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习题+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微生物习题+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传染与免疫

一、名词解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免疫

病原微生物 疾病(disease) 传染(infection) 侵袭力 外毒素 内毒素 类毒素 抗毒素 非特异免疫 特异性免疫 炎症 抗原 抗体 免疫原性 免疫反应性 完全抗原 不完全抗原

二、填空题

1.病原体一般感染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病原菌或病原体的侵袭力由_ __、_____和___三方面组成。 3.病原菌主要通过____、____、____等的作用在宿主内繁殖与扩散。 4.病毒感染的特点为____和____,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其后果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5.真菌的致病方式有___、____、___和_____。

6.阻挡微生物入侵的有效生理屏障有____、_____和_______。 7.生理上的屏障结构有____和______。

8.正常休液和组织中抵抗病原体的成份有___、____和_____等。

9.补体存在于正常的_____和____中,其化学成份为____,它被_____激活后具补充抗体的作用,其生物学功能有____、__、___、_____和____。

10.吞噬细胞的吞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个阶段。 11.干扰素都有____、 、 、 和 等功能。 12.炎症主要症状表现为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13.特异性免疫具有的特点为______、_____和______。 14.免疫系统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 15.免疫细胞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它们均来自骨髓多功能造血的__ _。 16.体液免疫分子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而______和_____分别是非特异免疫和特异免疫的主要体液成份。

17.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阶段。

18.在补体结合试验中,无溶血现象出现称补体结合试验______,说明样品中____抗原存在。 19.抗体是由___合成并分泌的免疫球蛋白。

三、问答题

1.简述病原体侵入机体的途径及侵入人体后寄生造成的病变方式。 2.病原菌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能力主要体现为哪几个方面? 3.试比较隐性传染、带菌状态和显性传染的异同。

4.简述炎症既是一种病理过程,又是一种防御病原体的积极方式。 5.简述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6、简述一个细菌进入机体的遭遇。

原核微生物

一、选择题

1-5 BBCAA;6-10 DDDCA;11-15 BBCDB;16-20 BDCBB;21-25 BCDAA 二、填空题

1. 阴性;外壁;0-侧链;核心多糖;类脂A

2. 两;肽聚糖;脂蛋白;脂多糖;蛋白质;脂类 3. 直径;宽?长 4. 微米;纳米

5. 鞭毛染色;悬滴法

6. 特殊的鞭毛染色法;悬滴法;半固体琼脂穿刺培养

7. 一端单鞭毛菌;两端单鞭毛菌;一端丛生鞭毛菌;周生鞭毛菌;两端丛生鞭毛菌 8. 没有;有;N2。

9. 光能无机;细胞分裂;藻殖段;滑行 10. 鞭毛;轴丝伸缩 11. 壁膜;寄生

12. 作为细胞外碳源和能源贮藏物质;保护细胞免受干燥的影响;能增强某些病原菌的致病能力,使

之抵抗宿主细胞的吞噬

13. 休眠;恶劣环境;部分原生质浓缩失水 14. 磷壁酸。 15. 水华

16. 分枝丝状;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 17. 不超过;大;鼓槌状或梭状

18. 球状;杆状;螺旋状;分枝丝状;球菌;杆菌;螺旋菌;放线菌 19. 一;质粒;附加体

20. 鞭毛;芽孢;荚膜;粘液 21. 荚膜;一团胶状物;菌胶团

22. 链霉菌属;孢子繁殖;菌丝断裂的片断繁殖 23. 分枝的丝状体;阳性;不能;化能有机 24. 连续;中间体 25. 放线;链霉

26. 磷壁酸;脂多糖

27. 细胞膜局部内陷折叠;无;线粒体

28. 两;硬壁层(内壁层);2-3nm;肽聚糖;外膜(外壁层);8-10nm;脂多糖 29. 一;20-80nm;磷壁酸 30. 阴性;外壁 31. 肽聚糖;脂类

32. 光合色素;产氧光合;原

33. 圆形; 干燥细致的粉末状或茸毛状;绒毛状或棉絮状;不及

34. 抗生素;链霉素;氯霉素;井岗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卡那霉素) 35. 原生质体

36. 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培养基的组成与浓度

37. 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胞壁酸;N-乙酰胞壁酸上的四肽链;肽间桥 38. 菌丝断裂后的片断形成新的菌丝体;液体发酵 39. 粗;1-1. 4?m

40. 大小;形状;隆起形状;边缘情况;表面状态;表面光泽;颜色;透明度

41. 核为原核;核糖体为70S;细胞壁中含有肽聚糖;没有细胞器;叶绿素;产氧 42. 滑行(蠕动);细胞外形的一些微变动 43. 甘油磷壁酸;核糖醇磷壁酸

44. 失去质粒所编码控制的遗传性状

45. 原生质;细胞壁;G-;有些则表现为正负不定 46. 中间体;载色体;羧酶体;类囊体 47. G+;霉菌;芽孢;G-;蓝细菌

48. 球形;梨形或不定形;成分枝或不分枝丝状;无细胞壁可独立生活的最小细胞生物 49. 产甲烷菌;嗜酸嗜热菌;嗜盐菌 50. 肽聚糖;古细菌类

51. Gram;1884;区别不同细菌种类

52. 核;叶绿体;类囊体;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异藻蓝素;藻蓝素;藻红素

53. 尿素微球菌;肺炎双球菌;乳酸链球菌;四联微球菌;尿素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三、名词解释

1. 原核又称核质体、拟核、核区等,是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结构的原始细胞核。它只有DNA,不与组蛋白结合。

2. 是细菌所特有的一种碳源和能源贮藏颗粒。它是D-3-羟基丁酸的直链聚合物。

3. 中间体是由细胞膜局部内陷折叠形成的不规则的层状,管状或囊状结构。一般位于细胞的中间。 4. 生长在固体培养基内,主要功能为吸收营养物,故亦称营养菌丝。 5. 由基内菌丝长出培养基外伸向空间的菌丝称为气生菌丝。

6.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发育,几天即可由一个或几个细胞分裂繁殖聚集在一起形成肉眼可见的

群体,称为细菌菌落。许多菌落相互联接成一片称菌苔。

7.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能独立复制,为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量比染色体小,每个菌体内有一个或几个质粒,它分散在细胞质中或附着在染色体上。

8.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的一定阶段,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的结构,对不良环境条

件具有较强抗性的休眠体称芽孢。有些细菌由营养细胞缩短变成球形,表面形成一层厚的孢壁,称为孢囊。

9. 丹麦科学家Gram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发明的一种细菌染色法。染色方法为:在一个已固定的细菌涂片上用结晶紫染色,再加媒染剂---碘液处理,使菌体着色,然后用乙醇脱色,最后用蕃红复染。显微镜下菌体呈紫色者为G+细菌,菌体呈红色者为G-细菌。

10. 在丝状蓝细菌中,有少数细胞和其它细胞不同,称为异形胞。异形胞缺乏光合系统Ⅱ,光合作用

不产氧,细胞透明,细胞壁加厚,细胞两端有极节,是蓝细菌进行固氮作用的场所。

11. 细菌细胞质中有许多贮藏成分,有些贮藏成分是光学显微镜下看得见的颗粒,通常称为内含物。 12. 异染粒是以多聚偏磷酸盐为主要成分的一种无机磷贮藏物。

13. 用人工方法部分除去细菌细胞壁后剩下的细菌细胞称球状体。一般由G-细菌形成。

14. 是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组分,以磷酸二酯键同肽聚糖的N-乙酰胞壁酸相结合。细菌的

磷壁酸有甘油磷壁酸和核糖醇磷壁酸两种。

15. 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它由三部分组成,即O-侧链、核心多糖和类脂A。 16. 古细菌的菌体虽具有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但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与真细菌有很大的差异。

其一,细胞壁组分独特,有的具蛋白质性质,有的具杂多糖性质,有的类似于肽聚糖,但都不含胞壁酸,D型氨基酸和二氨基庚二酸。

其二,细胞膜中所含的类脂是不可皂化的,其中中性类脂以类异戊二烯类的碳氢化合物为主,极性类脂以植烷甘油醚为主。

其三,细胞内16SrRNA中核苷酸顺序也是独特的,既不同于真细菌,也不同于真核生物。

17. 是细菌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发生突变形成的细胞壁缺陷菌株。许多G+和G-细菌都可形成。当诱发突

变的因素去除后这些缺壁细菌又可回复到正常细胞状态。 四、问答题 1.

细菌芽孢的形成过程:(1)、营养细胞内核物质分于两端;(2)、核物质浓缩成长形;(3)、细胞内开始形成隔膜;(4)、隔膜将具有核物质的前芽孢与营养细胞隔离开;(5)、长出新壁包围前芽孢;(6)、皮层形成;(7)、芽孢成熟;(8)、芽孢释放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