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W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W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D、药物从制剂中的溶出速度 E、药物的旋光度 8.胞饮作用的特点:( a )

A、有部位特异性 B、需要载体 C、不需要消耗机体能量 D、逆浓度梯度 E、无部位特异性 9.下列叙述中哪些不是主动转运的特点:( d )

A、消耗能量 B、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 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 D、不需要载体进行转运 E、有饱和现象

10.一般认为在口服剂型中药物吸收速率的大致顺序: ( d ) A、混悬剂>溶液剂>胶囊剂>散剂>片剂 B、胶囊剂>混悬剂>散剂>溶液剂>片剂 C、片剂>包衣片>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 D、溶液剂>混悬剂>散剂>胶囊剂>片剂 E、片剂>胶囊剂>散剂>混悬剂>溶液剂 11.以下哪条不是促进扩散特征:( d )

A、不消耗能量 B、有部位特异性 C、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运 D、不需要借助载体进行转运 E、有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 12 关于胃肠道吸收下列哪些叙述是错误的:( c )

A、脂肪性食物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吸收

B、一些通过主动转运吸收的物质,饱腹服用吸收量增加 C、一般情况下,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容易吸收 D、当胃空速率增加时多数药物吸收加快 E、脂溶性、非解离型药物容易透过细胞膜 13. 下列叙述中哪些不是易化扩散的特点: ( a )

A、逆浓度梯度,需要消耗能量 B、药物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C、需要有特定载体,在膜两边来回穿梭,担负着转运任务 D、存在饱和现象 E、不消耗能量 14.食物对胃空速率的影响,由快到慢描述正确的是(a )。

A、糖类>蛋白质>脂肪 B、蛋白质>糖类>脂肪 C、蛋白质>脂肪>糖类 D、脂肪>蛋白质>糖类 E、脂肪>糖类>蛋白质

15.关于注射给药正确的描述是( a )。

A、皮下注射容量小,仅为0.1~0.2ml,一般用于过敏试验。

B、不同部位肌肉注射吸收速率顺序为:臀大肌>大腿外侧肌> 上臂三角肌 C、混悬型注射剂可在注射部位形成药物贮库,吸收时间较长。 D、肌内注射的容量一般为1~2ml。 E、腹腔内注射不存在肝首过作用。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d )。

A、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血管,注射结束时血药浓度最高 B、静脉注射起效快

C、静脉注射的容量一般小于50ml

D、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一般为水溶液,没有乳液

E、静脉注射不能用混悬液

2. 提高药物经角膜吸收的措施有: ( b ) A、降低制剂黏度,以减少刺激性 B、增加滴眼液浓度,提高局部滞留时间

C、弱碱性药物调节制剂的pH至3.0,使之呈非解离型存在 D、调节滴眼剂至高张,促进药物的吸收

E、增加表面张力,有利于泪液与滴眼剂的充分混合。 3. 目前认为药物透入皮肤吸收的途径有: ( e ) A、透过表皮进入真皮,吸收入血 B、通过毛囊

C、通过汗腺 D、通过皮脂腺 E、均可 4. 下列剂型,哪一种向淋巴液转运少: ( a )

A、溶液剂 B、微球 C、毫微粒 D、脂质体 E、复合乳剂

5. 药物连续应用时,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这种现象称为:( e ) A、吸收 B、分布 C、配置 D、消除 E、蓄积 6. 表观分布容积(V)的定义哪一个叙述是正确的: ( d )

A、药物在体内分布的真正容积 B、它的大小与药物的蛋白结合无关 C、它的大小与药物在组织蓄积无关

D、它是指体内全部药物按血中浓度计算出的总容积 E、它代表血浆容积,具有生理意义

7. 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小于它们的真实分布容积,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b ) A、组织与药物有较强的结合 B、血浆蛋白与药物有较强的结合 C、组织中的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浓度 D、药物消除过快 E、药物吸收不好

8. 下列组织中药物分布最慢的组织是: ( c )

A、 心 B、 肝 C、 脂肪 D、 肌肉 E、 肺 9. 下列因素中哪个不是影响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主要因素:( c ) A、药物的理化性质 B、给药剂量 C、药物的代谢酶活性 D、性别差异 E、生理和病理状态 10. 细胞对微粒作用的主要机制是:( a )

A、内吞 B、吸附 C、融合 D、膜间作用 E、吸附和融合 11. 下列有关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叙述正确的是:( a ) 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 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 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 D、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 E、游离药物量与血液浓度之比

12. 药物从血液向胎盘转运的主要机制是:( b )

A、主动转运 B、被动扩散 C、促进扩散 D、胞饮作用 E、载体媒介转运 13.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c )。

A、淋巴循环可使药物不经过肝脏从而减少首过效应 B、乳剂有利于脂溶性药物通过淋巴系统摄取 C、腹腔内注射不存在肝首过作用

D、药物相互作用主要对药物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有影响

E、药酶有一定数量,因此可利用给予大剂量药物先使酶饱和,以提高生物利用度 14.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 )。

A、能透过毛细血管壁 B、能透过血脑屏障 C、能经过肾小球滤过 D、能够经肝代谢 E、不能透过胎盘屏障 15. 药物在体内发生代谢的主要部位是: ( a )

A、肝脏 B、肺脏 C、血脑屏障 D、胃肠道 E、肾脏 1.一级吸收过程的给药途径是:( E )

A、静脉注射 B、静脉滴注 C、重复静脉注射 D、重复静脉滴注 E、口服给药 2.单室模型是指:( B )

A、各组织、器官、体液之间浓度相等

B、药物在血浆与这些组织、器官、体液之间立即成为一种动态平衡的分布状态 C、药物进入体内后经过很长时间向全身组织器官分布,并达到分布的动态平衡 D、动力学上并不一定是“均一状态”

E、机体内各组织器官内的药物浓度相等,动力学上是“均一状态” 3. 下列那条曲线表示静脉滴注给药体内过程?( D ) A、 B、 C、 D、 E、 CC lgCC

ttttA B C D E 4. 经典的动力学模型是( )

A、生理模型 B、统计矩 C、隔室模型 D、药动-药效 E、M氏方程 5. 下列哪项不是隔室模型的判定方法:( )

A、残差平方和 B、SUM法 C、F检验法 D、AIC法 E、TDM法 6. 药动学中求一级吸收速度常数最经典的方法是:( )

A、残差平方和 B、AIC法 C、残数法 D、F检验法 E、TDM法 7.下列关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叙述哪项正确?( )

A、稳态时一个给药周期内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除以给药周期 B、稳态时一个给药周期内最大值与最小值的积除以给药周期 C、稳态时一个给药周期内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对数和除以给药周期 D、稳态时一个给药周期内最大值与最小值的算数平均值 E、稳态时一个给药周期内曲线下的面积除以给药周期

8.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中两个最基本而重要的参数是哪一项( )。 A、t1/2和Km B、V和Cl

C、Vm和Km D、Tmax和Cmax E、t1/2和Vm

?dCdtC9.下列不是血药浓度波动程度表示法: ( )

A、波动百分数(FI) B、波动度 C、血药浓度变化率 D、重复一点法 E、DF 10. 线性药物动力学的药物生物半衰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A、主要取决于开始浓度 B、与首次剂量有关

C、与给药途径有关 D、与开始浓度或剂量及给药途径无关B、不同部位肌 E、与开始浓度或剂量及给药途径都有关

11. 某一单室模型药物,静脉滴注达稳态血药浓度的90%,需要半衰期的个数?( ) A、3.32 B、4 C、3 D、6.64 E、5

12. 下列哪个参数不是二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C-t关系式中的混杂参数 : ( ) A、 C B、 B C、β D、 A E、α 13. 单室模型口服单剂量给药血药浓度-时间公式为( )

keX0(1?e?kt) B、C = C0 e?kt kX01?e?nk??ktkaFX0 (e-kt-e-kat)()e (0≤t≤τ) C、C? D、Cn??k?V1?eV(ka-k)A、Xu?E、lgC=-

k kaFX0t+lg 2.303(ka?k)V14. 具有加和性的药动学参数是: ( )

A、 V B、 C C、 tm D、 t1/2 E、CL

15. 测得利多卡因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则它的生物半衰期是 : ( ) A、4h B、1.5h C、2.0h D、O.693h E、1h

-1

三、简答题

2. 生物药剂学研究的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包括哪些内容?p39

3. 药物的转运机制有哪些? 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的特点有哪些?p16-18 4.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物理化学因素有哪些?p27 5. 哪些辅料对药物吸收有影响?p42 6. 影响溶出的药物理化性质有哪些?p36-39 7. 促进药物吸收的方法有哪些?

8. 何谓Ⅱ型药物,如何提高该类药物的生物利用度?p47、p52-55 9. 何谓Ⅲ型药物,促进药物跨膜吸收的方法哪些?p47、p56

10. 请写出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水杨酸的pKa为3.0,奎宁的pKa为8.4,如何应用

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分析药物在胃、小肠中的吸收?

弱电解质的这种关系可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求出,即: 酸性药物:pKa-pH=log(Cu/Ci) 碱性药物: pKa-pH=log(Ci/Cu) 弱酸水杨酸的pKa为3.0,在胃(pH=1.0)中未解离型和解离型的比例为: 3.0-1.0=log(Cu/Ci) Cu/Ci=100:1

即水杨酸在胃中解离型和未解离型的比例为1:100,有99%以上的水杨酸在胃中呈分子型,故水杨酸易被胃吸收。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