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 马克思主义原理学习参考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浙江工商 马克思主义原理学习参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参考资料

绪 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引导学生从总体上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学会从不同的视角来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体系的主要内涵、基本观点和理论精髓,领会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和条件,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与理论成果。

二、基本概念和线索 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性;革命性;行动指南 基本线索

本章从总体上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吗?其发展历程如何?马克思主义为何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其科学性和革命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如何掌握与运用马克思主义?本章在整门课程教学中开门见山,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需要联系后面七章的内容从总体上来把握。

具体而言,首先,从不同角度来分析“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了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接下来,详细阐释“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产生到发展的历程表明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根植于它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因此,紧接着着重分析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论及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及其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学习、掌握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后,为青年大学生指出了“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三、教学要点 教学导入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首要需要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要从多维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西方人眼中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表现形态。

教学要点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⑴从它的创造者与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而言。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⑵从它的阶级属性而言。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⑶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角度而言。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及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⑷从不同时期和不同流派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重建正统马克思主义的角度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最初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前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形成“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分析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等流派,关注着不同的主题。

⑸当代西方“四大思想家”即法国的德里达、美国的詹姆逊、德国的哈贝马斯和英国的吉登斯眼中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

⑹国内学界关注的马克思主义之存在模式:“讲台的马克思主义”、“论坛的马克思主义”、“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政界的马克思主义”、“本本的马克思主义”等。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和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提出了强烈需求(阶级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不断地革命实践和继承与创新人类文明成果,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由可能变为现实。马克思主义是在社会实践的需要中产生,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它们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⑴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⑵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⑷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4.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⑴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⑵怎样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1

四、重点讲解和难点分析 重点讲解:

⑴从不同角度领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学界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并没有达成普遍共识,而“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特性,我们不能局限于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主要部分来理解马克思主义这一有机整体,也不能将教材的章节结构简单地对应于这三部分。我们可以尝试性地从多视角来阐释马克思主义。例如,从它的创造者与继承者的认识成果的视角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史。从它的阶级属性的视角来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解放与发展”这一核心命题。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的视角来克服对马克思主义的碎片化的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我们也可以通过厘清不同时期和不同流派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重建正统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认识马克思主义及其视域中的不同主题的理论旨趣。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认识当代西方著名的“四大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的定位和国内学界关注的马克思主义的几种存在模式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⑵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一教学要点主要是需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和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如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这三个根本特性的高度统一。

难点分析:

⑴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在“人”、“物”以及“经济”这三者面前,马恩关注的是正在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的生存境遇、解放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主要体现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资本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著作中。

⑵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如何体现?这一教学要点非常抽象。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和它们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中外历史上的各种不同的社会理想,从而展示马恩经典作家视野中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具有的显著特性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五、教学活动建议

⑴引导学生事先阅读经典原著的重要篇章,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 ⑵设计课堂讨论环节,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在交流和探讨中深入理解抽象的知识点。 ⑶观看相关教学视频,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

六、思考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无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热”这些观点?

2

2.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背景材料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背景材料2: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参见列宁:《什么是“人民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页)。

问题: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阶级性、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系统学习和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与哲学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真正弄懂实践观及其基于实践观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系统理解唯物辩证法及其辩证思维方法,善于正确对待实践主体与客体、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基本概念和基本线索 基本概念

1.哲学观方面:世界观与人生观、社会历史观、价值观;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及哲学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

2.实践观与物质观方面:物质与意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实践及其形式与特征,实践的结构与功能。

3.辩证法及辩证思维方面:联系与发展,对立统一、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转化、矛盾的共性与个性,量变、质变与度,肯定与否定、辩证的否定、扬弃、否定之否定、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抽象与具体,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握世界的方式方面: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规律的客观性、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

基本线索

本章的主要内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与辩证法方面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根本

3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