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锅炉房安全节能与能效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工业锅炉房安全节能与能效管理制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5、设备采购部门在采购关健性电气设备或元器件时,除按设计要求之外,还需得到节能主管部门的共同论证,确保采购具有节能标识的电气设备或元器件。

6、生产计划部门应加强用电负荷管理,合理安排生产工艺、生产班次,做到计划生产、平衡调度,合理调整用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合理分配与平衡负荷。并严格控制非生产用电。

7、节能主管部门每年都要开展企业电平衡测试,摸清节电潜力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降低电耗,减少损失,提高电能利用率。

8、企推进电耗目标管理,节能主管部门组织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各种产品的电耗定额指标,并实施单耗考核,电耗定额指标考核落实到车间、工段、班组。

9、教育部门负责分别对电力设备运行人员和生产工艺操作人员进行节电经济运行专业知识与节电操作规程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发证上岗。

10.变配电运行人员必须经常关注力率补偿装置的工作情况,确保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在0.9以上,力争接近0.95,电气专业主管工程师应研究大型电动机的无功就地补偿问题,对具有较大冲击性负荷的情况下,研究无功动态补偿的问题,以使电力系统功率因数补偿处于最佳状态。

11、变配电的运行人员和车间电气维修人员对全厂供电线路应经常进行巡回检查,及时发现不合理的供电线路,上报有关主管部门适时进行改造,以保证供电线路的电力损耗降至最低。

12、生产操作人员对所有动力设备应尽可能减少空载操作。

13、严格照明用电管理,节约照明用电,车间照明采用大功率节能灯,淘汰白炽灯、汞灯,替代钠灯,公共区域照明安装自动控制开关,车间和办公室照明尽量利用自然光,在照度满足的前题下,减少用灯数量,随手关灯,杜绝白昼灯、长明灯。建立照明节电时间表,定时开关,夏天、冬天分别规定开停时间。

14、降低空调用电负荷,办公室空调提倡少开一小时空调,温度设置必须在26℃以上,无人办公时关闭空调。空调运行时适当的排气之外应关紧门窗,使用风扇的地方要消灭无人扇。

15、节能主管部门在现有已采取的节电措施和已进行的节电技术改造的基础上,要不断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开展节电技术改造,采用节能型变压器,推广更换成S11型新型节能变压器,陶汰各类旧式变压器,采用高效电动机,推广变

频调速节电技术,在风机、水泵、压缩机等设备上,凡技术经济指标合理的情况下,一律加以改造。以变频调速替代滑差电机,转子电阻调速方式,最大限度降低运行损耗,大型电机的起动积极采用软起动装置,替代频敏电阻器,水电阻起动器等装置,减少电动机起动损耗。

能耗定额管理

能源消耗定额的管理,是本单位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用经济办法管理,加强经济核算,考核经济效果的主要基础工作。对于降低消耗,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能源消耗定额的制定、审批和上报。

1、能源消耗定额的定义:能源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为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合理消耗能源的数量标准。

2、能源消耗定额必须反映生产建设过程中能源消耗的客观规律,它应是能源利用率考核的依据,能源消耗定额应先进合理,既反映生产技术水平,同时也反映生产组织管理水平。为此,合理的能源消耗定额,必须是正确的能源消耗规律的反映,正确的能源消耗定额必须在科学地研究能源消耗规律的基础上制定、产生。

3、能源消耗定额由企业节能主管部门组织,并会同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等共同进行制定。

4、能源消耗定额的制定必须遵循从实际出发,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掌握资料,实际测算,适当的科学分析,精确的核算,力求达到“快、准、全、好”的标准。

“快”即制定的定额迅速及时,走在生产之前,对生产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准”依靠长期的定额资料积累和经常了解分析生产情况,使能耗定额准确。

“全”即完整齐全,各生产环节、生产生活各工序、各类产品均应制定完整的能耗定额。

“好”定额指标既要积极,又要可靠,既具有先进性,又切实可行,对能源单耗尚未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部门,定额要从严核定,以利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5、能源消耗定额草案制定后,经职工讨论和有关部门审核,单位领导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执行。

6、制定的能源消耗定额,应逐项逐级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⑴审查制定能源消耗定额工作报告的说明;

⑵审查是否符合国家当前有关能源方针、政策和法规; ⑶审查能源消耗定额的项目; ⑷审查重点项目变化情况和原因;

⑸与历年能源消耗的资料对比,分析是否符合能源消耗的规律性; ⑹审查制定过程中的计算依据,并验算是否正确; ⑺审查是否积极采用了节能新技术;

⑻审查是否已采纳了群众讨论及各级审批过程中提出的正确意见; ⑼审查制定过程中拟定实现能源消耗定额措施的情况。 7、能源消耗定额的审批标准: ⑴定额必须先进、合理、齐全、准确;

⑵定额必须达到本单位的历史水平或低于上一年度的实际消耗水平; ⑶定额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必须建立健全并切实执行; ⑷必须实行按定额供能和按实际消耗严格考核; ⑸计量表具必须准确和齐备。

8、单位能源消耗定额,应报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经审批后执行。

二、能源消耗定额的贯彻执行

1、经批准下达的能源消耗定额,各部门都要贯彻执行,凡属能源计划分配,组织供应和成本核算等都要按定额办事。

2、能源供应部门按照核定的能源消耗定额和生产任务核实供应,各单位要建立能源消耗定额的管理档案。

3、能源供应部门和生产部门应密切配合,建立健全定额供能制度、消耗定额分级管理和奖惩制度,做到定额管理生产、指导生产、监督生产,以便实现最小的能源消耗。

4、做好能源消耗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分析工作,从能源进厂、转换、分配和最终消耗为止,各处环节都应有健全的原始记录,记载各种能源在不同阶段,不

同环节的使用情况和消耗情况。 三、能源消耗定额的检查分析

1、能源消耗定额在贯彻执行进程中,必须经常检查分析,目的为了解消耗定额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执行情况及取得的效果,同时检查为发现定额在执行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找出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改进能耗定额,使之愈做愈好。

2、检查的方法采取统计分析和实际查定相结合的办法,办求符合实际和更加全面、使之及时发现能耗定额存在的问题。

3、在检查定额的基础上,进行定额分析,目的是为揭露矛盾,找出节约和浪费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改进,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新材料,从而使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定额消耗不断降低。 四、能源定额的修定

1、由于影响能源消耗定额的各种因素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因此能源定额必须定期修改或临时修改,一般单项定额每年修改一次,遇到下述情况时,可作必要的临时修改:

⑴在能源消耗定额执行过程中,发现定额脱离实际或计算错误时; ⑵产品结构、用能设备和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时; ⑶提高了生产或改进了操作时;

⑷能源品种、规格、质量等发生重大变动时。

2、在一定时期内影响生产某产品消耗能源的主要因素,还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由于能源消耗规律的作用,要求能源消耗定额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故能耗定额一经审查批准生效后,不宜经常改动,只作定期(如一年)修定,以便于贯彻执行。

五、能源消耗定额的考核和奖惩

1、定额考核是定额管理的又一重要环节,以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定额考核,即将制定的能源消耗定额与执行消耗定额的实际结果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偏差的幅度,并分析研究产生偏差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2、能源消耗定额考核的目的

⑴通过生产实践的检验,考察制定的能源消耗定额是否合理;

⑵通过定额考核,与企业历史最好水平比,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比,找出差距,力争赶上国内外先进水平;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