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县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fan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镇安县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fan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镇安县城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第十章 环保和环卫工程规划

一、环卫规划

1.垃圾产量估算

按城市生活垃圾近期人均1.0公斤/日,远期1.5公斤/日标准计算,规划区日产垃圾2020年为110吨。

2.垃圾收集及转运站:

(1)果壳箱:在商业街道、公共场所和主要街道按部颁标准设置,相邻果壳箱间距为50米/只;交通干道间距为80米/只,一般道路按间距100~120米/只。

(2)垃圾箱、桶:采用定点,分类装垃圾收集箱、桶,住宅区内服务半径为70~100米/只。

(3)根据《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 27-2005,规划区内设置垃圾收集站6个,建筑面积不应小于80m2,周围应设置不小于5米的绿化带。

(4)垃圾转运站:从城市用地规划考虑,根据规范要求,设2个小型垃圾转运站,用地面积800m,与周围建筑物间隔不小于10米。

(5)公共厕所:流动人口较多的街道和闹市区,公厕间距为300~500米,每座面积不小于60平方米,均为水冲式公厕。

(6)环卫机构:城市环卫职工人数按城市人口2‰配备,规划区需定编环卫职工148人。城市环卫机动车辆按城市人口每万人2辆配备,共需10辆。

规划确定的工业区昼间不超过65分贝,夜间不超过55分贝。 交通噪声控制带,昼夜间控制在55-70分贝之间。

执 行 标 准

城市功能区 范 围 组团中心、城市公园、规划高级住宅区、大型公建区 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规划确定的工业区 城市交通干线两侧 国家噪声环境质量标准 国 家 大气环境 质量标准 声学(DBA) 昼间(DAB) 夜间(DAB) 一级 二级 三级 二级 Ⅰ类区 Ⅱ类区 Ⅱ类区 55 55 60 70 45 45 55 55 一类区 二类区 三类区 交通噪声 控 制 带 注:大气执行标准按照国际《GB3095-1996》;噪声执行标准按照国际《GB3096-93》 2 .主要环保措施

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实施中,应做到一切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应首先做好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的设施必须与全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做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第十一章 综合防灾规划

一、 抗震规划

1、概况

根据国家地震裂度标准,规划区的地震基本裂度为6度,故该区按地震裂度6度设防。重要建筑和生命线工程设防标准提高一度设防标准。

2、规划原则

坚持预作准备,减少损失,以防为主。坚持平震相结合;坚持“抗、防、避”相结合,以工程抗震为主;坚持群众性与专业性相结合,采取自救、互救为主。

3、规划目标

提高居民地震时的应急应变能力,逐步提高城市的综合抗震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城市地震灾害,保证地震时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4、抗震规划 避震疏散场所

二、环境保护规划

1.环境保护目标 (1)大气环境目标

规划区内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应达到国家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以上;对于公园、绿地规划的高级住宅区等应保持在一级标准以上。

(2)水环境目标

城区周围地表水应达到国家地表水Ⅲ-Ⅴ级标准以上,不超过Ⅴ级标准,地下水应达到国家地下水Ⅱ级标准。

(3)噪声环境目标

旅游度假新区、高级宾馆区等昼间不超过50分贝,夜间不超过40分贝。 以居住、文教为主或商业、居住混杂区,昼间50~60分贝,夜间45~50分贝。

6 6

镇安县城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体育场、农田等空地作为避震疏散场地,疏散半径在1~1.5公里以内。

避震疏散通道

城市内疏散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6米,一般为城市主干道,通向市内疏散场地和郊外旷地或通向长途交通设施。

城市生命线工程

供水、供电、燃气、通讯等城市生命线工程设施,按7度抗震设防。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就近布局的原则、安全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可通达性原则、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平震(灾)结合”原则

2、规划目标

按人均避险场所面积2.5平方米,建设功能完善、设施配套齐全的应急避险场所网络,以满足70%城区人口应急避险需求。

3、分类

应急避险场所按用地的不同功能和性质概括分为两类:公园绿地型: 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操场)型

4、服务半径

避险场所的服务半径300-500米。步行5-10分钟内到达。

二、消防规划

1、概况

镇安县现有消防站一座,在县城东北规划新址,建成后现有消防站搬迁至新址。

2、规划原则

坚持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提高市民的防火意识,消除火灾隐患,保证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

3、消防水源

消防用水由城市市政给水管网提供,须建立相应的专用取水设施。 4、消防站

设置两处消防站。保留现状消防站,规划新建消防站1座,占地0.52ha,按消防站等级配备人员和设备。

5、消防栓设置要求

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应超过120m,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m,当道路宽度超过60m时,宜在道路两边设置消火栓。

6、消防通道

为保证火灾时消防车的顺利通行,道路宽度应大于等于3.5m,净空高度不应小于4m;尽端式消防道的回车场尺度应大于等于15m×15m。

五、疏散通道

避险通道等级主要包括主干道、次干道、支路。

六、配套设施

一类避险场所——具备可满足避险民众30天以上的安置规范要求配套:为提高避险人员生活条件,在二类避险场所配套基本设施的基础上增设一定的配套设施,包括:应急停车场,应急洗浴设施;应急通风设施;应急功能介绍设施;应急停机坪等。

二类避险场所——满足避险民众10-30天的安置(固定避险场所)规范要求配套:为改善避险人员生活条件,在基本设施的基础上增设一定的配套设施,包括:应急消防设施,应急物资储备设施;应急指挥管理设施等。

三类避险场所——满足避险民众10天的安置规范要求配套:为保障避险人员基本生活需求,应设置配套基本设施。包括:救灾帐篷,简易活动房;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设施;应急供水供电设施;应急排污设施;应急厕所;应急垃圾储运设施;应急通道;应急标志等。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等若在场所内无法解决,应制定就近解决方案。

四类避险场所——临时安置疏散避险民众以满足临时避险及生活需要。配备自来水管等基本设施,另外,要考虑设置厕所的可能性。若在场所内无法解决,应制定就近入厕的方案。

三、人防规划

县城按平战结合、平灾结合的原则,逐步建立城市防灾系统,增强城市综合发展能力与防护能力,达到最佳的建设与防护效益。

四、避险场所规划

1、规划原则

第十二章 规划控制实施

7 7

镇安县城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一、实施原则

经过最近一二十年的建设,镇安县城形成了非常繁荣的商贸氛围和极为拥促的生活环境。老控规的落实势必伴随着矛盾冲突。因此,控规的实施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1、充分发挥老城商业服务中心的土地价值潜力; 2、清理危旧房,搬迁工厂和部分单位,减轻居住压力;

3、任何建设开发都必须留出适当的公共空间。严格禁止景观地带的建设开发; 4、设置土地开发门槛,以规模开发、整体开发、综合开发取代零星建设,沿街建设要带动街坊内部改造;

5、以商业办公综合开发替代纯粹的住宅建设,逐步转移、减少旧城人口总量;

1、体育场周边地带改造;

2、迎宾大道-两河交汇地带滨河绿化景观带和旅游观光带的建设。 3、电影院周边地带改造。

上述地区就是改造旧城、再开发建设的先期内容。

四、奖励和补偿

在实施中,结合考虑镇安县城现状,特提出一些奖惩机制,以便于主管部门进行具体操作

1、建设单位每提供100平方米的集中公共空间(可以获得容积率奖励的最小面积),可增建为其所提供公共建筑面积的2倍的建筑面积,容积率奖励最大幅度不超过建筑总量的10%;

2、若现状建筑实际指标超过所在控制单元的控制指标,主管部门可就超标部分向业主收取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费用,以作为补偿。

3、为鼓励搬迁,降低老城密度,建议在旧城改造中老城区拆建比最大值1.2

二、开发策略

从镇安县城现状来看,地面建筑密度过高,浪费了土地资源;居民人口密度高,人口结构不合理;用地布局不合理;交通拥堵,市容杂乱,以上种种不利因素使旧城土地资源难以达到收益最大化。

以此次控规为契机,调整城市用地结构,理顺交通,疏解人口,改善城市环境,可以充分发挥旧城黄金地带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房地产资源优势,增强旧城的商贸和服务功能, 从而推动城市的发展。

就镇安现状而言,城市开发可采取以下措施:

物质建设性置换:包括将城市的危房、旧房、简屋等拆除,代之以新的建筑物。镇安县城许多地段建筑老化破损严重,通过置换,使这些已丧失经济价值的物业通过物质性置换而重具价值,从而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也可满足市场对房地产物业增量的需求。

功能性置换:即将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发挥稀缺资源的应有价值,以旧城商业中心为例,将一些行政办公、居住用地置换出去,改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不仅强化了商业中心的功能,同时政府可以从这种因用地变更引起的土地差价中获取大量的建设资金。

土地级差收益性置换

三、重点建设

老城应采取以重点工程、以形象改善工程带动周边地段的改造模式,即以点带面、以线带面的方式来推动旧城全面改造的系统工程以下几项内容适合作为近期建设项目:这些区段包括:

8 8

镇安县城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地 块 指 标 汇 总 表

区控制单元块 编码 A-1 地块 编号 A-1 A-2-1 A-2 A-2-2 A-2-3 A-3-1 A-3 A-3-2 A-4-1 A-4 A-4-2 A A-5 A-6 A-6-2 A-7-1 A-7-2 A-7-3 A-7 A-7-4 A-7-5 A-7-6 A-8-1 A-8 A-8-2 A-9-1 A-9 A-9-2 A-10-1 A-10 R2 R2 G1 二类居住用地 二类居住用地 4.5 A-10-2 公共绿地 U R2 市政设施用地 二类居住用地 5.2 0.6 2.6 1.2 1.3 — R2 G1 R2 R2 二类居住用地 公共绿地 二类居住用地 二类居住用地 4.6 0.5 2.8 1.2 1.1 1.8 25 23 — 30 30 — 6200 46800 — 392 1699 — 123 531 — 31 234 — — — — C 停车场、管理用房、垃圾收集点 用地 分类 代码 R2 R2 R2 G1 R2 R2 C2 U R2 R2 M1 C2 R2 R2 用地性质 二类居住用地 二类居住用地 二类居住用地 公共绿地 二类居住用地 用地面积(毛) Ha 2.3 用地面积(净) Ha 1.9 1.9 开发 强度 1.1 容积率 1.1 2.0 建筑密度(%) 25 28 25 — 25 25 40 60 30 30 40 50 20 20 20 — 20 25 40 25 绿地率(%) 20 30 30 — 30 30 20 20 30 80 45 30 30 30 30 — 30 30 20 30 建筑面积(㎡) 20900 39200 16000 — 50400 1800 15000 1600 34200 34500 18000 27500 63000 7000 24500 — 63000 70000 6000 34600 居住人口 居住户数(人) (户) 1241 1241 523 — 1830 65 — — 1241 1634 — — 1167 131 458 — 1167 2288 — 1830 388 388 102 — 572 20 — — 388 510 — — 368 41 143 — 368 715 — 572 停车位建筑限高(辆) (米) 104 192 80 — 252 75 8 34 171 195 7 275 315 35 123 — 315 350 30 173 — — — — — — — — — — — — — — — — — — — — 配套公建 管理用房、停车场、垃圾收集点 管理用房、停车场、垃圾收集点 物业管理、商业用房、公厕 管理用房、停车场、垃圾收集点 物业管理、商业用房、公厕 可兼 容性 — — — — — — — — — — — — — — — — — — 5.1 0.8 1.9 2.8 1.2 2.0 — 1.8 — 管理用房、停车场、垃圾收集点 物业管理、商业用房、公厕 停车场、垃圾收集点 停车场、垃圾收集点、公厕 停车场、垃圾收集点、公厕 管理用房、停车场、垃圾收集点 物业管理、商业用房、公厕 管理用房、停车场、垃圾收集点 停车场、垃圾收集点、公厕 停车场、垃圾收集点、公厕 管理用房、停车场、垃圾收集点 物业管理、商业用房、公厕 停车场、管理用房、公厕 管理用房、停车场、垃圾收集点 物业管理、商业用房、公厕 3.3 二类居住用地 商业金融用地 1.7 市政设施用地 二类居住用地 二类居住用地 5.1 一类工业用地 商业金融用地 二类居住用地 二类居住用地 9.8 0.7 1.2 1.8 3.5 1.5 0.5 1.8 0.2 2.5 0.2 1.9 2.5 A-5-1 A-6-1 0.1 0.6 1.8 1.8 2.5 1.2 0.8 1.8 1.8 1.2 5.5 3.5 3.5 2.3 3.5 — 3.5 2.0 1.9 1.2 1.7 1.8 1.8 — 管理用房、停车场、垃圾收集点 物业管理、商业用房、公厕 小学、管理用房、停车场、垃圾收集点、物业管理、商业用房、公厕、绿地 停车场、垃圾收集点、公厕、绿地 停车场、管理用房、垃圾收集点 1 1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