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工程》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1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物流系统工程》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① 计算a值,依据公式at?2St(1)?St(2)进行,

a2?2S2?S2同理算得:

(1)(2)?2?160.19?167.22?153.16

a3=119.63,a4=221.24,a5=265.82,a6=208.34,a7=237.76

② 计算b值,依据公式bt??1??(St0.8(1)?St(2))进行,

b2??1??(S2?S2)?(1)(2)1?0.8?(160.19?167.22)??28.12

同理算得:

b3=-31.72,b4=57.16,b5=48.76,b6=-22.04,b7=12.28

(5)建立二次指数平滑的数学模型:

Yt?T?Y7?T?a7?b7?T?237.76?12.28T

预测未来一周货运量:Y7?1?237.76?12.28?1?250.04 ?250 预测未来两周货运量:Y7?2?237.76?12.28?2?262.32 ?262

6.假设第4题的数据如下:

周 货运量(万吨) 周 货运量(万吨) 10周前 156.7 5周前 205.6 9 170.9 4 208.8 8 165.2 3 197 7 177.8 2 192.5 6 189.7 1周(本周) 200.3 试利用指数平滑模型的校正趋势法预测下周货运量,其中?=?=0.2。 解:步骤如下:

S0=(156.7+170.9+165.2+177.8)/4=167.65

S0=167.65,取基本平滑系数?=0.2,趋势平滑系数?=0.3,初始趋势T0=0(没有趋势)。 S 1= 0.2?177.8+0.8? (167.65+0) =169.68 T 1= 0.2?(169.68-167.65)+(1-0.2)?0=0.41 F1=169.68+0.41=170.09 ?170 同理:

S 2= 174.01,T 2= 1.19,F2=175.2 ?175 S 3= 181.28,T 3=2.41,F3=183.69 ?184 S 4=188.71,T 4= 3.41,F4=192.12 ?192 S 5=193.1, T 5= 3.61,F5=196.71 ?197 S 6=195.87,T 6=3.44, F6=199.31 ?199 S 7=199.51,T 7=3.48, F7=202.99 ?203 所以,下周货运量预测值为:203

7.某市1991~1995年的货运量与该市社会总产值的一组统计资料如下表所示,试分析该市货运量与社会总产值之间的关系。并预

8

测:当该市的货运量达到50千万吨时,该市的社会总产值是多少亿万元?

年度 货运量(千万吨)Xi 总产量(亿万元)Yi 解:

回归方程为:Y=0.292*X+34.24

当X=50时,社会总产值=0.292*50+34.24=48.84亿万元

8.对第7题的预测结果进行相关性检验,并给出置信度为95%的预测区间。 解:相关性系数=0.873

非常相关。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5.0 25.8 30.0 36.6 44.4 39.4 42.9 41.0 43.1 49.2 第七章 物流系统规划

1.规划物流系统时应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物流系统的输入条件;二是物流系统的输出结果;三是物流系统方案评价的标准;四是物流系统规划时的注意事项,包括:原始数据如何收集、哪些是可控变量等。

2.物流系统规划的内容可划分为哪几个层次?

答:从物流系统的作用地位看,可分物流战略层、策略层(战术层)和运作层的规划;从规划所涉及的行政级别和地理范围看,又可分为国家级物流规划、区域物流规划、行业物流规划、企业物流规划等。不管哪一级别的物流规划,都有战略层、战术层和运作层的规划问题。

3.什么是区域物流?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区域物流的指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以区域经济规模和范围为基础,结合物流辐射的有效范围,将区域内外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进行的高效的实体流动;还包括根据区域内的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及管道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与物流节点进行统筹规划,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处理等基本活动进行有机集成的综合过程。

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包括:(1)构筑区域物流系统的基础设施体系——构筑干线道路与区域物流设施、城市内的集配中心、不同企业的仓库联合组成的物流网络体系。(2)构筑指挥区域物流系统的神经网络体系——指运用移动通信、GPS系统、Internet、计算机在线经营管理系统、公用经济信息网、企业内联网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计算机物流信息网络体系和EDI系统。(3)构筑区域物流系统运行的动力机制。

4.进行物流网络规划时需要搜集哪些方面的数据?如何获得这些数据? 答:物流网络规划需要一个包罗万象的数据库。这些基础数据包括:

(1)产品线上的所有产品清单信息;

(2)顾客、存货点、原材料供应源的地理分布信息; (3)每一区域的顾客对每种产品的需求量信息; (4)运输成本和费率信息;

(5)运输时间、订货周期、订单满足率; (6)仓储成本和费率; (7)采购成本/制造成本; (8)产品的运输批量;

(9)网络中各节点的存货水平及控制方法; (10)订单的频率、批量、季节波动特性;

9

(l1)订单处理成本与发生这些成本的物流环节 (12)顾客服务目标;

(13)在服务能力限制范围内设备和设施的可用性; (14)产品配送模式。

主要的数据来源包括经营运作文件、会计报告、物流研究报告、公开出版物等。

5.物流设施选址对供应链的运营具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1)设施选址决策对供应链的运营有着长远影响;(2)网络设施选址影响设施的供应源和市场配置,对供应链中原料获取或产品分销的运输方式选择、合作企业选择、库存策略等均有重要影响,进而会影响供应链的构架。

6.设施选址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1)企业内部因素,包括战略因素、产品技术因素两个方面,而产品因素又包括产品生产工艺、设施和设备、原料获取代价等方面的特征。

(2)外部环境因素,包括经济政策、税收优惠、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基础设施、市场竞争等因素。 (3)物流运营成本和物流设施成本的影响,物流运营成本主要指设施建成后的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

7.某企业有两个生产厂(P1,P2)服务于三个目标市场(M1,M2,M3),地理坐标、各节点的货运量和运输费率如表所示:

节 点 P1 P2 M1 M2 M3 解:

坐标(km) (x,y) 3 8 8 2 2 5 6 4 8 8 运输费率 货物量 (元/T/km) 5000 7000 3500 3000 5500 0.04 0.04 0.095 0.095 0.095 如果要新建一个中转仓库,试用重心法为该仓库选择最佳位置。 x0??VRx?VRiiiiiii=5.8; y0??VRy?VRiiiiiii=5.6

第二次迭代:X1=5.91; Y1=5.52

N=3 X1=5.9365; Y1=5.4480 N=4 X1=5.9427; Y1=5.4033 N=5 X1=5.9431; Y1=5.3744 N=6 X1=5.9422; Y1=5.3554 7 5.9413 =5.3423 8 5.9406 =5.3340 9 5.9402 =5.3284 10 5.94 =5.3247 11 5.94 =5.322

8.假设有5家工厂,其坐标分别为P1(1,2),P2(7,4),P3(3,1),P4(5,5),P5(2,6)。现在要建立一个中心仓库为这5家工厂提供原料配送服务。各工厂到中心仓库的运输由货车完成,运量按车次计算,分别为每天3、5、2、1、6次。确定中心仓库的最佳位置。 解:

X0= 3.59; Y0=4.06

N=1 X1=3.47 Y1=4.27

10

N=2 3.39 Y1=4.37 3.33 =4.42 3.29 4.45 3.27 4.47 3.25 4.48

9.评述重心法选址的优点和局限性。 答:

(1)优点——计算速度快,能很快找到使运输总成本最低的最优位置点。 (2)缺点——

第一, 得出的最佳位置也许在实际中并不可行;

第二, 求解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条件基础上的,模型本身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只考虑了可变的运输成本,没有考虑仓库建立

费用及设施运营费用的差异;假设运输成本与运距成线性关系;假设两点之间为一条直线等等。

第八章 运输及配送路线的优化

1.运输方式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1)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特性和服务特征;

(2)考虑客户对运输成本、运输速度、运输的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2.分析单一车辆路线优化的几种方法各具有什么特点?讨论各种方法适合的应用场合。 答:常见方法有:动态规划法、Dijkstra方法、TSP模型、中国邮递员问题等。

(1) 动态规划法——适合解决起点终点不重合的路线问题。运输网络具有明显的多阶段特征,适合于运用多阶段动态规划法

求解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

(2) Dijkstra方法——适合起点终点不同的任何连通的网络图形式,可应用计算机软件求解,而且能与地理信息系统(GIS)

结合进行求解。但是,一般的最短路径方法只是考虑了单纯的最短距离,没考虑时间问题。

(3) TSP模型——是单一回路的线路优化最典型的模型之一。模型容易建立。但是,对于大规模节点的路径优化问题,求解

方法复杂,求解时间长。只有通过启发式算法获得近似最优解。

(4) 中国邮递员问题——适合求解回路问题。应用图论方法求解,方法简单,易于理解。但对于复杂的网络形式,求出最佳

方案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3.某发电厂每天需煤约45吨,原料成本176元/吨,库存保管费率为25%。利用火车运输,运输时间15天,发电厂对煤的安全库存是

供货期间需求量的2倍。 考虑如下两种运输方案:

(1)单车皮运输,每节车厢可运45吨煤,运价为3200元/节车厢; (2)整车运输,70节车厢,运价为120000元/列火车。

考虑运输费用和库存成本后的总成本各是多少?两种运输方案哪种更合适? 解: 运输成本=运输费率*年需求量; 库存成本=库存量*年存储费率; (1)批量规模=45吨,周期库存=22.5吨;交付期=16天;

安全库存=16*45*2=1440;中转库存=45*15=675; 总库存=22.5+1440+675=2137.5磅; 年库存成本=2137.5*176*0.25=94050元 运输费用=365节车箱*3200元/节=1168000元 总成本=94050+1168000=1262050元

11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