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权运动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美国民权运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美国黑人真的“当家做主”了吗?

11月4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在大选中获胜,当选美国第56届总统。他也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

奥巴马的当选是美国黑人参政之路的里程碑,也必将对美国的族裔政策和中美关系产生影响。本报特请有关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奥巴马属于黑白混血,没有和非裔美国人一样的文化渊源,因此,并不能完全代表主流非裔美国人。事实上,在整个大选过程中,他一直只提及自己的母系白人家人,对其父系黑人家人却保持距离。回溯美国黑人的坎坷参政历史,可以看出,2008年与其说是美国黑人参政之路的高潮,不如说是一个新的起点更为合适。 1619年至1860年:美国黑人的“血雨腥风”

美国黑人的历史可追溯到16世纪美洲沦为欧洲殖民地的时期。1619年,第一批非洲黑人被作为商品运到了美国的弗吉尼亚。从17世纪到19世纪,欧洲殖民者从非洲劫运了大批黑人到美洲,其中一半以上运入今天美国境内。这些黑人主要在南部诸州的棉花、甘蔗种植场和矿山当苦工,深受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残酷剥削和虐待。到独立战争爆发时,美国的黑人奴隶约为50多万,占总人口的1/6。

这一时期,美国保留着残酷的奴隶制度。在此制度下,美国黑人经济地位低下,毫无政治地位可言,甚至被称为资产阶级民主典范的美国宪法也明确规定,“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税额,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此项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在全体自由人民数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由于受到奴隶制和种族主义的双重枷锁,美国黑人“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只能是不断的反抗与激烈的斗争。 1861年至1910年:为争取平等普选权而斗争

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为了在内战中赢得胜利,林肯在1862年发布了著名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黑人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内战结束之后,美国黑人开始了争取获得平等普选权的艰苦斗争。迫于压力,美国国会先后在1865年、1868年和1870年通过宪法第13、14和15条修正案,将自由权、公民权和选举权赋予黑人。虽然各州还通过具体的选举附加条款对黑人参政加以限制,黑人仍无法取得与白人一样的平等地位,依然处处受到歧视,但是,这一时期仍然是美国黑人参政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 1911年至1950年:黑人的参政力量不断上升

从1911年到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此期间,黑人的经济地位也开始有所提高,出现了一批黑人中产阶级。在他们以及诸多黑人团体的推动下,黑人开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他们的政治权利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大改善。在富兰克林·罗斯福任总统期内(1933-1945),联邦政府任命了一大批黑人进入联邦各部门,担任全国青年黑人事务处、联邦内务部、联邦司法部处长或顾问的职务,黑人第一次被罗斯福称为“我们的黑人公民”。杜鲁门接任总统后,不断敦促国会通过一揽子法案,包括尽快制定联邦反私刑法,设立公平

就业委员会,制止州际交通公路上的种族隔离现象等,黑人在选举、教育等问题上的权益进一步扩大。

1951年至1970年:“我有一个梦!”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这一时期,美国黑人在经济上处境艰难,而白人对黑人的歧视与隔离使得这一问题雪上加霜。195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定教育委员会种族隔离的学校违法,以及1955年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黑人公民的全面罢乘事件,开启了美国民权运动的大幕,到上世纪60年代初,以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为标志,该运动达到了高潮。这场以非暴力的抗议行动为主要手段争取黑人民权的群众斗争,对美国黑人政治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和唤醒黑人更积极地参与政治生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以1964年的《民权法》和1965年的《选举权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法令和法规的颁布使得事实上的种族隔离制被废除,黑人的选举权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黑人开始跻身于社会高层。出现了第一位入阁的黑人罗伯特·韦弗,第一位黑人参议员爱德华·布鲁克和联邦最高法院首位黑人大法官瑟古德·马歇尔。 1971年至2008年:寻求真正的平等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压在美国黑人身上的法律上的不平等已经基本消除,美国黑人的参政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黑人政治意识增强,参政基础扩大,成就显著。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就任美国政府官员的黑人增加了6倍,达9000人。在美国政坛中先后出现了首位参加大选的黑人女议员雪莉·奇泽姆、两度竞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民权运动领袖杰西·杰克逊牧师、上世纪90年代布什总统提名的黑人最高法院大法官克拉伦斯·托马斯、首位黑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科林·鲍威尔以及首位黑人女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等。

目前,美国黑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他们生活在“另一个美国”,美国社会对黑人的种族歧视仍然存在,黑人无法融进白人的主流社会,无法真正享受与白人相等的权利。 因此,奥巴马当选并不意味者美国黑人已经“翻身解放”,由于黑人自身条件的限制和美国社会环境的现状,美国黑人真正获得“当家做主”的地位可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附录: 北美殖民地初创时期,大量黑人被作为奴隶从非洲运来,奴隶制是南方种植园经济的基础。正是围绕“蓄奴”和“废奴”,南方打响第一枪,美国内战爆发。著名历史学家房龙说,当时的南方白人有着不正常的信念:白人天生优于黑人。北方人则认为黑人不过是皮肤有点黑的白人。内战后黑人状况有所改善,并于1870年赢得选举权,但是他们的二等公民地位并没有立即改变。1963年,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充满激情地向25万名现场听众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说,标志着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达到了巅峰。在那个年代的美国,黑人多数没有选举权,他们经常遭到谋杀。黑人和白人不能同餐、同浴,不能同住一个宾馆。

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后,黑人逐步进入政坛,但影响有限。黑人占美国人口的13%,但迄今为止只有两人担任州长:弗吉尼亚的道格拉斯·怀尔德和马萨诸塞州的德瓦尔·派屈克。当选参议员的也凤毛麟角,只有3位:马萨诸塞州的爱德华·布鲁克、伊利诺伊州的卡罗尔·莫塞利·布劳恩以及巴拉克·奥巴马。

美国国务卿赖斯可以称得上是黑人从政的成功典型,但比起他的前任科林·鲍威尔来说还要稍逊一筹。她警告鲍威尔说:“如果你参选,我就离开,你一个人去当总统吧!”由于家人的反对,鲍威尔没有参选,后来他被任命为布什政府的国务卿 杰西·杰克逊就对奥巴马看不上眼,他批评说:“奥巴马不应该表现得像个白人。”

黑人民权运动还没走进历史

美国的南方是黑人民权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地区。

黑人民权运动是否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对这些问题,伯明翰大学教授、伯明翰民权研究所黑人民权历史项目主任霍瑞斯·亨特雷博士给了我们权威的答复。

亨特雷认为,黑人民权运动依然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与以往不同,所面对的历史任务也不一样。它就像一条滚滚不息的大河一样,有时激起浪花,引人注目;有时看似平静,但仍在往前奔流。他指出,目前黑人在美国社会仍有三方面的不平等。一是犯罪率反映了司法不公。在华盛顿,甚至2/3的黑人都进过监狱。这不仅是因为黑人的社会环境,更重要的是司法对黑人的不公。同样是吸毒,黑人会被关进监狱,白人通常只是罚款而已。二是黑人在教育方面仍受歧视。黑人孩子在各个阶段都得不到与白人孩子同样条件的教育,上名牌学校更是不易。不仅是在私立学校,就是公立学校,政府也忽视对黑人社区学校的支持。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影响了他们一生的前途。三是黑人在经济上处于绝对劣势。

亨特雷以伯明翰为例说明黑人的状况。伯明翰是黑人聚居的城市,现任市长是黑人,市议员中有2/3是黑人,教育、警察、消防等许多部门的官员也是黑人。然而,该市的黑人只拥有全市10%的财富。市政府没有钱,因为大部分富裕的白人都住在市区外,政府收不到他们的税。种族隔离制度虽然废除了几十年,但黑白之间那条无形的鸿沟依然存在。亨特雷本人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在黑人中算是比较好的,然而当他搬到白人社区居住时,他的邻居很快就搬走了。亨特雷说,黑人民权运动取得了进步,但任重道远。

黑人民权运动不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路途艰难。这一点,我们在蒙哥马利的民权纪念中心就感受到了。

纪念中心外,由华裔女建筑设计师林樱设计的民权纪念碑是一块圆锥形的黑色大理石,上面刻着民权运动的纪事年表和为民权运动而牺牲的40位黑人和白人的名字。清澈的水从圆锥中心涌出,流过整个石面,使那些名字永远一尘不染。在背面黑色大理石墙上,刻着马丁·路德·金的一段话:“(奋斗)直到公正像水一样流淌,正义像潮流一样澎湃。”纪念中心内展览着黑人民权运动斗士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建立这个中心,就是为了让后人不要忘记那段历史,今天的一些进步是许多宝贵的生命换来的。现在,仇视黑人民权运动的势力仍然存在,如三K党。纪念中心还时常受到威胁与恫吓。

事件: 2007年09月22日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前日爆发19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的翻版!数以万计来自美国各地的黑人,聚集在路易斯安那州的中部小镇耶拿,发起大规模的反种族歧视示威,抗议当地司法部门不公平对待6名被控袭击白人同学的黑人学生。美国总统布什坦言对事件感到难过。马丁·路德·金的儿子马丁·路德·金三世也出现在游行队伍里,他说:“司法系统没有做到法律面前人人、事事平等。”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African-American Civil Rights Movement,又译为“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1955年—1968年),美国民权运动的一部分,于1950年代兴起,直至1970年代,乃是经由非暴力的抗议行动,争取非裔美国人民权的群众斗争。

195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定教育委员会种族隔离的学校违法,1955年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黑人公民以全面罢乘来反对公车上的黑白隔离措施,1963年华盛顿的林肯纪念馆广场聚集二十五万名群众反种族隔离,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博士发表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为民权运动的高峰,其他参与的著名人物还有麦尔坎·X(Malcolm X)等人。

(Meiguo heiren minquan yundong)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争取政治经济和社会平等权利的大规模斗争运动。美国黑人是美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长期受到种族歧视,处于社会最底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国家有色人种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胜利的鼓舞以及由于工业化的进展,大批黑人流入城市,使黑人地位问题成为全国性问题,是运动兴起的重要原因。1955年,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黑人为反对公共汽车上的种族隔离制度,坚持抵制公共汽车运动达一年之久,使美国最高法院判决公共汽车上的种族隔离违宪。此事件表明,黑人运动由合法斗争发展到非暴力直接行动的新阶段,是黑人民权运动开始的标志。运动以非暴力主义为指导方针,采取抵制、静坐、游行、和平进军等方式。1957年,南部基督教领袖会议组成,作为民权运动最有影响的组织,负责协调各有关组织的行动,马丁·路德·金任主席。1960年,南部各州普遍开展在公共场所的静坐示威,显示出运动范围已越出某一城市的局限,主动冲击种族隔离制。1961年和1962年,民权运动的重点分别是反对长途汽车上的种族隔离制和争取南部黑人的选举权。1963年运动达到高潮。4月,在种族隔离最严重的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市,爆发黑人抗议示威斗争,迫使当局接受黑人要求。8月,在华盛顿举行该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示威游行,25万黑人和白人同情者举行争取就业和自由的“自由进军”。在民权运动的巨大压力下,美国国会于1964年通过《公民权利法案》,1965年通过《选举权利法》,正式以立法形式结束美国黑人受到的在选举权方面的限制和各种公共设施方面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制度。1964年以后,黑人运动走上武装抗暴斗争的道路。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