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共86页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7秋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共86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十进制计数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多位数。

2、熟练掌握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3、进一步感受多位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宽知识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提问:在“多位数的读写”这一节内容里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读写多位数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学生依次回答,教师评判肯定。 二、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中的第6—11题。 第6题。

先让学生按题意要求写数,再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进行错题评析,学会检验自己写的数是否符合题意要求。

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进行全班交流反馈。 第8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指名说一说怎样比 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进行全班交流,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第10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进行全班交流。第3小题,教师应多提醒学生认真审题,认识“多1”与“多1万”是不同的。

第11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情境图中的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三、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四、布置作业

出类似题,教师自行处理。

第5课时: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数

教学内容

课本第15—16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想一想”;第16页“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学会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学会将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2、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多位数的万位后面或亿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3、培养数感和符号感。

4、培养学生类推、归纳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多位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难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多位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课本15页例1的教学情境挂图,及写有多位数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例1情境图,让学生读一读我国陆地总面积及人口总数。

2、教师指出:这都是多位数,在读、写时很不方便,又容易出错。为了读、写更方便,我们常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这些大数。(揭题板书)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探索改写方法。

先让学生读一读例1中的两个多位数。 学生在读数的同时,教师作出如下板书: 9600000=960万 1300000000=13亿

再让学生读第二幅情境图,教师板书: 72450000=7245万

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上面三个等式,看看发现了什么,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

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只需要去掉万后面的四个“0”,并写上“万”字;用亿作单位表示整亿的数只需要去掉亿后面的八个“0”,并写上“亿”字

(2)尝试练习。

让学生完成书上的两个填空练习和“试一试”。

全班交流,教师强调:改写时,不要漏写了“万”或“亿”字。 2、教学例2。

(1)引导学生认识求近似数的必要性,认识四舍五入法。 (2)探索求近似数的方法。 出示例2。 先让学生试做,同时指名学生板演,然后教师组织小组交流,让学生议一议:①在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②在求近似数时,534670千位上的数比5小,应该怎能么办?39290千位上的数比5大工业,应该怎能么办?

3、练习。

让学生完成第15页中的“试一试”和“想一想”。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第16页“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四、全课小结

你认为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数时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三第1题、第4(2)题。

第6课时 求近似数

【教学内容】

第17页例3、例4,课堂活动的第2题及练习三的第4、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方法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让学生明确学习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重要性,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选择“四舍法”或“五入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这学期,我们班转来了几位新同学,为了增进大家的了解,谁愿意用数据向他们介绍一下自己或者我们学校的情况? 学生1:我今年10岁,身高大约140厘米。

学生2:我的体重在36千克左右,我家有3个人,爸爸妈妈每月的收入大约1万元。

学生3:我们学校有学生2125人。

教师:在刚才介绍的这些数据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学生:10、 3、2125是准确数,大约140、36千克左右、大约1万是近似数。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不需要也不可能得到准确数,这时就要用到近似数,比如:2004年重庆市总人口约3100万,中国大陆总人口约13亿等都是近似数。那么,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二、学习新知

1探索“四舍五入”法。 (出示:534607)

教师:这是一个准确数,如果改成一个近似数,大约等于多少?

学生1:约等于五十三万四千六百。 学生2:也可以约等于五十三万四千。

学生3:还可以约等于五十三万、五十万。教师:了不起,还写成了用“万”作单位的数,你们认为“五十三万”和“五十万”谁比较合适? 学生1:我认为五十万比较合适,因为这样的近似数比较简单。

学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五十三万比较合适,因为五十万与准确数相比,比准确数少了三万多,相差太多,而五十三万与准确数很接近,只相差四千多。 教师:五十四万怎么样?

学生1:不行,与准确数相差五千多了。

学生2:我发现,只要千位上的数没有达到五千,就可以直接去掉万位后面的数,约等于五十三万。

学生3:对,当千位上的数达到或者超过五千,就可以在万位上增加1,再把万位后面的尾数舍去,约等于五十四万。 (出示:38290)

教师:按照大家刚才讨论出的办法,38290约等于多少万?

学生:千位上是8,满了5,所以,万位上增加1,约等于4万。 2.归纳方法。 教师:同学们表现很出色,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整理出“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先看千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小于5,就把万位后面的尾数直接舍去,千位上的数是5或者大于5,就向万位上进1,再把后面的尾数舍去。

教师: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学生看书第22页例2,质疑) 3.练习。

(1)教科书第22页的试一试。 教师: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学生独立完成,评讲)

(2)教科书第23页的课堂活动第2题。 师生活动:老师出示卡片,学生说近似数。

师生活动:同桌活动,一人写数,一人说近似数。 4.扩展。

(出示:省略153904270亿位后面的尾数,它的近似数是多少?)

教师:先回忆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想一想,这个问题怎样解答?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再交流)

学生1: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看千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该看千万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约等于2亿。 学生2:也就是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看那一位后面一个数位上的数“四舍五入”。 三、小结(略) 四、课堂练习

教科书第19页第4、5题(学生独立完成)。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