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物理新高考版一轮习题:第三章 微专题19 超重、失重问题的分析方法(含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21高考物理新高考版一轮习题:第三章 微专题19 超重、失重问题的分析方法(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从运动角度判断,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2.从受力的角度判断,当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小于重力时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1.(多选)(2020·山西怀仁一中月考)如图1所示,电梯的顶部悬挂一个弹簧秤,秤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 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变为6 N,关于电梯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m/s2)( )

图1

A.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 m/s2 B.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 m/s2 C.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 m/s2

D.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 m/s2

2.(多选)(2019·湖南衡阳八中五模)如图2所示,运动员“3 m跳板跳水”运动的过程可简化为:运动员走上跳板,将跳板从水平位置B压到最低点C,跳板又将运动员竖直向上弹到最高点A,然后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落入水中.跳板自身重力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运动员向下运动(B→C)的过程中,先超重后失重,对跳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B.运动员向下运动(B→C)的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对跳板的压力一直增大 C.运动员向上运动(C→B)的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对跳板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D.运动员向上运动(B→A)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3.(2019·浙江绍兴市模拟)如图3所示,橡皮膜包住空心塑料管的底端,细线将橡皮膜固定密封,用手竖直握住塑料管保持静止状态,先将水从塑料管顶端倒入并灌至整管的三分之二处,然后在管顶处加一个带孔的瓶盖,此时橡皮膜突出成半球状,现用力将塑料管向上加速提升一段距离,再减速上升直至速度为零,则( )

图3

A.加速上升时塑料管处于失重状态 B.加速上升时橡皮膜底部进一步向下突出 C.减速上升时塑料管处于超重状态 D.减速上升时塑料管内的水面将下降

4.(2020·山东青岛二中模拟)如图4,质量为M的缆车车厢通过悬臂固定悬挂在缆绳上,车厢水平底板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货物,在缆绳牵引下货物随车厢一起斜向上加速运动.若运动过程中悬臂和车厢始终处于竖直方向,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图4

A.车厢对货物的作用力大小等于mg B.车厢对货物的作用力方向平行于缆绳向上 C.悬臂对车厢的作用力大于(M+m)g

D.悬臂对车厢的作用力方向沿悬臂竖直向上

5.如图5所示,质量为M的木楔ABC静置于粗糙水平面上,在斜面顶端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点沿平行于斜面的方向推出,物体m沿斜面向下做减速运动,在减速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图5

A.地面对木楔的支持力大于(M+m)g B.地面对木楔的支持力小于(M+m)g C.地面对木楔的支持力等于(M+m)g D.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为0

6.(2019·云南省第二次统一检测)如图6所示,台秤上放一个木箱,木箱内有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体P、Q,用细绳通过光滑轻质定滑轮相连,m1>m2.现剪断Q下端的细线,在P下落但还没有到达箱底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与未剪断前的示数相比将(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