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复习导学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八下复习导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0、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证明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11、请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

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12、设计实验证明:“空气中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证明了空气中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13、请你完成“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的实验设计方案:

器材 50g钩码一盒、小桌和海绵、 。 实验步骤 1.将小桌平放在海绵上 2.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数据记录表格 14、将下面的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器材 微小压强计、透明盛液桶 、水、刻度尺、 装置图 图甲 图乙 图丙 1.将探头放入水中,U型管的两个液面之间出现高度差,这说明______________。 将探头向各个方向转动,发现U型管的两个液面之间都有高度差,这说明液体向 _______方向都有压强; 2.保持探头在水中的__________一定,再将探头向各个方向转动,发现U型管的两个步骤 液面之间高度差不变,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 3.进行图甲和图乙中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的压强________________。 4.进行图乙和图丙中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______________。 实验中用到的方法有 和 。 上述实验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 ;在同一深度处,液体结论 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液体压强还与 有关。 15、如图所示:一个圆柱形水桶中水深是20cm,其中A点距离桶底5cm, B点距离水面5cm,则桶底受到的水的压强是_____________,A点受到 的水的压强是___________,A点和B点的压强之比是___________。

第十章浮力导学案 明确考点:一、单纯举例记忆类的知识点;(5个)1.浮力及浮力方向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3.阿

基米德原理内容及其公式表述,适用范围;4.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5.日常浮力、浮沉现象及其解释.二、人文(1个):阿基米德。三、计算类的知识点(3个):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F浮=G-F2.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ρ液gV排3.漂浮或悬浮条件:F浮=G物四、简答类的知识点(1个):浮力、浮沉条件的应用五、实验、探究类的知识点(4个):零级实验(1个):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一级实验(2个):1.浮力的方向;2.潜水艇原理。说明:上述实验点作为验证性小实验进行考查。三级实验(1个):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1、物块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物块受到的浮力是 牛

物块的体积是 米物块的密度是 千克∕米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随深度增加而 .

2一艘游船自重为8×103N,当空船漂浮在水面上时,船受到的浮力为 N;该船满载

43

游客时受到的浮力为2×10N,则此时船排开水的体积为 m.(g取10N/kg,ρ水

33

=1.0×10kg/m).

3、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证明了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4、: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潜水艇的原理是改变自身重力”

证明了潜水艇的原理是改变自身重力 5、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辰辰同学和他的上伙伴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①②③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得出的结论

是 .

(2)分析 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3)此实验还探究了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

3

(4)通过实验数据可知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 6、19.(7分)(2014?十堰)如图甲是“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3世,,3

(1)实验步骤C和D可以探究浮力大小与 的关系,步骤B和 可

以测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步骤A和 可以测出物块排开的水所受重力G排;比较F浮与G排,可以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的关系.

(2)图乙是物块缓慢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浸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得关于浮力大小的初步结论

①物块浸没前, ,物块所受的浮力越大;

3

②物块浸没后,所受的浮力大小与 无关.(3)此物块的密度是 g/cm.

第十一章 功与机械能导学案

明确考点:一.单纯举例、记忆类的知识点(5个)1.功的二要素,功的定义、单位2.功率的物理意

义、定义、单位3.能、能的单位,动能,势能, 4重力势能、弹性势能5.机械能及其转化二.计算类的知识点(2个)1.功的定义式:W= Fs 2.功率定义式P= W/t三.简答类的知识点(2个)1.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决定因素 2.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四.实验、探究类的知识点(共4个)一级实验(1个):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二级实验(3个):1.动能及大小的决定因素 2.重力势能及大小的决定因素 3.弹性势能及有关决定因素 1、下列实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学A. 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 B.人推车,车未动 C.足球被踢后,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 举D. 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

2、某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50N水平推力将重200N的物体匀速推动,使他在20s内沿水平方向移

动10m,该过程中工人水平推力做的功为 ,功率是 ,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动能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3、发条拧得紧些,钟表走的时间长些

知识点: 。

解释现象: 。 4、自行车下坡时不踩脚踏板,速度也越来越大,

知识点: 。

解释现象: 。 5、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证明了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6、小雨要验证“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请你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器材 两个质量 的小球、沙堆、刻度尺 1.把两个小球放在沙堆上方 的位置,使其 。 实2. 验 步 骤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数据记录表格 7、小雨要验证“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请你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器材 两个质量 的小球、斜面、木块、刻度尺 1、把两个小球分别放在斜面上 的位置,使其 。 实2. 验 步 骤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数据记录表格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导学案

明确考点:一、单纯举例、记忆类的知识点(4个)1、杠杆,杠杆中的几个名词;2、定滑轮、

动滑轮的实质、特点;3、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功的原理),4、有用功、额外功、总功,5、机械效率定义、总小于1、表示方法。二、作图类知识点(1个):杠杆的示意图:在已知支点O 、F1、F2的情况下,做出l1、l2。(注:力臂的画法:双箭头实线或虚线加大括号均可,但都必须加垂直符号。“l”可以用“L”表示。)三、问答类知识点(1个)杠杆的分类及其特点、应用;四、计算类的知识点(6个):1、杠杆的平衡条件公式:F1l1= F2l2(“l”也可以用“L”表示);2、滑轮组(竖直、人站

W有G

在地面上)规律公式:F = ;3、滑轮组费距离公式:s=nh;4、机械效率(滑轮)定义式:η= ;

nW总

GG

5、滑轮组导出公式:η= 、η= ;6、三种功的关系式:W总=W有+W额。

G+G0Fn

五、实验、探究类的知识点(共5个)一级实验(2个):1、杠杆的分类、特点;2、滑轮的分类、特点。二级实验(1个):滑轮组规律,三级实验(2个):1、探究杠杆平衡条件;2、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画出下列各杠杆的力臂 2、请画出杠杆五要素中缺失的部分

3.如图所示,OB=40A,杠杆平衡时F= _________ 牛.

4、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的力F将重为400N的物体在1Os内匀速提升2m,则此过程中 A.工人做的有用功为800J B.工人做的总功为500J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 D.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W

5、如图所示滑轮重均为20牛,物体G的重力均为100牛,若要使物体匀速上升,则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分别为FA=___ 牛,FB=___ 牛。若要使物体匀速上升0.5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分别为SA=_____m, SB=______m。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6、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

, 证明了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 7、请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使用省力杠杆费距离”。

, 证明了使用省力杠杆费距离 8、园艺师用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靠近 知识点: 。

解释现象: ,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