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报告 终稿 2015.9.18(1) word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实践报告 终稿 2015.9.18(1) word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3

关部门只会唱高调、讲套话,而并非真正关心底层群体的疾苦,读来让人心酸,又让人愤慨。李明新说,一幅好作品胜过任何语言,它不仅是一面镜子,照出社会百态,更是一种力量,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

生活中,李明新把所有遇到的人和事都当成了自己创作的素材。看到很多人热衷炒股、炒房,他创作了一系列经济漫画;为了在居民中宣传消防知识,他创作了安全漫画;根据自己的婚姻经历,他创作了婚姻漫画。此外,廉政漫画、养生漫画、气功漫画、钓鱼漫画......他的漫画涉及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这些年来,李明新的漫画也受到了各方的认可。他的作品《为了丈夫的寿命》入选上海生活漫画大展,《亲爱的表哥》入选亚洲30 亿人口漫画展,《主任的衣服》入选《党员之友》首届全国漫画大赛优秀作品展,《忍辱负重》获中国美术家协会漫艺会主办的知荣明耻漫画奖优秀作品奖,《难》获上海市“爱我家园”漫画比赛二等奖,还在《中国证券报》开设了个人漫画专栏......他本人也被全国漫画界颇有影响的江苏“快活林”漫画协会吸纳为会员,最近,又成为上海市美术协会新会员。

2004 年,李明新走上社区助残员岗位后,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 利用漫画一技之长,首创在社区画廊内开设助残之窗。特别是在特奥活动中,独创了一套特奥运动会各个项目的漫画,每个项目都运用漫画图解形式,使智障人士在比赛时看到了直观通俗易懂的画面,很快进入运动员角色。这些图解漫画项目很快被各社区在开展特奥活动中采用。

如今,李明新还在社区内义务开设了一个漫画培训班,教授社区居民、助残员画简单的漫画。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学会运用“会说话”的漫画,为残疾人朋友作更多的奉献。 漫画,对他来说,是精神支柱,漫画给予他养分,让他能够在艰苦的生活里更加坚定的活下去,活得更自在、更充实。

34

聋人腰鼓踢踏舞,金山聋人溢风采

“红霞盈笑月当眉,鼓棍生辉云举杯。脚踏歌声追晚岁,夕阳宴上画红梅”。也许这是对腰鼓踢踏舞最好描述了。然而金山聋人似乎又给了

“腰鼓踢踏舞”一种新的风貌,他们以更坚毅的态度和更有力的舞步展示他们的魅力。笔者在这里希望更多的聋人朋友能够发扬和歌颂这种精神,可以参与进来,让聋人群体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

腰鼓踢踏舞——聋人丰富的生活腰鼓是中国汉族古老的民族乐器,它来源于生活,又很好地表现了生活。腰鼓是民族棰击膜鸣乐器,历史悠久,发音脆亮, 在民间广泛流传,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掀起了黄土地上的狂飙, 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 性。腰鼓踢踏舞是一种鼓点和脚步的完美结合的产物,所以说徐 汇区聋人是克服自身障碍的代表。他们不仅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坚持发挥运动精神来克服自身障碍获得更丰富的生活,而且他们在腰鼓踢踏舞运动上还做的很好。可以说腰鼓踢踏舞只是一种媒介和代表,笔者希望聋人群体能够更多的参与,能够更多将时间给予运动,给予生活。笔者希望能够藉金山区腰鼓踢踏舞的实例,让更多的聋人群体不要惧怕运动,不要惧怕克服困难,不要惧怕面对生活。

无绝对抱怨——聋人真实的生活“上帝给予每个人的配额都是相同的,前半生浪费的多,努力的少。你的后半生就会被还回来”。很喜欢这句话,很喜欢自35

己努力换回来别人的微笑,很喜欢自己的回忆的无怨无悔。采访中得知聋人群体是一个非常团结的群体,他们不会轻易被别人撬开他们的圈子。这也许就会让他们想的更多,无绝对的

抱怨就更多。笔者真切的希望聋人群体能够一步步的认知健听人, 健听人也能够接受聋人。我们致力于为聋健之间打造一道沟通的桥梁,

但笔者更希望我们能够填满这道沟壑,让聋健之间更多交流,更多的活动。

聋人精神,育德永传金山区聋人腰鼓踢踏舞取得的成功可谓是聋人界的一个创

举,同时也是代表一种精神,一种叫坚持不懈、克坚涉险的精神。笔者希望金山区聋人这种勇敢面对生活的精神能够得到广泛学习和赞颂。届时才会让上海市区的聋人,乃至全国的聋人朋友的生活能够得到更多的填充和丰富。同时也会让更多的聋人朋友能过体会这份运动的快乐和坚强的精神。

36

自强聋人孙爱梅

生活是否美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自强不息的精神往往可以在面对困难时发挥出超乎想象的作用。松江区的聋人孙爱梅女士正是这样一位自强、勇敢的人,今年71 岁高龄的她在29 年前突然失去听力,陷入寂静而陌生的环境使她一度对生活绝望,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但是一向对生活充满激情的她最终选择勇敢面对,并很快走出了阴霾,积极参与到社会中去。

孙爱梅是岳阳街道长桥小区的居民,虽已退休,但在区聋人协会中是活跃分子。对生活环境她也有着知足、感恩的心态,她感谢政府和松江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给了她在生活中学习以及参与各类活动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孙爱梅是一位优秀的写手,她能用笔细腻地描绘自己的心。2013 年,孙爱梅凭借《感谢<松江报>给了我精彩生活》一文,在“感恩的心”上海市聋人读书会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其另一篇文

章《读书学习好梦缠绵》在2013 年“畅想阅读情·放飞中国梦”上海市聋人征文中获得优秀奖。

孙爱梅每个月都会参加松江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举办的手语学习课堂,虽然在课堂上可以很快学会手语动作,但是由于生活中使用范围小,很少可以通过手语与人交流,学习的手语也就容易忘记。这对于她来说是手语学习的一大困难,但在经过长期坚持不断的学习后,起步较晚的她也学会了简单的日常手语。

热爱生活的她在退休后,跟着同样是聋人的漫画家李明新学习漫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孙爱梅拿出了自己的作品,并37

发表在《松江报》上。孙爱梅在写作、绘画、书法方面都相当拿手,因此被吸收为松江诗联学会、松江美术协会和松江书法协会的会员。 在采访中,孙爱梅女士也让我们了解了她对于聋人生活、对于手语的一些思考。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1、由于聋人无法准确呼救,当遇到紧急情况,特别是一个人在家时很难及时向他人求助,容易造成危险,所以孙爱梅女士认为非常有必要在聋人的家里设置一个紧急按钮,方便他们在遇到危险时能尽快获得帮助。2、孙爱梅女士曾经很喜欢一份聋人报纸,但因为资金不足, 这份报纸在出版几年后便停刊了。专为聋人出版的报刊杂志不多, 她很希望政府能够对这样的杂志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让聋人有更多获取与他们相关信息的渠道,也让聋人生活、手语文化有更多进行交流的平台。

虽然失去了倾听这个美好世界的能力,但孙爱梅女士以自己积极、乐观的态度营造了比一些健听人更加充实的生活,更以自强、勇敢的精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