恒沸剂选择的原则。 7、说出4种恒沸剂的回收方法。

8、说明沸点相近和相对挥发度相近是否为同一概念。 9、画出一个二元非均相恒沸精馏流程

10、当原溶液为二组分时,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都可以用图解法求算,试问两者原理是否相同,为什么? 11、叙述用简捷法作萃取精馏过程理论板数的步骤。 12、简述萃取塔操作要注意的事项。

13、萃取精馏的实质是什么?如何提高其选择性。

??0,x??0.5时,画出其萃取工艺流程,并说明目前萃取精馏的发展动向 14、当A1215、对萃取精馏塔当塔顶产品不合格时,能否采用加大回流比的方法使塔顶产品合格? 如果不设回收段,把

萃取剂与塔顶回流同时都从塔顶打入塔内,将会产生什么后果,为什么?

16、甲醇(1),沸点337.7k,丙酮(2)沸点329.4k,溶液具有最低恒沸点,T?328.7K,x1?0.2的非理想溶液,如用萃取精馏分离时,萃取剂应从酮类选还是从醇类选?请说明原因。 17、简述加盐萃取精馏是如何开发出来的

18、什么是盐效应,盐效应对气液平衡有影响吗?

19、计变量在化工过程分析、设计和生产操作中有何作用,为什么?

20、怎样求取单元和装置的设计变量数,怎样确定固定设计变量和可调设计变量?

21、组分和多组分精馏有何异同,多组分精馏的物料衡算、设备计算、流程组织有何特点?

22、多组分精馏有哪两种极限情况,在简捷计算中有何作用?芬斯克公式的几种表示形式及使用条件。 23、怎样结合吉利兰图或耳波-马多克斯图确定多组分精馏塔的理论板数、进料位置? 24、怎样确定精馏操作的操作压力?

25、在何情况下选用特殊精馏,萃取精馏和共沸精馏有何异同,各适用于何条件?26、萃取精馏和共沸精馏的操作控制与普通精馏有哪些突出不同?生产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7、共沸精馏有何特点,怎样进行共沸物系的分离。

28、共沸精馏有何特点,怎样确定共沸剂的加入量,其多少对所得产品纯度有何影响? 29、怎样不加第三组分用双塔完成共沸物的分离,流程怎样组织,各适用于何种情况? 30、反应精馏有何特点,在化工生产中有何应用?

31、反应精馏中反应物及产物的相对挥发度对反应段位置及进出料位置有何关系?

第四章 气体吸收

(一)填空题

1、吸收因子为_____________,其值可反映吸收过程的__________。

2、对一个具有四块板的吸收塔,总吸收量的80%是在____________完成的。

3、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4、吸收过程在塔釜的限度为______________,它决定了吸收液的_________________。 5、吸收过程在塔顶的限度为_______________,它决定于吸收剂中__________________。 6、吸收的相平衡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_______升高有利于吸收。 7、吸收过程主要在___________完成的。

8、吸收过程只有在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才能近似视为恒摩尔流。 9、吸收过程计算各板的温度采用_________________来计算。

10、吸收操作中,最小液气比是指在无穷多塔板下,达到规定分离要求时,1kmol进料气所需要_______的kmol数。

11、吸收操作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12、相对吸收率与吸收率相等的条件是__________。

13、收操作中,最小液气比下,关键组分的吸收因子和关键组分的相对吸收率在数值上_______。 14、多组分吸收过程液气比一般取最小液气比的_____~____倍。

15、吸收因子的定义式是____________;蒸出因子的定义式是______________.。 16、多组分蒸出过程气液比一般取最小气液比的_____~____倍。

17、吸收因子A的值随着温度的提高而__________,随着压力的升高而__________。 18、化学吸收液相中溶质A的浓度__________同条件下物理吸收溶液中A的浓度。 19、应用平均吸收因子法进行计算时,假设各平衡级的__________相等。

20、通常多组分精馏有__________个关键组分,多组分吸收有__________个关键组分。 21、蒸出因子定义式为__________,其值可反映蒸出过程__________。 22、吸收过程中通常气体为__________,液体为__________。

23、化学吸收的增强因子就是与相同条件下化学吸收与物理吸收的__________之比,其定义式为__________。

24、化学吸收按反应类型又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一个不是吸收的有利条件( )

a.提高温度;b.提高吸收剂用量;c.提高压力;d.减少处理的气体量。 2、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吸收因子的物理量( )

a.温度;b.吸收剂用量;c.压力;d.气体浓度。 3、平衡常数较大的组分是( )

a.难吸收的组分;b.最较轻组分;c.挥发能力大的组分;d.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 4、难吸收组分主要在塔的什么位置被吸收( )

a.塔顶板;b.气体进料板;c.塔底板;d. 全塔平均吸收。 5、平均吸收因子法( )

a.假设全塔的温度相等;b.假设全塔的压力相等;c.假设各板的吸收因子相等。 6、下列哪一个不是等温吸收时的物系特点( )

a.被吸收的组分量很少;b.溶解热小;c.吸收剂用量较大;d.被吸收组分的浓度高。

*7、当体系的yi?yi时( )

a.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 8、平均吸收因子法的适用范围是( )

a.单组分吸收; b.恒摩尔流; c.贫气吸收;d.富气吸收。 9、吸收作用发生的条件为( )

11

*a. pi?pi*;b. pi?pi*;c. yi?yi ;d. pi?pi?。

10、吸收由于是单向传质,吸收塔每块板的温度的变化主要由于( )原因引起

a.热量变化;b.组成改变 c.流率变化;d. 其他原因。 11、下列吸收的有利条件的是()

a. 提高温度;b. 提高原料气流率量;c. 提高压力;d. 减少吸收剂流率。

*12、当体系的yi?yi时( )

a.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 13、关于吸收的描述下列哪一个不正确( )

a.根据溶解度的差异分离混合物;b.适合处理大量气体的分离 c.效率比精馏低;d.能得到高纯度的气体。 14、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吸收因子的物理量( )

a. 温度;b. 吸收剂用量;c. 压力;d. 气体浓度。 15、平衡常数较大的组分是( )

a. 难吸收的组分;b. 次较轻组分;c. 挥发能力大的组分;d. 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 16、易吸收组分主要在塔的什么位置被吸收( )

a. 塔顶级;b. 进料级;c. 塔底级;d. 全塔平均吸收。

*17、当体系的yi?yi时( )

a. 发生解吸过程;b. 发生吸收过程;c. 发生精馏过程;d. 没有物质的净转移。 18、吸收过程各组分的吸收量主要发生在( )

a. 每个级均匀吸收;b. 主要在塔顶一级和塔釜一个理论级; c. 主要在塔釜;d. 塔中部。

19、通常对物理吸收操作最有利的操作条件是( ) a. 高温高压;b. 低温高压;c. 低温低压;d. 高温低压。

20、在多组分吸收中,吸收主要发生于塔顶附近几个级的组分是( ) a. 易溶组分;b. 难溶组分;c. 关键组分;d. 所有组分。 21、在多组分吸收中,吸收发生于全塔所有塔级的组分是( )

a. 易溶组分;b. 难溶组分;c. 关键组分;d. 所有组分。 22、吸收塔的气、液相最大负荷处应在( )

a. 塔的底部;b. 塔的中部;c. 塔的顶部;d. 不确定。

23、在板式塔的吸收中,原料中的平衡常数小的组分主要在( )被吸收

a. 塔上部少数几块板;b. 塔下部少数几块板;c. 塔中部少数几块板;d. 全塔所有板。 24、在板式塔的吸收中,原料中关键组分组分主要在( )被吸收

a. 塔上部少数几块板;b. 塔下部少数几块板;c. 塔中部少数几块板;d. 全塔所有板。 25、当关键组分的相对吸收率大于其吸收因子A时,应有结论( )

a. 吸收塔无论有多少个理论级也完不成给定的分离任务;b. 吸收塔需有无穷多个理论级才能完成给定分离任务;c. 吸收塔有限多个理论级即可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d. 上述结论均成立。 26、一般吸收过程,可调设计变量数为( )

a. 5个;b. 4个;c. 1个;d. 2个。

1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