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习题+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微生物习题+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

(1)核为原核;(2)核糖体为70S;(3)细胞壁中含有肽聚糖;(4)无单位膜包围的细胞器 3.

(1)通过特殊的鞭毛染色法,使鞭毛加粗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2)在暗视野中观察悬滴标本中细菌运动情况

(3)在固体培养基中穿刺接种某一细菌,如果在其穿刺线周围有混浊的扩散区,说明该菌具有扩散能力,即可推测其存在着鞭毛,反之则无鞭毛 4.

细菌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分别被称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细菌细胞的基本构造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原核。 细菌细胞的特殊构造包括:荚膜、鞭毛、菌毛、芽孢、孢囊。 5.

区别:细菌的荚膜粘滞性大,相对稳定地附着在细胞壁外,具有一定外形,通过液体震荡培养或离心可将荚膜从细胞表面除去。

粘液的粘滞性较低,扩散在培养液中,无法离心使其沉降而除去,但能增加培养液粘度。

成分:荚膜的成分主要由多糖组成,有的也含有少量的蛋白质,脂类及由它们组成的复合物(脂多糖,脂蛋白),也有少数细菌的荚膜成分是多肽

荚膜的作用:

(1)保护细胞免受干燥的影响;

(2)贮藏养料,以备营养缺乏时利用;

(3)对一些致病菌来说,则可保护它们免受宿主白细胞的吞噬 6.

夏天饭菜变馊;低浓度黄酒变酸;湖泊的富营养化 7.

芽孢的含水量低,特别是自由水远低于营养细胞,使核酸和蛋白质不易变性。

芽孢的酶组成型与细胞的酶组成型有差别,芽孢只含有少量酶,并处于不活跃状态。 含有2,6-吡啶二羧酸。 芽孢壁厚。

芽孢中含硫氨基酸高。 8.

蓝细菌的形态为球状或杆状的单细胞生物,或由多个细胞连成一串的丝状体,菌体外常具胶质外套,使多个菌体或丝状体集成一团。

蓝细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分裂繁殖,或形成藻殖段进行繁殖。 9.

链霉菌的细胞呈分枝丝状,菌丝宽度与细菌相似,在营养生长阶段,菌丝内无隔,为多核无隔菌丝。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生长,伸入到基质内的菌丝称基内菌丝,较细,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的功能,同时在基内菌丝上不断向空间分化出较粗的分枝菌丝,称为气生菌丝,当菌丝逐步成熟时,大部分气生菌丝分化成孢子丝,孢子丝又有不同的形状,孢子丝上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在合适的基质上又可萌发成新的菌丝。

可通过菌丝断裂片断和孢子进行繁殖。 10.

芽孢的有无在细菌鉴定中是一项重要的形态指标。芽孢的有无有利于这类菌种的筛选和保藏。由于芽孢有很强的耐热性和其他抗性,因此是否能杀灭一些代表菌的芽孢就成了衡量各种消毒灭菌措施的主要指标。 11.

有利的一面,可从荚膜中提取胞外多糖,用于石油开采,印染,食品等工业中;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可利用产生菌胶团的细菌分解和吸附有害物质。

不利的一面,常使糖厂的糖液、牛乳、酒类、饮料、面包等食品发粘变质。 12.

革兰氏染色是原生质染色,染色后细胞内形成了深紫色的结晶紫-碘的复合物,而脱色与否则决定于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

+

由于G细菌细胞壁较厚,尤其是肽聚糖含量较高,网格结构紧密,含脂量又低,当它被酒精脱色时,引起细胞壁肽聚糖层网状结构的孔径缩小以至关闭,从而阻止了不溶性结晶紫-碘复体物的逸出,故菌体呈紫色。

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层较薄,含量较少,而脂类含量高,当酒精脱色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透性增大,结晶紫-碘复合物也随之被抽提出来,故G-菌体呈复染液的红色。 13.

菌落: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发育,几天内即可由一个或几个细胞分裂繁殖成千上万个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肉眼可见的群体,即为菌落。

菌苔:将某一纯种的大量细胞密集地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结果长成的菌落相互联接成一片,即为菌苔。

由于菌落是微生物的巨大群体,因此,个体细胞形态的种种差别,必然会密切地反映在菌落的形态上。例如对长有鞭毛的细菌来说,其菌落就大而扁平、形状不规则和边缘多缺刻,运动能力强的细菌还会出现树根状的菌落;又如有荚膜的细菌,其菌落往往十分光滑,透明,形状较大;又如对无鞭毛,不能运动的细菌尤其是各种球菌来说,形成的菌落较小,较厚,边缘为圆形。 14.

芽孢杆菌属:如枯草杆菌、苏云金杆菌 梭菌属:如奥氏梭菌

G-的芽孢杆菌很少,如脱硫肠状菌属

球菌中只有极个别的种产芽孢,如生胞尿素八叠球菌 15.

鞭毛着生方式有:单生,可分一端单鞭毛菌,如霍乱弧菌,二端单鞭毛菌,如鼠咬热螺旋体。丛生,可分一端丛生鞭毛菌,如荧光假单胞菌,二端丛生鞭毛菌,如红色螺菌。周生,周生鞭毛,如大肠杆菌、枯草杆菌。 16.

原生质体:在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后,所留下的仅由细胞膜包裹的脆弱细胞,一般由G+菌形成。

球状体:用人工方法去壁不完全所留下的部分,一般由G-所形成。 L型:在某些环境条件下自发突变形成无细胞壁的缺壁细菌。 枝原体: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的无细胞壁的细菌。

真核微生物

一、选择题

1-5 ABCBB; 6-10 BBCCC; 11-15 AAABC; 16-20 CDCDA; 21-25 DBCAB; 26-28 CBA 二、判断题

1-5 FTTFT; 6-10 FTTTF; 11-15 FTFTT; 16-20 TTFFT; 21-23FTT 三、填空题

1. 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 2. 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3. 芽殖,裂殖 4. 菌丝

5. 能量代谢 6. 单个,多个

7. 无横隔膜的菌丝,有横隔膜的菌丝 8. 无性阶段,有性阶段

9. 菌盖(或菌帽),菌柄,菌褶,菌环,菌托

10. 真菌,粘菌,藻类,原生动物 11. 雄器,藏卵器

12. 吸收营养物质,进行繁殖 13. 质配,核配,减数分裂

14. 基内菌丝,吸收营养物质,气生菌丝,转化成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15.(1)核和染色体,原核无核膜包围,真核有;原核只一条染色体,真核有多条染色体;(2)核蛋白体:原核70S,真核80S;(3)细胞器:原核细胞没有细胞器,真核细胞有线粒体、内质网、叶绿体等细胞器。

16. 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

17. 厚垣孢子,吸器,菌环和菌网,附着枝和附着胞,匍匐枝和假根,菌核,子座,菌索 18. 白僵菌等

19. 几丁质,葡聚糖,甘露聚糖

20. 担孢子萌发,两种不同遗传性的初生菌丝(或担孢子)联结后 四、名词解释

1. 一些真菌在进行无性繁殖时,在菌丝分枝顶端的产孢细胞(或分生孢子梗)上分割或缢缩而形成的单个或成串的孢子。

2. 某些真菌(如根霉)在进行无性繁殖时,产生在孢子囊内不具有鞭毛,不能游动的一种内生无性

孢子。

3. 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产生于子囊中经减数分裂后形成有性孢子。

4. 由两种不同遗传性的菌丝分别长出形状相同或略有不同的配子囊接合后发育而成的有性孢子。 5. 毛霉目的一些真菌,在基质上形成一种节段的跳跃菌丝。

6. 某些真菌,其有性生殖发生在同一个菌体中,是一种自身可孕的结合方式。

7. 一些真菌的菌丝,紧密聚集交织成一坚硬的,具有抗逆功能的休眠体,外壁由深色厚壁细胞组成,

内层由浅色拟薄壁细胞组成。当条件适合时,可萌发出菌丝或产生子实体。

8. 在毛霉目中,一些真菌在匍匐菌丝上或在两匍匐菌丝交连下方生长出须根状菌丝,它们深入基质

中吸收营养并支持上部的菌体,这种须根状菌丝称为假根。

9. 具有细胞壁,不含叶绿素,异养型并进行吸收营养,菌丝呈分枝的丝状和以孢子进行繁殖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真核

生物。

10. 真菌菌丝在基质上或基质中不断伸长和分枝,并由许多菌丝连结在一起所组成的整个营养体称菌

丝体。

11. 由担孢子萌发后而发育起来的单倍体菌丝。

12. 由两种遗传性别不同的初生菌丝结合后形成的双核菌丝。

13. 在某些担子菌的次生菌丝上,在菌丝细胞隔膜处外面,形成的一种桥接状的菌丝结构。

14. 一些真菌个体发育时没有或没有被发现有性阶段,只有无性阶段,对这类真菌,人类只了解其生活史中的一半,故叫半知菌。

15. 子囊产生在一种圆球形无孔口的完全封闭的子囊果内,这种类型的子囊果叫闭囊壳。 五、问答题 1.

比较项目 足细胞 分生孢子梗 分生孢子 菌落颜色 曲霉属 + 无隔,不分枝,顶端膨大呈顶囊 串生,形态多样,外表多纹饰 颜色多样且较稳定 毛霉菌 无隔多核的丝状体 + + - 青霉属 - 有隔,上部分枝呈帚状 串生,多为圆形,椭圆形 颜色多为蓝绿色且不太稳定 根霉菌 同左 + + + 2.

比较项目 营养体 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 囊轴 囊托 囊领 孢囊梗分枝 匍匐菌丝 假根 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 接合孢子附属枝 + + - - + - - - + + + - 3.

芽殖;裂殖;厚垣孢子;游动孢子;孢囊孢子;节孢子;分生孢子;菌丝片断的细胞等 4.

在营养菌丝的足细胞上长出无隔的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形成顶囊,在顶囊的表面上长出单层或双层小梗,在小梗顶端分化出串珠状的分生孢子。

曲霉菌具有强的酶活性,用于许多工业生产,如制酒的糖化菌,进行柠檬酸发酵,生产淀粉酶等。

造成食物和饲料的发霉变质,危害皮革、纺织工业,有的产生毒素危害人畜健康,黄曲霉毒素等还能诱发癌症疾病发生。

5.

分生孢子梗从菌丝细胞长出,有隔有分枝,小梗有单轮或双轮生,双轮生中又分为对称和不对称。分生孢子梗的分枝和轮生组成了复杂的扫帚状分枝结构。在扫状枝上,最后一级分枝为产生串生链状分生孢子的小梗,呈瓶梗状,着生小梗的细胞叫梗基,支持梗基的细胞叫副枝。分生孢子常为球形,椭圆形,呈蓝绿色。

可产生青霉素,灰黄霉素等抗生素,还产生柠檬酸,延胡索酸,草酸等有机酸。

危害水果,引起粮食、,食品、,饲料、,皮革、纺织品等的霉坏变质。有的种是人、畜的病原菌。在实验室和研究微生物中是一类污染菌。

6.

具有细胞壁,无叶绿素,无根茎叶,靠腐生或寄生方式行吸收式营养,以孢子进行繁殖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真核生物。

真菌积极参与土壤有机物质的矿质化和腐质殖的形成,是土壤肥力必需的转化因子,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真菌在酿造业、发酵工业上被广泛用来生产酒、酱、豆腐乳,用来生产抗生素、有机酸、酶制剂、维生素、甾体激素等。

在农业生产中用作饲料发酵、添加剂、生产植物生长激素、杀虫农药,与植物形成菌根吸收矿质营养。

真菌还是动植物病害的病源菌,使粮食及农副产品在贮藏运输中造成霉烂变质变坏,还引起衣物、器材、工具、仪器及工业原料的霉变。

真菌还产生毒素物质,严重威胁人、畜的健康。 7.

(1)厚垣孢子:渡过不良的环境条件;

(2)吸器:寄生真菌侵入寄主细胞内吸收营养;

(3)菌环和菌网:某些捕虫类真菌用来捕捉线虫、轮虫等,以获养料; (4)附着枝和附着胞:一些真菌用来将菌丝附着在寄主体表上;

*(5)匍匐枝和假根:匍匐菌丝是使菌丝向四周蔓延,并在其上可产生孢囊梗,假根能使菌丝固着在基物上,并能吸收营养;

*(6)菌核:抗逆不良环境条件;

*(7)子座:抗逆不良环境,在其上产生子实体; *(8)菌索:具抗逆性,使菌丝蔓延,产生子实体。 *(5)(6)(7)(8)答任何一条均可。 8.

营养体为无隔多核菌丝体,在营养菌丝上长出分枝或不分枝的孢囊梗,顶端膨大形成孢子囊,有囊轴、囊领、无囊托,无匍匐枝、无假根,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接合孢子外无附属丝。

能产生蛋白酶,如用作制腐乳、豆豉等,还可用于生产淀粉酶、柠檬酸等;

对食品及农副产品造成发霉腐烂,造成粮食、食品的贮藏运输的破坏。 9.

营养体为无隔多核的菌丝体,由营养菌丝产生匍匐菌丝,以跳跃式蔓延生长,在匍匐丝交接处长出假根,上方长出孢囊梗,顶端膨大成孢子囊,有囊轴,孢囊孢子,囊托,无囊领,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接合孢子囊外无附属丝;

产生淀粉酶能力强,用作糖化菌制曲酿酒;能引起粮食、食品、农副产品的霉烂,使农副产品贮藏运输过程中造成腐烂。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